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6)
- 2023(14316)
- 2022(12292)
- 2021(11756)
- 2020(9578)
- 2019(22310)
- 2018(22533)
- 2017(41622)
- 2016(23916)
- 2015(27390)
- 2014(27876)
- 2013(26678)
- 2012(24831)
- 2011(22497)
- 2010(22997)
- 2009(20660)
- 2008(20130)
- 2007(18169)
- 2006(16311)
- 2005(14845)
- 学科
- 济(90490)
- 经济(90388)
- 管理(62042)
- 业(57987)
- 企(46065)
- 企业(46065)
- 方法(35360)
- 中国(33850)
- 数学(29955)
- 数学方法(29529)
- 农(26351)
- 地方(24592)
- 教育(24476)
- 业经(21174)
- 学(21108)
- 财(20594)
- 理论(18463)
- 农业(17932)
- 制(16449)
- 贸(15803)
- 贸易(15789)
- 发(15447)
- 技术(15401)
- 易(15219)
- 银(15004)
- 银行(14965)
- 和(14840)
- 环境(14437)
- 行(14375)
- 融(14205)
- 机构
- 大学(332435)
- 学院(327438)
- 管理(123086)
- 济(121783)
- 经济(118620)
- 研究(115536)
- 理学(104714)
- 理学院(103405)
- 管理学(101460)
- 管理学院(100853)
- 中国(82599)
- 京(74384)
- 科学(71540)
- 所(58992)
- 财(57057)
- 范(54934)
- 师范(54552)
- 研究所(53231)
- 江(51363)
- 中心(51325)
- 农(51068)
- 北京(48842)
- 业大(46817)
- 财经(44255)
- 师范大学(43992)
- 教育(42446)
- 州(42273)
- 院(41665)
- 经(39994)
- 农业(39314)
- 基金
- 项目(213693)
- 科学(167713)
- 研究(165727)
- 基金(148415)
- 家(127313)
- 国家(126015)
- 科学基金(107309)
- 社会(99490)
- 社会科(93858)
- 社会科学(93833)
- 省(86177)
- 教育(82265)
- 基金项目(78555)
- 划(73335)
- 编号(71495)
- 自然(67640)
- 自然科(66005)
- 自然科学(65992)
- 自然科学基金(64757)
- 成果(61865)
- 资助(61091)
- 课题(52558)
- 发(49582)
- 重点(48715)
- 部(47649)
- 创(44240)
- 项目编号(43512)
- 年(43150)
- 教育部(41270)
- 规划(41137)
- 期刊
- 济(143760)
- 经济(143760)
- 研究(109881)
- 中国(77332)
- 教育(71699)
- 学报(48734)
- 农(47634)
- 管理(46221)
- 科学(44942)
- 财(42019)
- 大学(38071)
- 农业(33433)
- 学学(33356)
- 技术(32124)
- 融(29248)
- 金融(29248)
- 业经(24599)
- 图书(22653)
- 经济研究(21440)
- 财经(21104)
- 问题(18655)
- 经(18011)
- 职业(17471)
- 业(16658)
- 坛(16117)
- 论坛(16117)
- 理论(16050)
- 书馆(15682)
- 图书馆(15682)
- 发(15605)
共检索到513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泽厚 黄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业 栾开政 李卫东
造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高预期与现实中毕业生就业不畅矛盾的原因很多 ,但问题的本质在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不适。其表现特征 ,就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教育过度”问题。从长远看 ,适度超前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莎 肖云川
高校毕业生对待就业存在"非理性"认知偏差,包括对就业前景的认知偏差、对就业目标及方向上的偏差、对大学生创业认识上的偏差等。应用前景理论对这些认知偏差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从而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做出积极的努力。
关键词:
前景理论 高校毕业生就业 认知偏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燕波
在我国就业人员总体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本不应成为问题,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充分就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创建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群体,而且处于青年这一人生观与世界观尚未完成与成形的阶段,如果遭遇就业困难的挫折,轻则影响到自身健全人格的培养,重则会对社会安全带来隐患。作为高学历人群,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信心。本研究对此进行现象描述与总结,提出和谐社会背景下建立适应国情的...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 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晓东
民国时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总体保持了70%左右的较好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为做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教育主管机关、各职业学校以及社会团体也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就业。梳理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脉络,研究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对于指导当今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职业教育 就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金文旺 蒋承
本文基于2007、2009、2013年三次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特点,选取大学综合排名、学科评估排名、教师人数与本科招生人数之比、国家一级学科数、博士点数量与硕士点数量之比作为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指标,采用Yulized residuals和工具变量法,定量估计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回报率,并解决了估计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和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毕业生起薪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质量每提高1标准差,高校毕业生工资平均增加2.79%—17.3%;同时,高等教育质量绝对水平更高的大学,其教育质量反映在毕业生工资上的回报率也更高。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回报率 工具变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怿
·没有扩招,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有了扩招,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通过扩招,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接受高等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机会,这对社会公平、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浩 李晓华 尤永红
对全国12所民族高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就业期望与现实差距大、弱势毕业生群体求职难度大。民族院校应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引导,切实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加大帮扶力度,促进政策落实。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袁明千 苏磊 袁捷尔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现实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开发新机制"即"学位后流动站挂靠社团组织,国家扶持并推进就业"的机制,并评估了新机制推出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新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会锋
文章从河南省高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学生就业的多种因素。高校作为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校企合作,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加强正确引导,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清斌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累计录取各类新生30.18万人,本科招生20.31万人,本科录取率61.3%,创历史新高。在江苏省高考人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录取比例不断提高,江苏省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也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经济学视角,大学生就业涉及劳动力市场划分、教育供给与需求、职业搜寻理论及筛选理论等多个问题。要解决江苏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转变大学生就业的决策、健全政策引导、建立良好的社会需求环境、改善就业市场。
关键词:
就业 经济学 高校毕业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耿永志
内部市场排斥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内部市场的存在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我国更多地表现为对外部市场主体进入的排斥,排斥的原因主要来自转换成本过高和社会资本不良影响两个方面。从建立就业保障的角度来看,降低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之间的转换成本、消除社会资本的不良影响等是解决问题的较好途径。
关键词:
内部市场 就业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
大学 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 起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代锋 陈芳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制于多重原因和复杂要素。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高职毕业生社会资本具有潜在性和内在性、非理性和投机性、非对称性和失衡性、辐射性和渗透性,社会资本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包括严峻就业形势与择业环境、高职毕业生追求利益最大化、高职院校非正式制度的存在、高职毕业生社会网络关系的延伸。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丰富高职毕业生就业服务路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正式制度构建,用人主体搭建阳光健康的用人平台,引导高职毕业生充满正能量就业;高职毕业生树立人力资本意识,主动参与人才市场的公平竞争;社会各方协助完善高职毕业生公平择业机制与监督机制,营造和谐向上的就业氛围。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社会资本 劳动力市场 就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晓莉
结合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就业工作实际,分析高职高专医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面临问题,从发挥行业优势、建立市场供需动态平衡机制,贴近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提升学生行业特质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三个层面提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药学类 毕业生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