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7)
2023(13492)
2022(11771)
2021(11422)
2020(9339)
2019(21955)
2018(21921)
2017(40888)
2016(23134)
2015(26314)
2014(26364)
2013(25083)
2012(23395)
2011(20912)
2010(21212)
2009(18849)
2008(17959)
2007(15463)
2006(13609)
2005(11994)
作者
(61853)
(51291)
(50658)
(48480)
(32807)
(24692)
(23501)
(20110)
(19636)
(18240)
(17740)
(16917)
(16142)
(16127)
(15797)
(15576)
(15439)
(15201)
(14707)
(14598)
(12660)
(12602)
(12182)
(11819)
(11496)
(11442)
(11386)
(11256)
(10181)
(10147)
学科
(81390)
经济(81291)
管理(59027)
(55984)
(46558)
企业(46558)
方法(35598)
数学(30124)
数学方法(29744)
中国(26396)
教育(23445)
(23340)
(19828)
(19521)
业经(18189)
地方(17747)
理论(17673)
(15730)
贸易(15720)
农业(15289)
(15234)
(15146)
技术(14141)
(13704)
环境(12734)
(12630)
金融(12627)
(12107)
财务(12046)
财务管理(12026)
机构
大学(312082)
学院(305766)
管理(118267)
(113242)
经济(110395)
研究(106140)
理学(102585)
理学院(101337)
管理学(99602)
管理学院(99033)
中国(73391)
(68370)
科学(64831)
(52427)
(51214)
(50534)
师范(50213)
研究所(47985)
中心(47198)
(45977)
(44666)
业大(43961)
北京(43916)
师范大学(41313)
财经(41097)
教育(39587)
(38867)
(37460)
(36460)
农业(35609)
基金
项目(210266)
科学(165866)
研究(162045)
基金(149022)
(128862)
国家(127402)
科学基金(108613)
社会(98424)
社会科(92800)
社会科学(92772)
(82368)
教育(80256)
基金项目(79615)
(71391)
编号(69414)
自然(69408)
自然科(67705)
自然科学(67689)
自然科学基金(66456)
资助(60333)
成果(59014)
课题(49603)
(48051)
重点(47694)
(45213)
(43890)
项目编号(42576)
教育部(41867)
(40688)
创新(40597)
期刊
(124589)
经济(124589)
研究(98219)
中国(66358)
教育(64918)
学报(46220)
科学(42951)
(41962)
管理(41377)
(37572)
大学(36183)
学学(32156)
农业(29859)
技术(29057)
(23078)
金融(23078)
业经(19663)
财经(18840)
图书(18833)
经济研究(18278)
问题(16441)
职业(16149)
(16038)
(15709)
(15108)
论坛(15108)
科技(14531)
理论(14314)
(14172)
(13767)
共检索到458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秦冠英  
高等教育国际分校治理比单一国家背景下的大学治理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利益诉求。行政、市场、社会和学术四种基本外部机制的作用强度和方式有所不同,据其作用于分校内部组织、财政、人事、学术和问责的不同形式,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六国国际分校在理论治理形态上主要分为三种,即政府治理与学术自治并存治理、法人化治理和创业型治理。总的来看,国际分校治理在呈现多样化治理形态的同时,也反映了逐渐强化的共同治理特征;高等教育国际分校达成有效治理的关键,是在治理自主性与应对外部环境之间寻求平衡。同时,学术机制的式微构成了国际分校治理的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麦秀闲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商事代理制麦秀闲(中国政法大学)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六个阿拉伯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卡塔尔及阿曼,人们统称为“海湾六国”,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高消费水平为该地区带来了雄厚的资金财力和广阔的市场,使该地区在当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郝寿昌  
海湾阿拉伯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林等)1982年平均每230~580人一张病床,而英国、美国、丹麦、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分别为每117、150、103、108、760、1,612人一张病床。医师数,海湾国家平均每57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徐丽莉   张可心   宋欣阳  
非洲阿拉伯国家长期整体医疗水平不高,每个国家面临的医疗卫生问题背后成因各不相同,深受各自社会状况的影响。医疗卫生情况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复合性的特点。在当前全球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医疗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本文聚焦于以非洲阿拉伯十国为中心的中阿卫生发展合作,从非洲阿拉伯国家医疗卫生治理的问题与特点出发,深入探讨中国参与非洲阿拉伯国家卫生发展合作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性地回顾了中国与非洲阿拉伯国家60年卫生发展合作历程,并特别关注双方医疗合作中的重点领域——中医药在卫生发展合作中的实践情况,旨在积极探索双方卫生发展合作支持途径,为中阿卫生发展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提供积极建议。