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2)
2023(8968)
2022(7438)
2021(6943)
2020(5324)
2019(12570)
2018(12415)
2017(21488)
2016(13083)
2015(14720)
2014(15036)
2013(14224)
2012(13762)
2011(12946)
2010(13496)
2009(12142)
2008(12007)
2007(11026)
2006(10230)
2005(9548)
作者
(38000)
(31574)
(31472)
(29799)
(20245)
(15230)
(14292)
(12422)
(12354)
(11660)
(10874)
(10710)
(10324)
(10251)
(10063)
(9844)
(9604)
(9325)
(9285)
(9120)
(8475)
(8046)
(7720)
(7389)
(7372)
(7198)
(7096)
(7088)
(6593)
(6509)
学科
(52622)
经济(52569)
管理(27514)
(26339)
中国(23167)
教育(20284)
(19177)
企业(19177)
地方(18789)
(15667)
方法(15503)
(13656)
数学(12868)
业经(12694)
数学方法(12604)
(12263)
理论(11419)
农业(10968)
地方经济(10473)
发展(9464)
(9336)
(9326)
金融(9325)
技术(9109)
(9101)
(9098)
银行(9079)
环境(8978)
(8918)
(8462)
机构
大学(184762)
学院(182072)
研究(74301)
(65375)
经济(63599)
管理(59003)
中国(49975)
理学(48997)
理学院(48142)
管理学(47006)
管理学院(46641)
科学(46420)
(43557)
(39169)
(37521)
师范(37255)
研究所(35577)
教育(34334)
(32457)
(31603)
中心(31497)
师范大学(30472)
(30340)
北京(29157)
(26762)
业大(25996)
农业(25108)
(25006)
技术(24548)
财经(22845)
基金
项目(113392)
研究(89598)
科学(89419)
基金(75362)
(65630)
国家(64873)
科学基金(53521)
社会(52940)
社会科(49831)
社会科学(49817)
(47977)
教育(47732)
(42047)
编号(38907)
基金项目(38635)
成果(34894)
自然(32018)
课题(31913)
(31550)
自然科(31219)
自然科学(31208)
自然科学基金(30582)
资助(30462)
重点(27801)
(26102)
发展(25410)
(25400)
(24899)
规划(23920)
(23426)
期刊
(83523)
经济(83523)
研究(67392)
教育(55776)
中国(52730)
(30713)
学报(28328)
科学(26675)
大学(22135)
管理(22080)
农业(21638)
(21583)
技术(19980)
学学(18915)
(16972)
金融(16972)
业经(14663)
职业(13458)
经济研究(12448)
(11563)
财经(10845)
(10645)
论坛(10645)
(10376)
问题(10366)
图书(10063)
(9438)
资源(9037)
技术教育(8912)
职业技术(8912)
共检索到304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庆年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日益完善,高等教育系统越来越复杂,揭示高等教育发展客观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高等教育发展层次指数、高等教育发展平衡指数、高等教育开放指数、高等教育需求率、高等教育发展的实益率和高等教育结构指数等新概念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可以较清晰地描述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状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男星  王纾  孙继红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建构了包含7个维度的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2010年我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东部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同时在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在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全国31个省份按其高等教育发展特点可以分为5个类型,东部地区的省份在高等教育发展类型上较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样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姜华  李家宝  冯英浚  
“高等教育院校有效性”(简称‘院校有效性’)已成为美国高等院校内的通用语。本文认为,“院校有效性”是一个系统的、不断进行的、对院校在朝向其使命与目标过程中,收集、分析有关达标情况与成果的指标、数据与信息,并加以度量与表达的过程,用此度量的结果帮助决策的制订和促进改革。这一概念的推广和使用对于指导院校自身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理论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省域高等教育体系也越来越复杂,面对使命增强、诉求多元的外部压力和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的内在责任,迫切需要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如何评价发展自然成为一个重大命题。由辽宁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国瑞研究员主编的《省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水平评价与动态监测研究》一书就是在这一研究方向上的再次拓展和又一力作。本书聚焦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主题,结合省域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有效分析了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金辉  
高等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同时科技发展也会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建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度量两个子系统的动态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协调性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金辉  
高等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同时科技发展也会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建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度量两个子系统的动态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协调性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凡丰  
本文首先提出了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观点,它表现为学生质量的不断变化。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根据资源/声誉或学生成果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存在着原则性错误,应根据学生质量的增值或者根据教育过程的质量来评价教育质量。在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中,我们通常采用对教育的“输入”、“过程”、“输出”进行全面评价的方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晶  何声升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公平等现象越来越突出。采用熵权法从教育规模、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四个维度构建地区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指数,对2004—2013年我国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维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且空间关联性逐渐增强;虽然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所减小,但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异质性明显,落后地区仍然占很大比重。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未能有效发挥空间辐射和带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志强  
文章针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设计,从个体、组织和社会层面划分“入学机会”“教育条件”“办学质量”“创新驱动”“社会贡献”5个维度构建包含19个测度指标的体系框架,运用熵权法对2012—2021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进行分类测度。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地区增速表现为“西部>东部>全国>中部”;在空间差异测度中,东部地区的组内差异较大,组间差异呈“东-西>东-中>中-西”的非均衡态势,且组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在空间关联测度中,空间集聚特征存在两极分化,“高高”集聚省份多在东部地区,“低低”集聚省份多在西部地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晶  何声升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公平等现象越来越突出。采用熵权法从教育规模、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四个维度构建地区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指数,对2004—2013年我国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维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且空间关联性逐渐增强;虽然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所减小,但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异质性明显,落后地区仍然占很大比重。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未能有效发挥空间辐射和带动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结构有待改善。国家应避免高等教育区域差距继续拉大,落后地区应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发达地区应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努力缩小高等教育的空间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相丽君  徐新  
文章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研究。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划分和聚类。结论表明我国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并不均衡,文章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欣茹  
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现状分析叶欣茹①一、引言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存在和发展,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培养高级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凤岐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已经被广泛接受。然而,这个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时代局限性。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机构及其目标、任务和教育工作不断变化",专业教育"已经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概念应随着高等教育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地被重新审视。当下的高等教育是由大学、专门学院、研究生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机构提供的所有类型的教育。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朱国宏  
自从联合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Brundtland委员会)在其1987年发表的学术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使用“可持续的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一提法之后,“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一个术语被广泛运用于有关的发展研究和环境问题研究中,并成为一个流行用语。特别是,在1992年联合国举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它更是作为一种概念、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一种原则而频繁地出现于报刊杂志之中。毫无疑问,“可持续发展”问题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学术问题和实践课题,然而同时,它也是最众说纷纭而时常被歧解的一个概念。这里,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信  印遇龙  
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是按一定规律、持续不断进行的动态过程。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体物质组成和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随着对动物营养需求动态变化规律认识和养分生物学效价评定知识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且机体对营养的消化代谢等方面的生理活动表现出典型的周期性变化。以猪为代表的单胃动物,其消化器官在夜间的机能状态和基础代谢率低于白天;在营养物质代谢受生物钟节律性调控的同时,机体的营养物质也影响生物钟节律性的代谢活动。营养物质在动物机体内的代谢是复杂而系统的生理活动,这使机体内环境的营养水平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本文针对单胃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