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0)
- 2023(10520)
- 2022(8179)
- 2021(7466)
- 2020(5663)
- 2019(12727)
- 2018(12735)
- 2017(22442)
- 2016(13347)
- 2015(15010)
- 2014(15418)
- 2013(14282)
- 2012(13347)
- 2011(12487)
- 2010(12907)
- 2009(11715)
- 2008(11454)
- 2007(10588)
- 2006(10014)
- 2005(9684)
- 学科
- 济(54506)
- 经济(54456)
- 管理(27643)
- 业(27438)
- 中国(26112)
- 教育(20619)
- 地方(19340)
- 企(19215)
- 企业(19215)
- 农(17891)
- 学(15322)
- 业经(15192)
- 发(13967)
- 理论(12546)
- 农业(12489)
- 方法(11593)
- 发展(11418)
- 展(11291)
- 地方经济(10382)
- 融(10158)
- 金融(10158)
- 银(10085)
- 银行(10068)
- 行(9883)
- 制(9698)
- 技术(9039)
- 财(9012)
- 教学(8668)
- 数学(8598)
- 数学方法(8452)
- 机构
- 大学(184417)
- 学院(182650)
- 研究(73600)
- 济(68271)
- 经济(66482)
- 管理(56840)
- 中国(50449)
- 理学(46411)
- 理学院(45657)
- 管理学(44683)
- 管理学院(44308)
- 科学(43742)
- 京(42903)
- 所(37809)
- 范(37497)
- 师范(37232)
- 教育(34141)
- 研究所(33964)
- 财(31956)
- 江(31944)
- 中心(31315)
- 师范大学(30321)
- 农(29906)
- 北京(28741)
- 院(26207)
- 州(25639)
- 技术(24482)
- 财经(23930)
- 业大(23417)
- 农业(22852)
- 基金
- 项目(109141)
- 研究(90109)
- 科学(86211)
- 基金(72202)
- 家(61730)
- 国家(60956)
- 社会(54428)
- 社会科(51138)
- 社会科学(51129)
- 科学基金(50554)
- 教育(47781)
- 省(45836)
- 编号(40133)
- 划(39487)
- 基金项目(36308)
- 成果(36270)
- 课题(32167)
- 发(31023)
- 资助(28106)
- 自然(27828)
- 年(27180)
- 自然科(27106)
- 自然科学(27101)
- 自然科学基金(26588)
- 重点(26581)
- 发展(25642)
- 展(25155)
- 部(24273)
- 规划(24191)
- 项目编号(23407)
- 期刊
- 济(90853)
- 经济(90853)
- 研究(70467)
- 教育(57438)
- 中国(53964)
- 农(30274)
- 学报(27017)
- 科学(24947)
- 管理(23365)
- 财(23311)
- 大学(21609)
- 农业(20946)
- 技术(19938)
- 融(18911)
- 金融(18911)
- 学学(18223)
- 业经(16209)
- 职业(14416)
- 经济研究(14007)
- 财经(12280)
- 图书(11993)
- 问题(11643)
- 坛(11223)
- 论坛(11223)
- 业(10928)
- 经(10778)
- 发(10531)
- 技术教育(9507)
- 职业技术(9507)
- 职业技术教育(9507)
共检索到313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伟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和基本历史走向。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核心内涵和根本特征在于其功能的多样化。这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中表现为,(1)通过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多样化,推动、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类型的增加;(2)通过高等教育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推动、促进高等教育功能强度的增强。多样化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合法化存在和发展,但是,它也有其效用限度,即多样化无法解决高等教育功能结构的优化和合理化问题。为此,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为指导,坚持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与政府的宏观统筹、集中调控之间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功能 多样化 历史学 哲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厚丰 李莉
笔者评述了潘懋元先生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哲学的观点大学理念》。此书无论是从理论意义还是从方法论意义上,都给人以视角独特、耳目一新并有诸多理论创新的深刻印象,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目标建设的征途上迈出了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一步。它是一部为构建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而进行理论和方法论准备的专著。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专著 多学科观点 潘懋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红霞
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深入和扩展,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哲学基础也在不断拓展,强调高等教育“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认识论哲学,与强调“为国家政治服务”的政治论哲学仍然是当今高等教育存在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强调高等教育为“消费者服务”的资本论哲学给出了市场导向高等教育实践存在的理由。认识论、政治论和资本论哲学从不同侧面诠释了高等教育的存在基础。本文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为例,说明高等教育实践对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拓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哲学基础 拓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饴
约翰·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哲学”这一论题,并以人本为基点构建出高等教育哲学学科框架。张楚延著《高等教育哲学》更以人本为主线,从正面涉及高等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高等教育以及如何发展高等教育三个高等教育哲学的基本课题,该书是人本高等教育哲学的开山之作。随着人本高等教育哲学的诞生与发展,中国大学教育必将通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人本 高等教育哲学 《高等教育哲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士强
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蕴含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其中高等教育公共管理的强化是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博弈的结果,纯粹的自治和绝对的政府控制都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高等教育管理的理想是建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结构等思想对认识和改善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玉静
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解与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反思实质上也是对高等教育存在本质的哲学审视。人们在审视中发现,在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下,高等教育质量观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即本质上追求功利化的现代(高等)教育,执着于人的感性追求,忽视人的理性生命,因而教育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红缨 乔伟峰 王战军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是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和趋势,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评估理念和评估形式。从哲学的视角对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基本问题进行审视,开展监测评估必须要处理好五个辩证关系,促使更加理性、辩证地认识高等教育监测评估,从而更全面地把握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概念内涵、功能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监测评估 哲学审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波
从库恩所谓的“完全哲学意义范式”关照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转变轨迹,可以将之分为“工作范式”、“学科范式”、“实践范式”、“批判范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研究视域更加复杂化,研究者研究旨趣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学科化和体系化,高等教育学研究逐渐向“整合范式”转化。
关键词:
范式 高等教育学范式 嬗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宝华
赫钦斯认为,人的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它对人性的发扬、大学的回归、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在高职教育强调内涵建设和提升社会认可度的今天,重新认识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为我们审视高职教育的发展理念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高职教育不应忽视人的教育、高职院校应坚守自己责任、坚持通识教育与文化育人。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发展理念 赫钦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中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整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从学理上,其整合也存在客观基础和现实可能性。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整合,可以从传统与现代相统一、过程与目标相统一、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相统一,以及认识逻辑与客观过程相统一的思路来进行。
关键词:
现代 高等教育 发展理念 整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林杰
高等教育哲学是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理念、使命、目的、价值以及功能等基本问题的一般性思考,是高教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针,也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在简要分析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人是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和共同基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哲学回归人本。大学的自组织性和大学生的自我生成性为高等教育哲学回归人本提供了现实可能。
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 政治论 认识论 人本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福扬 邱跃华
生态化理念运用于高等教育,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是高等教育良性循环的客观反映,是化解高等教育各种危机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实现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理顺高等教育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实现高等教育环境生态化;坚持育人为本,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态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景华 杨杰
高等教育哲学是运用哲学的视角去审视高等教育领域相关问题,通过对高等教育哲学内在根源问题的思考,以及现代大学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能够形成高等教育哲学与现代大学教育两者之间的联系;运用高等教育哲学观点对现代大学的定位与类型的合理把握、大学使命与责任的担当、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与调试等现代大学教育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思考,梳理出一条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