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丁俊  朱琳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与相互合作源远流长,基础深厚。长期以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往合作的主旋律。新时代、新形势下,作为共建“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双方秉承友好交往的历史传统,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强化政治互信,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建立起“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在政治、投资贸易、社会发展、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各领域合作中不断取得丰富成果和显著成就。2022年将要举办的中阿峰会,必将进一步加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推进中阿全面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的中阿合作,不仅为中阿两大民族实现复兴的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让两大民族复兴之梦紧密相连,而且为促进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为推进地区治理与全球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丹丹  
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能源合作提供明确的合作框架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中阿能源合作优势互补显著,在许多能源项目合作上已颇具成效,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然而,由于阿拉伯地区国家数量较多,各国利益协同成本巨大,使得中阿能源合作过程中面临政治、外债偿还、技术开采等风险。因此,本文在分析中阿能源合作现状及面临风险基础上,探讨中阿双方能源合作的推进前景,为加快中阿能源合作进程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寇静娜   温斌斌  
全球能源转型持续加速,促使清洁能源供应链逐渐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领域。不同于传统油气资源供应链,清洁能源供应链具有上游去中心化、中游高技术门槛、下游分散本土化的典型特征。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以油气资源出口为主,虽不具备主导把控清洁能源供应链的能力,但借助先天资源优势,通过主动推出一系列清洁能源政策及投资,配合光伏、风电及氢能等大型项目的落地运营,实现系统性参与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重塑。在选择合作对象的过程中,除与欧洲继续保持惯性合作外,合作趋势持续“东移”,中国成为最关键的合作伙伴。双方合作空间与潜力巨大,应在现有合作成果基础上协力扩大供应链合作范畴并深化细节,塑造以能源为内核的中国—海湾国家欧亚大陆经济走廊,努力成为下一阶段全球能源复杂博弈中的核心力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军  王婷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海外办学成为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而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阿拉伯国家对高等教育有着迫切的需求,这为双方的教育合作打下了基础,阿拉伯国家因此成为德国海外办学的重点区域。德国大学在该地区设立海外分校、开设联合专业、联合开办大学,其中联合开办大学是德国在该地区海外办学最重要的形式。德国在阿拉伯地区的海外办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色,体现出强烈的政治化倾向、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带有发展援助性质、专业以工科自然科学为主、并提供海外交流机会。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赵跃晨   姜文静  
阿拉伯国家能源转型已走到“十字路口”。作为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国家努力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此举既关乎自身前途命运,又牵动着全球能源格局。本文在分析全球能源转型规律和机制的基础上,从“转型意愿”与“转型能力”两个维度分析阿拉伯国家在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过程中步伐不一致的原因。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阿拉伯油气出口国的能源转型呈现“进取”和“回流”的趋势,油气进口国呈现“发展”与“滞缓”的趋势。尽管阿拉伯国家由于资源禀赋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转型路径,但其背后的驱动机制却是相似的。只有当“转型意愿”与“转型能力”相匹配时,能源转型才能呈现向好趋势。为验证以上假设,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油气出口国和油气进口国进行求异比较研究,相关结果支持以上假设的同时,回溯了阻滞阿拉伯国家构建清洁低碳能源结构的根源,也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打造互惠互利、长期友好的能源战略伙伴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鹏程  
