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0)
- 2023(14230)
- 2022(12248)
- 2021(11717)
- 2020(9532)
- 2019(22253)
- 2018(22457)
- 2017(41296)
- 2016(23750)
- 2015(27123)
- 2014(27539)
- 2013(26467)
- 2012(24646)
- 2011(22400)
- 2010(22803)
- 2009(20546)
- 2008(20004)
- 2007(18042)
- 2006(16234)
- 2005(14765)
- 学科
- 济(90030)
- 经济(89931)
- 管理(62234)
- 业(57618)
- 企(46190)
- 企业(46190)
- 方法(35096)
- 中国(32030)
- 数学(29697)
- 数学方法(29268)
- 农(25765)
- 地方(24552)
- 教育(24449)
- 学(21120)
- 业经(21058)
- 财(20775)
- 理论(18318)
- 农业(17419)
- 制(16419)
- 贸(15868)
- 贸易(15852)
- 技术(15475)
- 易(15281)
- 发(15262)
- 银(15024)
- 银行(14984)
- 和(14832)
- 行(14388)
- 环境(14378)
- 融(14200)
- 机构
- 大学(330366)
- 学院(325033)
- 管理(122341)
- 济(120500)
- 经济(117346)
- 研究(114738)
- 理学(104042)
- 理学院(102735)
- 管理学(100803)
- 管理学院(100198)
- 中国(82245)
- 京(73956)
- 科学(71176)
- 所(58551)
- 财(56640)
- 范(54542)
- 师范(54157)
- 研究所(52809)
- 江(51060)
- 中心(50999)
- 农(50768)
- 北京(48525)
- 业大(46538)
- 财经(43864)
- 师范大学(43704)
- 教育(42261)
- 州(42038)
- 院(41511)
- 经(39631)
- 农业(39118)
- 基金
- 项目(212117)
- 科学(166419)
- 研究(164164)
- 基金(147348)
- 家(126503)
- 国家(125222)
- 科学基金(106615)
- 社会(98380)
- 社会科(92835)
- 社会科学(92810)
- 省(85492)
- 教育(81432)
- 基金项目(78037)
- 划(72809)
- 编号(70753)
- 自然(67492)
- 自然科(65863)
- 自然科学(65850)
- 自然科学基金(64611)
- 成果(61183)
- 资助(60679)
- 课题(51985)
- 发(49262)
- 重点(48306)
- 部(47297)
- 创(43914)
- 项目编号(43180)
- 年(42662)
- 教育部(40916)
- 规划(40719)
- 期刊
- 济(143004)
- 经济(143004)
- 研究(109287)
- 中国(76487)
- 教育(70844)
- 学报(48527)
- 农(47153)
- 管理(46125)
- 科学(44711)
- 财(41740)
- 大学(37796)
- 农业(33117)
- 学学(33105)
- 技术(31804)
- 融(29268)
- 金融(29268)
- 业经(24456)
- 图书(22649)
- 经济研究(21275)
- 财经(20822)
- 问题(18446)
- 经(17740)
- 职业(16976)
- 业(16620)
- 理论(16020)
- 坛(15916)
- 论坛(15916)
- 书馆(15686)
- 图书馆(15686)
- 发(15512)
共检索到510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校扩招对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将带来哪些影响,这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刊编辑部特约请华东师范大学高教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薛天祥教授主持本期博士论坛,从高等教育发展理论、高校扩招的深层原因、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高校收费政策、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教育政策制订、深化体制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对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凌
普通高校扩招是近10年我国教育领域里所制定的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公共政策之一。扩招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学费偏高、基建投资缺乏、生均经费较低、部分院校和学科缺乏师资、办学条件改善步履缓慢等问题。扩招也使得高校平均规模扩大、经费综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并促使专门人才储备和大学毕业生激增、教育结构扁平化。今后10年普通高校扩招中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三管齐下的政策,即确保经费的优先增长、教师的优质化发展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扩招 效应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初帅
文章选取扩招幅度较大的省份作为扩招政策影响的代表,在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高校扩招政策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结果发现,一方面,高校扩招促进了人口城镇化。与高校扩招前的1992~1998年相比,1999~2013年高校扩招政策对人口城镇化增长率的贡献为2.7%。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对人口城镇化增长率的贡献出现了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1999~2002年扩招政策的贡献率为8.7%,2003~2006年为3.6%,2007~2010年则为-9.5%。虽然实证结果显示扩招政策对人口城镇化增长率的贡献边际递减,甚至出现负值,但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发展对人口城镇化的推进作用减弱。文章认为,随着人口城镇化的深度发展及高等教育资源数量上的饱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如果与以往一样,只是单纯增加高等教育的数量,那么,高等教育对人口城镇化的促进效果将会大大减弱。如何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并且推行与之配套的政策是进一步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关键。
关键词:
高校扩招 人口城镇化 双重差分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晋 叶晓阳 伍银多 丁延庆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从1999年至2012年出现了大幅扩张,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逐渐分化成不同的层级。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全国毕业生调查数据(2003-2013年),采用多份因变量回归(MNL)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对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背景优势群体具备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优势。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城市户籍学生进入精英高校的优势逐渐消失;父母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的学生进入精英高校的优势有所减弱;而具备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始终保有985高校入学机会的相对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如前
一 上世纪90年代初,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我国学术界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关注。1998年,政府将实现大众化正式列为高等教育的近期发展目标。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接近15%。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政府又作出了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的重要决定。这一决定所产生的实际后果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莹 王琦
