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8)
- 2023(11990)
- 2022(10284)
- 2021(9604)
- 2020(7831)
- 2019(18484)
- 2018(18306)
- 2017(34059)
- 2016(19561)
- 2015(22110)
- 2014(22624)
- 2013(22095)
- 2012(21276)
- 2011(19597)
- 2010(20158)
- 2009(18498)
- 2008(18472)
- 2007(17235)
- 2006(15400)
- 2005(14205)
- 学科
- 济(84379)
- 经济(84217)
- 管理(46145)
- 业(45984)
- 企(35852)
- 企业(35852)
- 方法(33244)
- 中国(30073)
- 数学(27330)
- 数学方法(27059)
- 农(25040)
- 地方(23393)
- 教育(21380)
- 业经(19583)
- 学(19357)
- 财(18916)
- 理论(16772)
- 农业(16483)
- 制(15546)
- 贸(14567)
- 贸易(14556)
- 和(14290)
- 发(14050)
- 易(14009)
- 银(13500)
- 银行(13468)
- 融(13387)
- 金融(13384)
- 地方经济(13093)
- 行(13015)
- 机构
- 大学(283655)
- 学院(280260)
- 济(112075)
- 经济(109454)
- 研究(105024)
- 管理(97465)
- 理学(82409)
- 理学院(81245)
- 管理学(79705)
- 管理学院(79136)
- 中国(74101)
- 科学(63610)
- 京(62967)
- 所(54867)
- 财(51853)
- 研究所(49492)
- 农(48959)
- 范(48144)
- 师范(47756)
- 中心(46217)
- 江(45636)
- 北京(41238)
- 财经(40211)
- 业大(39855)
- 师范大学(38668)
- 教育(38255)
- 农业(38138)
- 院(36999)
- 经(36282)
- 州(36065)
- 基金
- 项目(173244)
- 科学(135804)
- 研究(133435)
- 基金(119915)
- 家(103238)
- 国家(102168)
- 科学基金(85572)
- 社会(82852)
- 社会科(77280)
- 社会科学(77252)
- 省(70238)
- 教育(67402)
- 基金项目(62786)
- 划(60180)
- 编号(57333)
- 自然(52025)
- 自然科(50747)
- 自然科学(50731)
- 成果(49873)
- 自然科学基金(49841)
- 资助(49075)
- 发(43487)
- 课题(42801)
- 重点(40758)
- 部(39718)
- 创(35677)
- 发展(35167)
- 年(34832)
- 展(34550)
- 性(34340)
共检索到446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史朝 邬大光
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学分析─—评天野郁夫的《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史朝,邬大光本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用多种方法研究高等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其中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尤其引人注目,其代表人物有本·戴维(JosephBen—David)、马丁·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卫东 董泽芳
答辩时间2012年11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高等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速推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得到了极大的增加,高等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所分享,这种公平只是"量"的公平而非"质"的公平。高等教育"质"的公平要求我们在关注入学机会公平的同时,更要关注高等教育过程的公平性,即处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所接受教育的公平性。包括:高校学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凡 陈暐
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不仅源于其当代社会公共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属性,还在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体现,并且具有促进社会公正、平等的功能。以社会流动理论分析,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有助于社会流动的自致性特征的加强,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淳
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与社会大系统深度耦合,与其他子系统互动、交流、协调。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既表现出对社会系统的追随、顺应及依赖,又不时地以自觉、主动、超前的姿态展现出改造社会系统的主体性力量。随着我国逐步过渡到“知识型社会”,知识和技术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核心资源。
关键词:
社会学思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继平 董泽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开展高等教育评估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普遍的价值选择,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其间的冲突也更为突出,需要从价值取向上进行探讨。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是指高等教育评估主体与客体在面对或处理评估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信念、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骁 张明
高等教育需求由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有机构成 ,这种构成随经济社会发展而转换。高等教育供给正是在需求转换的驱动下获得发展的。高等教育供需演变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表明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以高等教育的社会性与个人性及其供需特征为基点 ,以国家需求向个人需求转换为契机 ,促进高等教育供给制度变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会性 个人性 供给 需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方展画 王胜
文章主要介绍了印尼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针对印尼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视角展开分析,寻求解决之道,最后对印尼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印尼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高等教育 发展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晓蒙
高等教育发展代价指高等教育主体为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所投入的成本、所做的舍弃与牺牲、所承受的消极后果,其根源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去寻找。分析高等教育发展与所需代价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寻求实现高等教育低代价高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 代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文章以我国1998 年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与往年情况的纵向比较和与部分主要国家的横向比较,对1998 年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学生性别结构、教师结构、分布结构等方面,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不能适应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趋势,迫切需要进行调整。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发展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闫丽雯
立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高度关注民办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质量问题。综合分析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生源、区位、体制和专业结构,发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服务供给和体制贡献等方面,有力助推了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到普及化阶段的转型,民办高等教育已迈入规模稳定、质量为先、特色发展的新阶段,亟需处理好规模与质量、资源供给与需求、学科专业与产业结构、内外部协同发展等关系,从承认体制性贡献、研制办学规模合理区间、建立质量标准、优化资源供给方式等方面,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提质增效,不断优化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结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黑羽亮一 陈敏译
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日]黑羽亮一著陈敏译陈俊森校人们普遍认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效地普及了学校教育。日本经常用“教育立国”来表达政府的学校教育政策。虽然很早就有这种思想,但日本是在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约瑟夫·赫曼诺维奇 刘雪婷
本文考察了科学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从而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提供主题和理论工作方面的启发,关注点集中在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和科学社会学之间的互通交流使得双方受益,高等教育学中的大学教师研究通过运用相关社会学理论和概念走向成熟,社会学中的职业生涯研究通过更广泛地利用教育组织得到发展。本文首先指出科学职业社会学研究得以建立和大学教师研究由此扩展的基础,然后通过对分层和学术职业研究的概括,综述了高等教育研究与科学社会学相联系的五个主要实质焦点——优势积累和劣势积累,学术工作的组织基础,科学和学术领域的声誉、知名度与影响力,年龄和成就,以及流动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秋波 郄海霞 王杰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本文利用Google、Bing和Altavista三个搜索引擎筛选了79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高等教育专题网站,运用内容分析法讨论了这些网站的类型与特点。并对这些网站的文本内容基于词频分析的方法,从机构、活动、内容和结果四个维度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最后根据词频分析的结果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等共性特征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网站内容分析 国际发展态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1978年5月17日成立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前身,是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它的建立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0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潘懋元先生的带领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部分专家学者,联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30年来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昨天,畅谈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今天,展望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明天,以之纪念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建院30周年。我们相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