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4)
2023(9126)
2022(6901)
2021(6450)
2020(4923)
2019(11220)
2018(11189)
2017(19403)
2016(11592)
2015(13171)
2014(13048)
2013(11525)
2012(10408)
2011(9484)
2010(9957)
2009(9076)
2008(8926)
2007(8271)
2006(7510)
2005(7142)
作者
(29129)
(24122)
(24000)
(22896)
(15376)
(11447)
(10962)
(9333)
(9182)
(8641)
(8094)
(8057)
(7699)
(7686)
(7678)
(7364)
(7192)
(7038)
(7030)
(7000)
(6362)
(5797)
(5750)
(5600)
(5569)
(5448)
(5364)
(5338)
(4846)
(4796)
学科
(39113)
经济(39070)
管理(30112)
(28785)
(24705)
企业(24705)
教育(20185)
中国(19807)
技术(13726)
理论(12860)
方法(12390)
(11451)
业经(11436)
(10491)
(9272)
技术管理(9158)
(9075)
数学(8889)
数学方法(8733)
(8614)
金融(8614)
地方(8327)
发展(8235)
(8185)
(8112)
(7981)
银行(7971)
教学(7890)
(7721)
农业(7589)
机构
大学(157992)
学院(153034)
(59450)
经济(58062)
研究(56853)
管理(52043)
理学(44230)
理学院(43633)
管理学(42842)
管理学院(42522)
中国(37512)
(35083)
科学(31344)
(31136)
师范(31002)
教育(30266)
(28029)
(27199)
师范大学(25566)
研究所(24647)
(24566)
中心(23959)
北京(22953)
财经(21743)
(20600)
(19768)
(19732)
技术(19192)
经济学(19100)
(18552)
基金
项目(95326)
研究(79902)
科学(78102)
基金(66174)
(56067)
国家(55453)
社会(50405)
科学基金(47725)
社会科(47522)
社会科学(47513)
教育(43873)
(38558)
编号(34463)
(33863)
基金项目(33651)
成果(31184)
课题(27609)
自然(26625)
自然科(26078)
自然科学(26073)
自然科学基金(25605)
资助(24517)
重点(23226)
(23029)
(22969)
(22734)
(22423)
规划(21572)
创新(21377)
(21077)
期刊
(68288)
经济(68288)
研究(59448)
教育(52240)
中国(41101)
管理(21061)
(20923)
学报(18779)
科学(18616)
(17613)
技术(17149)
大学(16204)
(13834)
金融(13834)
学学(13288)
职业(13096)
农业(12096)
经济研究(11079)
财经(11039)
业经(10463)
(9728)
(9608)
论坛(9608)
问题(9084)
国际(8884)
技术教育(8495)
职业技术(8495)
职业技术教育(8495)
(8444)
图书(7789)
共检索到247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盛兵  刘冬莲  
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在20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政治、经济、学术、文化为核心的四要素动因理论及后来经过改造发展的以国家和院校层面为分析框架的二维动因理论。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主体的增多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我们提出了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及人力资源五个维度为纵坐标,以国际组织、区域、国家及高等院校四个层面为横坐标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新框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菲利普.G.阿特巴赫  简.莱特  别敦荣  杨华伟  陈艺波  
作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促成了高等教育成为国际自由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使得营利性高等教育部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由于高等教育的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少数发达国家主导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从中获得了大部分的经济利益,而中等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扮演了高等教育的购买国。最新的研究表明,虽然新的机会和潜在的利益与风险并存,但国际化仍然是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玉亭  高长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扭转人才流失、缩小教育领域贸易赤字并提高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韩国政府开始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各高校为提升大学排名、获得政府财政资助并增加学费收入,积极配合政府实施各项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韩国政府出台《留学韩国计划》吸引外国留学生以提高生源国际化水平,设立"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提高科研水平以加快科研国际化步伐,通过"世界一流大学项目"引进优秀外籍教授以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提高英语授课课程比例以深化课程国际化改革,建立区域教育枢纽以打造高等教育国际化高地,同时整合有效资源以丰富国际化形式。当前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泽中  陈君  王新然  
高等教育国际化框架的内容在过去30多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被广泛引用的七则高等教育国际化含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纵向探索国际化不同时期的特点,最终得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演变发展的四个阶段。这一研究有助于推动对某一具体环境或者国家国际化程度的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来斌  
形成了"学校主导、企业全程合作、政府支持、国外高校等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我国能源类大学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凝炼国际合作的方向。真正实现多方共赢、共同提升能源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随着"一带一路"由愿景到行动,由起步到提速,由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沿线国家在多领域的合作呈现良好态势,尤其是把能源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先行产业,为推动区域内能源高等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新契机。对于高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哲  陶梅生  
在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助推下,世界各国不遗余力地进行本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并主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高等教育自身价值等多维度显现出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爱磊  唐安国  
近来,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一系列新的语词与概念不断涌现,"新跨国主义"就是其中之一。"新跨国主义"向我们揭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一种新的取向:它以经济全球化,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为背景,以学习项目和学校的跨国流动为特点,以高等教育机构的跨国运作、合作和远程跨国教学为主要形式。本文力图对"新跨国主义"做一点介绍,并指明其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俞俏燕  
新西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经历了教育援助导向、市场利益驱动和国际参与力主导三个发展阶段,为新西兰提升国际竞争力作出了巨大贡献。历经两次转型,新西兰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位为国家战略,构建了跨系统、跨部门高协同的推进体系,建立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化战略规划和评估监测制度,实现了战略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指导性和可监测性。经对新西兰经验的再思考,认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型需要实现四大核心要素的系统转变,分别为动因驱使转向自身能力提升、战略选择转向多主体协同推进、模式形态逐渐转向在地国际化、评价标准凸显阶段性和个性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詹德赫亚拉·B·G·提拉克  刘丽芳  邓定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传统形式与商业化间存在显著区别,传统形式的国际化有利于改善教育质量,但是出于商业动机的国际化本身并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福音。从国际化的趋势来看,国际教育服务的规模日益增大,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越来越多地前往发达国家留学深造,而发展中国家政府正在出台各种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为了减少基于商业动机的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损失,本文从概念区分、课程筛选、体制完善和教育计划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平萍  
据美国《高等教育评论》2008年5月22日报道:美国的大学校长们近来总是吹嘘他们的学校是多么国际化,许多事实也可以证明。比如,其中许多学校在国外办有分校,学校促进外国文化的研究,以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学习一个学期等。但是,今日由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 cil on Education)国际交流中心(Center for Interna- tional Initiatives)发布的一项研究却表明,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状况不容乐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蕴哲  金锦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现代中国发展至关重要。要真正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必须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保持自身独立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同时,结合自身文化传统,对外加强汉语言推广,对内加大英语运用的推广力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光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张光日本早在七十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便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口号,并将此目标作为本国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经过20多年努力,现在,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言荪  
根据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比较综合地分析了加拿大大学国际化的各个方面,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