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5)
- 2023(7877)
- 2022(5759)
- 2021(5551)
- 2020(4101)
- 2019(9513)
- 2018(9713)
- 2017(16331)
- 2016(10225)
- 2015(11749)
- 2014(11989)
- 2013(10543)
- 2012(9607)
- 2011(8731)
- 2010(9153)
- 2009(7900)
- 2008(7628)
- 2007(6895)
- 2006(6221)
- 2005(6049)
- 学科
- 济(28748)
- 经济(28711)
- 教育(20339)
- 中国(17969)
- 管理(17584)
- 业(15769)
- 农(10914)
- 企(10869)
- 企业(10869)
- 理论(10701)
- 学(9365)
- 教学(9092)
- 发(8739)
- 业经(8145)
- 方法(7882)
- 发展(7697)
- 展(7575)
- 农业(7297)
- 地方(6644)
- 融(6272)
- 金融(6272)
- 贸(6227)
- 贸易(6221)
- 财(6119)
- 易(6061)
- 制(5979)
- 数学(5823)
- 研究(5762)
- 数学方法(5699)
- 银(5376)
- 机构
- 大学(130869)
- 学院(126143)
- 研究(51560)
- 济(42951)
- 经济(41680)
- 管理(37991)
- 中国(33221)
- 理学(31349)
- 教育(30876)
- 京(30839)
- 理学院(30837)
- 管理学(30089)
- 管理学院(29823)
- 科学(29518)
- 范(29295)
- 师范(29140)
- 所(25535)
- 师范大学(24216)
- 研究所(23195)
- 中心(21869)
- 江(21754)
- 北京(20616)
- 财(20101)
- 农(19442)
- 技术(18978)
- 院(18894)
- 职业(17792)
- 州(17121)
- 业大(16477)
- 财经(15283)
- 基金
- 项目(78899)
- 研究(68050)
- 科学(62863)
- 基金(52170)
- 家(44798)
- 国家(44264)
- 教育(39838)
- 社会(39460)
- 社会科(36986)
- 社会科学(36978)
- 科学基金(36482)
- 编号(31702)
- 省(31649)
- 成果(29389)
- 划(29006)
- 基金项目(26124)
- 课题(25621)
- 年(21825)
- 自然(20200)
- 重点(19922)
- 资助(19712)
- 自然科(19683)
- 自然科学(19681)
- 自然科学基金(19309)
- 发(19039)
- 部(18996)
- 规划(18616)
- 项目编号(18508)
- 性(18135)
- 教育部(16935)
共检索到215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玥忞 张应强
“在地国际化”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源于欧洲,与“境外国际化”相对的概念。西方学界主要从高等教育机构层面来理解和界定“在地国际化”概念及其实践内涵。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西方国家在具体语境上存在重大差异。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研究和实践必须实现方法论转变,需要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研究在地国际化概念及其实践内涵,需要通过保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来研究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要素和实施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一凡 马君
当前,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加强在地国际化是提高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可行手段,也是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策略选择。面向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地国际化需要精准捕捉机遇,有效应对在设计、需求、转型与交流方面的挑战,构建以政策支持为指向、以课程国际化为窗口、以师资建设为内核、以动态发展为遵循的行动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联明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其后的五年时间中,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为美国国务院对赴美留学国际学生签证和学科加以限制、国会颁布配套法案法规规范固化国际教育交流渠道;高校学生赴海外留学目标国家多元化;国家划拨专款加强外语教学,高校围绕恐怖袭击开设敏感性区域研讨性课程等主要发展趋向。
关键词:
“9.11事件” 高等教育 国际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涛 高慧
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政策实践,以培养全球化人才,进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日本推动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政策要点包括:接收外国留学生以提升学生多样性,建设国际化课程以培养全球化人才,推动教师国际化发展以带动学生与课程的国际化,构建国际化支援体制以助力在地国际化发展。在政府政策指引下,日本高校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富有特色的探索与实践,在留学生数量及比例、外国教师比例、留学生留日就业、特色教育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未来,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发展将更加重视留学生资源的利用和国际化课程的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经济活动超越国界,整个世界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跨国流动成为一种常态,并很快渗透到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一方面对我国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拓展国际视野,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我国高校学习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拓展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了难得机遇。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当代世界经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青
文化流展现的是文化的一种发展趋势和特征,它与我们常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文化流经常通过一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而呈现,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在本质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实则是一种文化影响和渗透,因此,文化流揭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不断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实际上也是对一种文化的造就和传播的过程。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体现着多种文化的相互流通和共生。
关键词:
文化流 高等教育 教育国际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惠玲 胡娟 惠新宇
一、内涵与动因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三个核心概念之一。这些年来受到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晓妮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顶层制度设计"滞后,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泛行政化"倾向严重,消解了大学精神和基本使命;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与制衡;治理结构过于封闭,陷入缺乏职责界限的治理困境。为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能力,促进治理结构现代化,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走向,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完善大学章程;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改革,建立开放式治理结构体系;建立分权制衡机制,强化对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培育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发挥文化的整合效应。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结构 权力结构 变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宸 宋永华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化发展背景下,需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式转型,以内涵式发展提升国际化办学的质量,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式发展具有理论、政策和实践依据,包含实现手段、办学结果两个维度,需要树立先进理念、构建健全制度、在实践中稳步推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卿云
公民素质是社会转型背景下人的重要素质,公民教育是高等教育转型的必然结果。由于传统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缺失,当前的高等教育阶段就必须承担起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这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公民教育 高等教育 转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满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仅表现在高等教育学生数量的增长、高等教育供给的多样化、学生群体组成的变化,还表现在资金筹措方式的多样化、绩效责任日益被重视、新形式的机构治理的出现以及全球性的网络化等方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全球化 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方展画
面对大众化高等教育,政府无力承担全部经费,收费成为教育财政改革的必然。高等教育作为非完全市场,收费政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公益与私益、市场需求与承受力、国际或国内比较、经济或社会指标范式是四种主要原型。高等教育作为复杂系统,收费主体与原则多样、涉及问题繁多,任何收费政策的背后都需要更为完善的辅助政策,以寻求政治与市场的制衡点。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收费 政策 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德显 徐亦宁
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提升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复苏、扩大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采取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健全留学服务体系、多渠道完善保障机制、推动多边人才的培养与流动等策略,从而形成高等教育合作网络,以吸引国外尖端人才并确保科技创新优势地位,获取经济利益并增加财政收入,输出价值观并扩大国际影响力。后疫情时代,国际化在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风险的同时也蕴含着多种机遇,我国应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益经验,提高留学教育水平与留学生服务水平,扩大留学生双向流动规模,同时要增强文化自信心,并关注时代变化,适时发展在地国际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日本 高等教育 国际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安娜 张子豪
俄罗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部分顶尖学府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并拥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可观的成果产出。并能够根据评估意见衡量成果质量。利用这一系统化模式实现"弯道超车"使得学界将更多注意力转向有关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