- 年份
- 2024(3653)
- 2023(5389)
- 2022(4396)
- 2021(4378)
- 2020(3434)
- 2019(7704)
- 2018(7677)
- 2017(12453)
- 2016(8121)
- 2015(9244)
- 2014(9625)
- 2013(8615)
- 2012(8238)
- 2011(7742)
- 2010(8058)
- 2009(7123)
- 2008(7134)
- 2007(6783)
- 2006(6214)
- 2005(5745)
- 学科
- 济(26932)
- 经济(26907)
- 教育(19395)
- 管理(18200)
- 中国(13444)
- 业(13197)
- 企(11382)
- 企业(11382)
- 学(10022)
- 地方(9512)
- 方法(9320)
- 理论(9089)
- 数学(7394)
- 教学(7226)
- 数学方法(7179)
- 地方经济(6606)
- 农(6384)
- 技术(6135)
- 发(5760)
- 业经(5161)
- 和(4878)
- 发展(4842)
- 研究(4748)
- 展(4718)
- 财(4602)
- 制(4130)
- 划(4128)
- 策(3981)
- 农业(3955)
- 环境(3789)
- 机构
- 大学(114392)
- 学院(108324)
- 研究(42120)
- 管理(33912)
- 济(32527)
- 经济(31358)
- 教育(29478)
- 理学(28694)
- 理学院(28162)
- 范(27366)
- 管理学(27354)
- 师范(27218)
- 管理学院(27120)
- 京(26731)
- 科学(26531)
- 中国(25113)
- 师范大学(22560)
- 所(21563)
- 研究所(19625)
- 江(18815)
- 中心(18227)
- 北京(17690)
- 技术(16506)
- 院(15078)
- 州(15022)
- 财(15000)
- 农(14688)
- 职业(14573)
- 业大(13810)
- 研究院(11781)
- 基金
- 项目(68440)
- 研究(56815)
- 科学(55705)
- 基金(45735)
- 家(39466)
- 国家(38949)
- 教育(34385)
- 社会(33168)
- 科学基金(32548)
- 社会科(31086)
- 社会科学(31081)
- 省(28283)
- 编号(26361)
- 划(26098)
- 成果(24963)
- 基金项目(23381)
- 课题(21235)
- 自然(19298)
- 自然科(18859)
- 自然科学(18853)
- 自然科学基金(18480)
- 年(18099)
- 资助(17866)
- 重点(17217)
- 发(16376)
- 部(16342)
- 规划(16135)
- 项目编号(16080)
- 教育部(14444)
- 性(14307)
共检索到178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关于知识人的问题,已有许多研究,但通常较少把知识人放在高等教育的场城进行研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知识人的问题也未得到足够的关注。提出“高等教育场城中的知识人”这一议题,意在从高等教育这一特定的环境下讨论知识人问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爱华 贺晓星
"风水培训班"事件引发的对于"风水"能否成为兼具合理性合法性知识的争论,使公众、媒体、大学、政府卷入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这一事件呈现了知识的合理化合法化所遵循的生产路径。从科学知识社会学角度看,知识的合理化合法化过程是一场与惯例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的较量,培训班依托大学以及官方颁发的资格证书力图实现对惯例的遵循,最终在媒体利益、专家利益以及专家内部相关利益的角力下,建筑风水知识未能完成由"外围知识"向"核心知识"的飞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庆年
区域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其基本特征越来越凸显。区域高等教育系统较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复杂性更加突出;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并非都是协调发展关系;区域高等教育既具有时间性,又具有空间性,区域高等教育分工与合作是区域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理性诉求;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多元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高等教育 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枭鹰
高等教育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域,依靠简单的分析方法喂养大的还原论,抑或依凭简单的线性推理、静态的逻辑分析、直观的实体思维,都不可能理解"迷宫般"的高等教育世界。我们必须走出简单思维的藩篱,采取一种以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超循环思维为要旨的复杂性探究方式,推进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简单思维 复杂思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围绕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如何从传统行政指令的刚性控制转向宏观指导与调控,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过不少讨论,评价作为调控手段之一,就曾被一而再地提起。但是,至少在当时,人们对究竟评价什么、该如何评价、评价结果怎么用、尤其是评价可能带来什么效应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人们一度认为,它是实现政府放权、以评价缓解甚至替代行政刚性指令的不二法
关键词:
高校办学水平 大学排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枭鹰
选择之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众所周知,但面对复杂的高等教育选择尤其是高等教育"两难现象"时,人们常常习惯于按照价值两分的理路做"非此即彼"的处理,最终往往只得到违背高等教育内在逻辑或外在逻辑的结果。面对复杂的高等教育现象与问题,特别是高等教育"两难现象"与"两难问题",我们究竟如何应对,恰切的分析与选择理路何在,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两难现象 两难选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郭雷振