随着首届“中阿峰会”和“中海峰会”的举办,中文助力中阿民心相通的作用将更具战略意义。赴阿拉伯国家中文教师是中阿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直接承载者,对阿拉伯社会文化的适应是该群体赴任后的首要挑战。本研究结合社会文化适应内外部影响因素和经典量表制定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和访谈揭示了赴阿教师社会文化适应的整体样态、差异性并提出策略建议。具体而言,赴阿教师整体适应情况良好,但跨文化经历和知识技能的缺失使其面临各种困难。教师的适应障碍具有典型的阿拉伯特征,可被归纳为6种类型:社会治理适应、宗教习俗和观念制度适应、交友和自我表露适应、行事风格适应、环境和外出适应、语言和社交适应。在差异性方面,海外工作经历、知识技能、旅居时间的增加对适应状态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赴阿教师的社会文化适应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和微弱的人口统计学差异。通过区域型师资建设、社会支持网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障碍类型和适应策略、风险管理可进一步促进赴阿教师社会文化适应和专业发展,保障国际中文教育工作的区域化开展。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刘冬  
为提升经济现代化水平,实现多样化发展目标,2010年前后,很多阿拉伯国家都出台了以打造国家竞争优势、融入全球产业链为主要目标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战略。丰富的能源资源储备、优越的国际贸易条件为这些阿拉伯国家推进工业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工业制造业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阿拉伯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中阿产业链相距较远、中国企业在阿建立“根植性”存在困难、境外园区未能成为企业投资孵化载体等因素的制约,中阿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产能合作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结合阿拉伯国家推出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战略以及中阿产能合作的具体阻碍,中国需根据阿拉伯国家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产业链特点,科学推进对阿产业投资,为阿工业发展战略转型提供智力支撑,进而推动双方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产能合作取得突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光辉  朱谷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不断深入,沿线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规模必将持续扩大,物流量也将快速增长。在这样的综合作用之下,国际贸易结构不断调整,要求更加便捷、高效、顺畅的国际物流体系提供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节点建设、通道效率和物流体系对"一带一路"倡议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是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铁路物流、航空物流在运行效率、物流通道建设、协同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系统整合升级与经济发展合作,必须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节点有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言洪  田冉冉  
阿拉伯国家是"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也是中国第1大原油供应方和第7大贸易伙伴,双方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深化中阿务实合作增添新动力。同时,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受政治动荡、教派冲突和恐怖主义威胁等不利因素影响,中阿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着多重风险和挑战。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阿双方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巩固传统合作领域的基础上,创新合作机制,推动阿盟和海合会等次地区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地区主义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实现国家间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蔡翠红  张若扬  
随着大国战略竞争加剧和全球政治多极化发展,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格局中的地位逐渐不容忽视。本文考察了六个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国际网络安全规范之争中的定位及其网络安全治理实践,认为海湾阿拉伯国家选择了一条符合中间地带利益的网络安全治理道路。在国际网络安全治理平台,海湾阿拉伯国家呈现出介于网络大国之间的混合性立场。在国内层面,海湾阿拉伯各国的制度框架为本国国家权力的行使保留了较大灵活性;在区域层面,非正式合作和次国家层面的对话协调机制正成为海湾阿拉伯国家区域网络安全合作的主要形式。对政治、文化和社会安全的考虑,地区竞争和冲突新形式的出现,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催生的安全漏洞及对网络安全的巨大需求,以及国际层面的联盟关系及其变化,是影响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国际网络安全规范之争中立场的重要因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包海芹  
在对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育自愿支持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美国高等教育机构获得的社会捐赠在总量和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型大学获得的社会捐赠总量最多,学士学位大学获得的校友捐赠占比最高,副学士学院获得的非校友个人捐赠和公司捐赠占比最高,专门学院获得的基金会捐赠占比最高。就校友捐赠来看,学士学位大学的校友参与率和募捐有效率最高,研究型大学的校友平均捐赠最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