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9)
2023(11698)
2022(9496)
2021(8495)
2020(7082)
2019(16398)
2018(16366)
2017(30347)
2016(17606)
2015(20467)
2014(21125)
2013(20247)
2012(19053)
2011(17609)
2010(18189)
2009(16739)
2008(16422)
2007(15147)
2006(13613)
2005(12741)
作者
(50579)
(42458)
(42368)
(40873)
(27119)
(20193)
(19588)
(16499)
(16148)
(15243)
(14439)
(14049)
(13589)
(13558)
(13424)
(13283)
(12958)
(12566)
(12317)
(12190)
(10972)
(10570)
(10331)
(9830)
(9735)
(9590)
(9574)
(9413)
(8597)
(8501)
学科
(89603)
经济(89535)
管理(41319)
(37814)
方法(32179)
(28511)
企业(28511)
数学(28212)
数学方法(27978)
中国(27183)
地方(21590)
(20980)
教育(20297)
(18701)
业经(17205)
(16472)
理论(14136)
(14002)
贸易(13996)
农业(13962)
地方经济(13651)
(13528)
(13511)
(13022)
(12721)
金融(12719)
(11599)
银行(11574)
(11492)
环境(11122)
机构
大学(260732)
学院(256221)
(111913)
经济(109520)
研究(96515)
管理(87420)
理学(74079)
理学院(73105)
管理学(71745)
管理学院(71232)
中国(67196)
(56554)
科学(56034)
(49623)
(49014)
研究所(44935)
(42813)
师范(42523)
中心(42043)
(41559)
(40878)
财经(38687)
北京(36831)
经济学(36276)
(34928)
业大(34925)
师范大学(34702)
教育(34394)
(33660)
经济学院(32524)
基金
项目(157474)
科学(123983)
研究(122037)
基金(110204)
(94696)
国家(93818)
科学基金(78555)
社会(76415)
社会科(72141)
社会科学(72119)
(62496)
教育(62280)
基金项目(57080)
(53892)
编号(51847)
自然(46600)
自然科(45458)
自然科学(45444)
成果(45331)
资助(44990)
自然科学基金(44603)
课题(38967)
重点(37200)
(37173)
(36578)
(32003)
(31866)
教育部(31844)
(31598)
国家社会(30996)
期刊
(131174)
经济(131174)
研究(90256)
中国(58014)
教育(54527)
(38383)
(37894)
学报(37570)
科学(33863)
管理(31198)
大学(29332)
技术(26144)
学学(26106)
农业(25748)
(23432)
金融(23432)
经济研究(21948)
财经(20262)
业经(18955)
问题(17722)
(17662)
(14875)
国际(14152)
(14001)
技术经济(13873)
职业(13795)
世界(13012)
统计(12565)
(12044)
论坛(12044)
共检索到406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詹德赫亚拉·B·G·提拉克  刘丽芳  邓定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传统形式与商业化间存在显著区别,传统形式的国际化有利于改善教育质量,但是出于商业动机的国际化本身并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福音。从国际化的趋势来看,国际教育服务的规模日益增大,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越来越多地前往发达国家留学深造,而发展中国家政府正在出台各种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为了减少基于商业动机的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损失,本文从概念区分、课程筛选、体制完善和教育计划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詹德赫亚拉·B·G·提拉克  刘丽芳  邓定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传统形式与商业化间存在显著区别,传统形式的国际化有利于改善教育质量,但是出于商业动机的国际化本身并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福音。从国际化的趋势来看,国际教育服务的规模日益增大,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越来越多地前往发达国家留学深造,而发展中国家政府正在出台各种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为了减少基于商业动机的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损失,本文从概念区分、课程筛选、体制完善和教育计划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健生  田京  
高等教育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二者在高等教育体内部形成了"中心"与"周边"的关系。其中,经济属性包括生产、服务和消费等要素,散于"周边";文化属性包括器物、制度和观念形态,聚于"中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是高等教育体的动态互动,处于"周边"的经济因素互动更为活跃;居于"中心"的文化因素在互动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经济要素的互动表现出了开放性、敏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文化要素的互动呈现出了渗透性、惰性和排斥性等特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辉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正式加入WTO,高等教育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中,如何通过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文章主要探讨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之间的必然联系,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积极影响以及中国所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臧玲玲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国际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World Bank)、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由于自身属性、目的和原则的不同,各国际组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向方面也存在差异,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雨譞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但使得各个国家间的来往日益密切,也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迈向了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方兴未艾。由李盛兵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一书,充分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框架,并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充分论述,在汲取国内外宝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所涉及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与对策研究,为学界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满超  于展  李树培  
近二十年来,高等教育全球化一直是东亚国家讨论的热点问题。中日两国是东亚高校数量、招生人数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急剧增长,导致高校数量、学生人数急速扩张。这一趋势使质量保证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斌  
香港是中西文化的荟萃地,国际性是香港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本文从教育观念、师资构成、学生来源、课程设置和管理的国际化以及办学条件的现代化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及发展策略。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敏  顾凤佳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上海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SWOT分析法,从上海成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经验、自身的不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推进上海成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春明  
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必然会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因而学界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不在少数。要想正确评价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同时也要将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概念与其他概念区别开来。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种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概念的有效工具之一,它不仅对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能从理论角度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开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洁安娜姆  洪成文  
马来西亚在WTO《服务业贸易总协定》的承诺事项中并没有开放教育服务,但就亚太地区的国家来看,马来西亚是仅次于澳洲与日本,吸引外国学生最多的国家。本文从企业化、私有化和国际化三个维度切入,分析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措施,并就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马来化的矛盾进行了探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非洲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全球最国际化同时又是最边缘化的系统。非洲高教国际化有着深远的殖民主义影响,体现出组织上的区域化和全球化、性质上的高度依附、与本土化关系尖锐冲突等特点。这种国际化主要不是非洲自身主动追求的结果,而是殖民时期被占领和被控制、冷战时期被利用以及长期对外财政依赖和知识依赖的结果。为了克服这种被动性,非盟等地区组织较好地发挥了非洲高教国际化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并推行了促进能力建设的非洲高教国际化政策。不过,非洲高等教育为本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这已成为非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刻教训。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林莎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1年3月30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项目组(IMHE)将于4月1日发布一项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的新倡议,并举行专题研讨会。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项目组未来两年的研究重点是:高等教育的日益全球化如何改变高等教育机构的角色、使命的自我定位以及工作方式。高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晓玲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各国教育概览报告(Education at a Glance Report)。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各个国家共有430万学生在他国接受高等教育,比2010年增长了20万人。研究报告基于对最近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显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