在国外,高等教育被视作一个研究领域,而非一门学科;在国内,虽然高等教育一开始就是作为一门学科来建立的,但对于高等教育到底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一门学科,学界至今依然存有争议。这种争议的背后始终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判断是否学科的标准是什么,是否存在一个公认、统一的标准?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为判定高等教育"学科"属性提供基本的参照。
关键词:
学科 学科标准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魏小鹏
推进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水平、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要站在全局看教育,立足教育谋划全局,在把握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从体系建构、内涵提升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扎实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
关键词:
高教强国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模式 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秀兰 牟宗鑫 叶章娟 王娜
对《高等教育研究》(2001-2010年)的载文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还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话语结构,女性参与率低,论文被引用率低,并且越往学术界的上层女性越处于不利地位。学术界的社会分层虽主要遵循普遍主义,但社会的性别角色观念仍会影响学术界的判断以及女性的自我判断和努力程度,加上学术工作的"男性工作模式"假定、学术评价的"劣势累积"效应、学术竞争的"锦标赛"制,以及女性承担生育职责和过多的家务劳动等原因,女性走向学术顶端更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石桃
大部制是一个包含着价值、结构和功能取向的系统要素,它和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有着内在的契合性。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应从大部制的视角出发,探讨其价值的转换、结构重组和功能优化的基本路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卢乃桂 张永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旨在重构政府、高校以及学生之间关系的改革。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市场力量的影响。与此同时,传统的国家和高等教育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拟将这一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变化放在一个更宏观的大时代背景,即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其成因,并描述在此新背景下,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所扮演的新的角色是什么,政府角色转变背后的实质又是什么。最后,本文选择了几个较为典型的国家,分析了在这种类似实质背后各国政府角色变迁的个性化特征。
关键词:
全球化 高等教育 政府角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苟灵生
高等教育场域包含了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参与者,它整个活动主要是围绕以知识的传承、传播、生产与消费,以及构建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关系而展开的,教育场域研究日益具有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文章探寻了教育场域的涵义、现状与特征,阐述了教育场域的思想基础,分析了教育场域的嬗变,得出教育场域的变革方向:回归教育的原点和一般意义上对人的探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场域 教育变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涂玉龙
跨专业学科、跨部门甚至是跨地域的多层面的交互式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场域,使知识在个体、群体和组织循环之中创造、扩散、共享和利用。知识创新包括采用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而这并不限于个体之中。企业需透过各种方式的相互作用,在形成的动态性场域中使知识创新为企业所用。本田正是这样的企业,可以从Accord wagon的开发轨迹上看到本田公司是如何诠释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驰 沈红
依据新制度主义分析视角,教育场域中的高校运行于高度制度化的组织环境,高校对制度理性的仪式性遵从导致了场域中惊人的制度同形。但是,高校藉此确立自身合法地位的制度同形过程,与以竞争和绩效为导向的不确定性技术活动存在强烈冲突,为解决这一冲突,高校有必要通过结构要素脱藕与关注信心逻辑来达成合法性与组织绩效的适度平衡。
关键词:
教育场域 制度同形 组织绩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金金 柳海民
有关"蔑视"的认识是霍耐特批判理论中极具原创性的思考,它不仅为理解教育冲突提供了新的道德视角,还为解读德性养成提供了一个认识框架。"蔑视"思想的本体意涵包括对"蔑视"涵义、形式及结果的阐释。通过霍耐特批判理论的"蔑视"视角审视当前教育场域,会发现教育对象在身心、权利、价值等方面都存在蔑视体验,不能疏导和化解的蔑视体验很容易制造教育矛盾和冲突,需要通过厘清教育蔑视真伪、树立承认正义观念、构建教育承认共同体、落实教育预警措施等方式祛除。
关键词:
霍耐特 蔑视 教育场域 承认 祛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