本文借鉴机会不公平的“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从可及性、公平性与公平的可及性三个维度量化研究高等教育的城乡差异,并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探析背后的成因与机制。研究发现:扩招导致城乡内部高等教育可及性、公平性与公平的可及性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城镇的变动幅度更大,扩招带来的利好更多地被城镇群体捕获,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可及性与公平性差距。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户籍导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并没有随着扩招的持续出现明显减弱。城乡公平的可及性差异中,扩招带来的规模效应占首位,机会公平改善带来的均等效应次之,环境因素本身的差异带来的结构作用较小则限制了农村居民公平可及性这一综合指标的改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鲍威
1999年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高校规模的数量性扩张,给高等教育财政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同时,这种变化将给高等教育机构的运作行为,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维持与提高造成怎样的影响?本文将聚焦于高等教育资金的筹措机制,对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模式、资源配置、学费定价、不同类型高校的资金筹措行为及其背后隐含的问题进行剖析与思考。
关键词:
经费筹措机制 多元化的虚像 经费差距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精明
本文在较充分的数据采集基础上,通过构建高等教育毛录取率指标,并利用泰尔指教及基尼系数,分析和评价了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省际差异与地区差异的变化过程。实证结果表明,随着高等教育机会总量的扩大,省际之间总体性不平等程度明显下降,但个别省份之间的两极分化也在加剧。对此,作者从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综合均衡约束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解释,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区域差异问题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颉
研究生扩招是近年来广受社会关注的高等教育新热点,提及扩招人们必然会想到质量问题。研究生扩招和质量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扩招到底有哪些因素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了影响?研究生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扩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扩招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晓艳
自1999年起,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策略,我国开始实施大学扩招政策。扩招政策实施之初,就一度存在"效率优先"抑或"公平优先"的争论。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满足大众高等教育需求的机会增多了,但是否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经济水平、城乡、性别等之间更加平等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本文使用CFPS数据,选用DID与DDD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考察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扩招政策对促进高等教育代际流动、推动高等教育公平的实际效用。同时,为了进一步观察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及其扩招政策影响高等教育代际传递的异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晓云 刘贯春 杜丽群
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下降了吗?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争论焦点。基于2014年和2016年的CFPS数据,本文利用数学计算能力和算术推理能力来识别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利用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来识别教育的信号筛选功能,系统比较了扩招前后大学毕业生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基于队列—双重差分方法的估计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高校扩招之前,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算术推理能力显著提升,但其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没有显著改变。其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不因城乡、性别、扩招幅度与本专科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机制分析表明,大学期间的学业竞争和培育质量对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认知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的发现支持了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能力的提升得益于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而非筛选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用军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规模和品质的指数,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是衡量一国社会发展动力和民族进步速度的指针。利用灰色关联等维代谢模型GM(1,1)对我国扩招十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以高等教育教育毛入学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具体分析单元,建构高等教育规模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灰色协整预测模型,以为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理论解释和科学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玲丽 李雪松 周亚虹
本文运用非参数与半参数方法,基于边际处理效应(MTE)分析框架,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教育回报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1998年大规模扩招之后,平均处理效应(ATE)、参与者处理效应(TT)、未参与者处理效应(TUT)都较1983~1998年参加高考的群体有所增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不管是1983~1998年的小规模扩招,还是1998年后的大规模扩招,政策相关处理效应都为正值,显示出扩招的积极作用。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应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兴利除弊,加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解决遗留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