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13)
2023(14416)
2022(12257)
2021(11719)
2020(9301)
2019(21822)
2018(22046)
2017(40510)
2016(22968)
2015(25947)
2014(26236)
2013(25338)
2012(23606)
2011(21528)
2010(21833)
2009(19344)
2008(18772)
2007(16526)
2006(14732)
2005(13320)
作者
(64469)
(53065)
(52918)
(50207)
(34027)
(25435)
(24192)
(21002)
(20486)
(19308)
(18293)
(17857)
(16960)
(16813)
(16559)
(16329)
(15961)
(15813)
(15227)
(15209)
(13464)
(13258)
(12750)
(12247)
(12109)
(11931)
(11911)
(11837)
(10755)
(10598)
学科
(87804)
经济(87711)
管理(58197)
(55023)
(44185)
企业(44185)
方法(34538)
中国(30874)
数学(29135)
数学方法(28767)
(24763)
地方(24191)
教育(23653)
(20878)
业经(20772)
(18961)
理论(18717)
农业(16900)
技术(15231)
(15082)
(14951)
贸易(14934)
(14900)
(14610)
(14384)
环境(14268)
(14240)
银行(14201)
(14041)
金融(14040)
机构
大学(315199)
学院(311834)
管理(118073)
(115882)
经济(112921)
研究(111066)
理学(101094)
理学院(99822)
管理学(98064)
管理学院(97483)
中国(78706)
(70500)
科学(68755)
(56169)
(52758)
(51910)
师范(51503)
研究所(51009)
中心(49309)
(48678)
(48035)
北京(46120)
业大(44762)
师范大学(41986)
财经(41389)
教育(40742)
(40271)
(39514)
技术(37860)
农业(37582)
基金
项目(208144)
科学(163392)
研究(160635)
基金(145009)
(124958)
国家(123702)
科学基金(105349)
社会(96552)
社会科(91151)
社会科学(91130)
(83526)
教育(79572)
基金项目(76739)
(71320)
编号(68954)
自然(66579)
自然科(64958)
自然科学(64946)
自然科学基金(63730)
资助(59194)
成果(58610)
课题(50462)
(48550)
重点(47538)
(46396)
(43468)
项目编号(41930)
(41369)
创新(40161)
教育部(40124)
期刊
(134708)
经济(134708)
研究(103111)
中国(72733)
教育(67742)
学报(46910)
(45155)
管理(44364)
科学(43790)
(37585)
大学(36412)
学学(32377)
农业(32098)
技术(31930)
(27035)
金融(27035)
业经(23017)
经济研究(20521)
图书(20348)
财经(19196)
职业(17276)
问题(16956)
(16391)
(16317)
(15285)
论坛(15285)
理论(15228)
科技(15024)
(14838)
技术经济(14087)
共检索到481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郑刚  余子侠  
近年来,口述史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悄然兴起,也受到高等教育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学科意识明显增强。口述史不仅弥补了高等教育史研究文献资料的不足,而且对转变研究范式、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等都有重要的意义,能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史的学科功能。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口述史研究的理论探讨相对滞后,学术规范有待加强,操作程序亟须完善,对此,应加强学科基本理论探讨、规范操作程序,以提高高等教育口述史研究的学术品质,为加强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克勇  
高等教育的发展呼唤高等教育史研究蔡克勇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开展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为了科学地解决社会科学问题,必须“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房剑森  薛天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婷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培养应用型、实践型、技能型等各方面人才助力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历史因素和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农村教育发展存在资源开发不到位、教育基础薄弱等问题,教育资源分配呈现出明显的城乡间不均衡特征,进而导致城乡发展速度差异越来越越大,加剧了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是培育农村人才基础、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的关键策略,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建设的关键措施。新时期应充分利用好现代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以师资培育、远程教育、集团化教学等措施改善和丰富农村教育基础及教育形式,消除城乡间教育的不平衡,助力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康翠萍  龚洪  于欣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目标、新思路和新战略,无疑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路向标。但是,现实意义上的高等教育领域却面对诸多困境,如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与责任问题、学科建设的定位问题、本科教学机制问题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等等。按照内涵式发展所折射的对质量和效益的诉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应理性反思,重新确立和选择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合路向。一是要优化治理结构,厘清治理责任,规划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善治蓝图;二是要优位学科建设,实现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建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框架;三是要优创教学机制,注重合作共进,建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优教机制;四是要优育本科人才,明晰核心要素,落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育人愿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慧君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逐渐加速,高校规模逐渐膨胀。高等教育规模膨胀带来的定位不清晰、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力不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要求不断取得学术的制高点、推动教学创新、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基于这些问题和要求,高等教育有效教学的基本思路在于注重产科研教结合、课程设置跟上时代要求、注重就业竞争力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章锐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分别解读"通专"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者融合发展的基本目标,并从素质培养与技能培养、通识教学与专业教学、博雅育人与专业育人三个方面对两者的实践博弈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亟须从深化、优化、细化、强化四个层面予以加强,力促"通专"教育的有机融合,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军伟  薛欣欣  
高等教育学的实践价值是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通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的研究假设,并利用高教类文献数据、"双一流"建设高校数据和"双一流"建设学科数据对这一假设检验分析,得出"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高等教育学具有不可或缺性"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进一步得出,扩大定量研究对增强高等教育学的不可或缺性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敏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未来世界的角逐必然是科技与人才的较量,而科技创新与拔尖人才的培养关键在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晓昌  
近年来,长三角教育合作共识不断拓展和深化,初步建立了长三角教育会商机制,实施了一系列既具前瞻性又具可操作性的教育合作项目,取得初步成效。进一步推进长三角高等教育联动发展,关键在于构建以项目为载体,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市场主动作为的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结构,重点是要构建区域高等教育整体规划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品牌提升机制、综合改革机制和合作推进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牛欣欣  洪成文  
作为较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一,新加坡并未签署开放教育市场的协议,未作出教育承诺。然而,它却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推动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新加坡的诸多举措与作出教育承诺的国家并无本质区别。本文研究了入世后新加坡采取的一系列高等教育发展措施,探讨了其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入世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些许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武红军  李强  
本文从残疾人高等教育理论、实践、教育技术方面入手,分析了发展中国残疾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提出通过研究与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多年来残疾人教育的实践经验,建立一主多元的办学模式,创造有利于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依法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走中国特色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道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周国平  
从1999年4月创办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至今,浙江独立学院正好走过了10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规范办学、灵活采用合作办学模式、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质。浙江独立学院10年办学之路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以"浙江精神"为办学指引,采用渐进式改革模式,确保地方政府与高等学校良性互动,推动高等学校与社会/市场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外延增长与内涵发展同步并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安娜  张子豪  
俄罗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部分顶尖学府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并拥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可观的成果产出。并能够根据评估意见衡量成果质量。利用这一系统化模式实现"弯道超车"使得学界将更多注意力转向有关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