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4)
- 2023(7846)
- 2022(6454)
- 2021(6004)
- 2020(4487)
- 2019(10243)
- 2018(10264)
- 2017(17334)
- 2016(10578)
- 2015(11805)
- 2014(11954)
- 2013(11169)
- 2012(10831)
- 2011(10235)
- 2010(10728)
- 2009(9626)
- 2008(9313)
- 2007(8582)
- 2006(8110)
- 2005(7741)
- 学科
- 济(41044)
- 经济(41013)
- 管理(22014)
- 中国(21041)
- 教育(19794)
- 业(18951)
- 地方(17527)
- 农(13629)
- 企(12503)
- 企业(12503)
- 发(12057)
- 学(11468)
- 环境(11457)
- 业经(10724)
- 地方经济(9919)
- 理论(9605)
- 农业(9566)
- 发展(9317)
- 展(9190)
- 方法(8229)
- 融(8187)
- 金融(8187)
- 银(7857)
- 银行(7846)
- 行(7775)
- 技术(7633)
- 和(7022)
- 教学(6941)
- 生态(6895)
- 资源(6506)
- 机构
- 大学(142336)
- 学院(141808)
- 研究(59927)
- 济(50609)
- 经济(49156)
- 管理(43439)
- 中国(39724)
- 科学(36286)
- 理学(35410)
- 理学院(34762)
- 京(34394)
- 管理学(34004)
- 管理学院(33712)
- 范(32084)
- 师范(31897)
- 教育(31267)
- 所(31026)
- 研究所(27919)
- 师范大学(26016)
- 中心(25457)
- 江(25363)
- 北京(23685)
- 农(23381)
- 财(23331)
- 院(21700)
- 州(20433)
- 技术(20015)
- 业大(18607)
- 省(18045)
- 职业(17648)
- 基金
- 项目(85687)
- 研究(72037)
- 科学(68157)
- 基金(55412)
- 家(47536)
- 国家(46901)
- 社会(42426)
- 社会科(39896)
- 社会科学(39890)
- 教育(39265)
- 科学基金(38687)
- 省(37013)
- 划(32571)
- 编号(32100)
- 成果(28727)
- 基金项目(28349)
- 课题(26867)
- 发(26520)
- 年(22579)
- 发展(21879)
- 资助(21495)
- 重点(21461)
- 自然(21444)
- 展(21426)
- 自然科(20762)
- 自然科学(20759)
- 自然科学基金(20332)
- 规划(20197)
- 部(19174)
- 性(18228)
共检索到248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刁承湘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五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高等学校作为人口密度大、人才素质高、人员结构相对复杂的组织机构,作为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高等学府,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使命?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学校,准备好了吗?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占虎
发展理念直接关涉着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定位及其实践路径。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整体性发展,是新形势下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部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实事求是"的方法旨要。共享理念是其中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质。共享发展是最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践品格,是创新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落脚点和归宿。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澄清人们长期以来对共享理念的非社会主义解读,从整体性上阐明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有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贾谌
回顾国有企业改革30年历程,无论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国家财政始终秉承着"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奉行着科学"生财、聚财、用财"的"三财"理念。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得出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经验。无论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之间始终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辩证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小林 黄明刚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专门章节进行论述,并且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洛哈思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旅游等任何单一的发展方式都不是较好的旅游发展方式。文章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提出SCELL旅游发展方式,即宏观层面以可持续旅游为发展方向和理念,中观层面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循环型、融合化、集群化和制度化发展,在微观层面,对游客和居民倡导洛哈思消费方式,对旅游及相关企业进行生态化、低碳化设计,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处理好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丽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以来,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各行业中广泛渗透与融合,形成了系统化的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与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联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要求农业改变传统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实现精准、绿色、智慧化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农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的农产品生产,还要尽可能提升农业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建立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能,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杰
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组织,对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成就了大学的经久不衰。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大学从外围进入政府的中心议程,成为公共机构和公共政策框架的一部分。各国公共政策取向上普遍呈现强化的趋势,大学被看作影响世界经济的关键因素和高额利益的源头。公共政策对大学的经济市场定位,引发了大学生态环境的巨变,导致大学本真文化的丟失。大学要走出和摆脱政策偏离带来的困境,必须坚守大学传统,处理好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公共政策必须实行重心转移,彰显大学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
大学 文化 政策 市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福扬 邱跃华
生态化理念运用于高等教育,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是高等教育良性循环的客观反映,是化解高等教育各种危机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实现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理顺高等教育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实现高等教育环境生态化;坚持育人为本,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态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友荣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不仅从认识论上提升了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视界,更从方法论上拓展了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张力和内生动力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以及教育系统的多样性定位高等教育的发展,利用生态调控原则规划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琪
我国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和发展是促进生态环境安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矛盾、提高农业产能的重要课题,也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王凡所著的《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一书是作者对其既往研究的整体梳理和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考与展望。作者在开篇就阐明,农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的永恒主题,在逐渐深入的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中,作者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特征及内涵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理论以及多年研究经验,建构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理论层面提出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后续章节分别从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龙头企业的培育、农业经营管理制度、知识经济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等几个角度总结农业绿色发展策略,对新时期农业调整与转型具有较高的启发与参考价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何琼 郭丽君
为了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全面贯彻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态文明与教育"高峰论坛就当前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如何以生态理念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管理、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等重要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与交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远航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定位,使学校职能的内涵进一步向深层次拓展,为经济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维东
世纪之交,国家进行两次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行业特色型大学脱离了与原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其中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大部分划归教育部管理。这些高校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利用原有办学资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亚敏
本文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哲学的比较,发现二者在研究路径、逻辑起点以及对高等教育的属性的认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性质是作为行事依据的事理研究,需要同时肯定逻辑与经验的双重作用;应该在知识与人的双重关照下建构真正的高等教育哲学;应该同时兼顾高等教育的共相与殊相,努力将高等教育的教育性、学术性、职业性融为一炉。在此基础上,期待一种彰显"生命性"的高等教育哲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正杰 施利敏 余静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预算报告是政府施政纲领的集中体现。2010年预算报告更加全面地反映出政府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强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念。在预算支出安排上,一如既往地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支出置于重要位置,并且预算安排增速均超过了中央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