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7)
- 2023(13765)
- 2022(11220)
- 2021(10331)
- 2020(8273)
- 2019(19011)
- 2018(18860)
- 2017(34317)
- 2016(19647)
- 2015(22709)
- 2014(22756)
- 2013(21725)
- 2012(20491)
- 2011(18976)
- 2010(19161)
- 2009(17326)
- 2008(16937)
- 2007(15326)
- 2006(13863)
- 2005(12938)
- 学科
- 济(88443)
- 经济(88358)
- 管理(45857)
- 业(43351)
- 中国(35405)
- 方法(33659)
- 企(30691)
- 企业(30691)
- 数学(30462)
- 数学方法(30289)
- 农(25100)
- 地方(23194)
- 教育(21997)
- 业经(18680)
- 贸(17451)
- 贸易(17434)
- 财(17239)
- 农业(17074)
- 易(16907)
- 发(16346)
- 学(15211)
- 制(15004)
- 融(14295)
- 金融(14294)
- 银(14245)
- 银行(14231)
- 行(13884)
- 理论(13363)
- 发展(12974)
- 展(12847)
- 机构
- 大学(279412)
- 学院(272172)
- 济(118609)
- 经济(116289)
- 研究(104012)
- 管理(94147)
- 理学(79660)
- 理学院(78623)
- 管理学(77368)
- 管理学院(76832)
- 中国(75509)
- 京(61877)
- 科学(57509)
- 财(53990)
- 所(51622)
- 范(47179)
- 师范(46863)
- 研究所(46425)
- 中心(45146)
- 江(42748)
- 财经(42202)
- 农(40926)
- 北京(40798)
- 经济学(38799)
- 经(38579)
- 师范大学(38008)
- 院(37048)
- 教育(36678)
- 经济学院(35077)
- 业大(34292)
- 基金
- 项目(172027)
- 科学(137773)
- 研究(136860)
- 基金(122577)
- 家(104526)
- 国家(103512)
- 科学基金(88252)
- 社会(88215)
- 社会科(83537)
- 社会科学(83521)
- 教育(69593)
- 省(66304)
- 基金项目(62809)
- 划(57451)
- 编号(56700)
- 自然(50947)
- 资助(50481)
- 成果(50068)
- 自然科(49812)
- 自然科学(49803)
- 自然科学基金(48962)
- 课题(43342)
- 发(43156)
- 部(41075)
- 重点(40149)
- 国家社会(36630)
- 教育部(36494)
- 发展(36223)
- 展(35611)
- 创(35601)
- 期刊
- 济(135769)
- 经济(135769)
- 研究(99908)
- 中国(70102)
- 教育(62665)
- 农(38852)
- 财(38798)
- 学报(36591)
- 管理(36076)
- 科学(35971)
- 大学(30383)
- 融(28582)
- 金融(28582)
- 农业(26927)
- 学学(26160)
- 技术(25802)
- 经济研究(23150)
- 财经(21925)
- 业经(21089)
- 经(19108)
- 问题(18385)
- 贸(16758)
- 图书(15547)
- 世界(15349)
- 职业(15308)
- 业(15226)
- 国际(14852)
- 坛(14075)
- 论坛(14075)
- 技术经济(12919)
共检索到442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初帅
文章选取扩招幅度较大的省份作为扩招政策影响的代表,在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高校扩招政策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结果发现,一方面,高校扩招促进了人口城镇化。与高校扩招前的1992~1998年相比,1999~2013年高校扩招政策对人口城镇化增长率的贡献为2.7%。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对人口城镇化增长率的贡献出现了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1999~2002年扩招政策的贡献率为8.7%,2003~2006年为3.6%,2007~2010年则为-9.5%。虽然实证结果显示扩招政策对人口城镇化增长率的贡献边际递减,甚至出现负值,但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发展对人口城镇化的推进作用减弱。文章认为,随着人口城镇化的深度发展及高等教育资源数量上的饱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如果与以往一样,只是单纯增加高等教育的数量,那么,高等教育对人口城镇化的促进效果将会大大减弱。如何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并且推行与之配套的政策是进一步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关键。
关键词:
高校扩招 人口城镇化 双重差分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晓云 刘贯春 杜丽群
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下降了吗?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争论焦点。基于2014年和2016年的CFPS数据,本文利用数学计算能力和算术推理能力来识别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利用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来识别教育的信号筛选功能,系统比较了扩招前后大学毕业生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基于队列—双重差分方法的估计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高校扩招之前,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算术推理能力显著提升,但其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没有显著改变。其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不因城乡、性别、扩招幅度与本专科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机制分析表明,大学期间的学业竞争和培育质量对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认知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的发现支持了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能力的提升得益于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而非筛选功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校扩招对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将带来哪些影响,这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刊编辑部特约请华东师范大学高教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薛天祥教授主持本期博士论坛,从高等教育发展理论、高校扩招的深层原因、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高校收费政策、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教育政策制订、深化体制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对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凯华 包时鹏 吴腊梅
在外部环境日益严峻、服务化转型日渐紧迫的背景下,立足国内超大规模人口资源寻找中国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内源动力,已经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立足“高校扩招”政策背景,借助一般均衡模型与倍差法,从理论和实证上系统分析了人力资本扩张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扩张能够有效推动企业服务化转型,解释企业投入服务化接近26.8%的增幅,通过倍差法有效性检验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与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可能通过提高中间服务投入比例、提升管理效率、改善雇佣结构、增强创新能力的方式推动企业服务化转型;并且企业在规模、融资约束、创新意愿或技术水平上的特征差异会使边际效应存在分化。拓展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扩张对国内和国外服务化均有促进作用,而且国内服务化能够加强供应链安全,国外服务化却产生截然相反的抑制效果。本文从人力资本视角挖掘人口资源大国服务化转型的内源动力,研究结论将为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建设贸易强国与加强供应链安全提供切实参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娜 张莉琴
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该政策是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平等性,在学术界始终没有定论。文章采用断点回归设计的思想,利用CGSS2010年和CGSS2013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在整个高等教育中,高校扩招政策的确缓解了城乡、不同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但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在本科教育中,扩招政策并未减少不平等,甚至拉大了不同阶层获取教育的机会,说明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中的不平等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
关键词:
高校扩招 教育平等 断点回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敏 姜勇
基于1997—2009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市场化进程作用城镇化的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率存在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不同的市场化进程表征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相比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更大;同时,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和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对相邻省域的城镇化率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政府与市场关系对城镇化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相邻省域的城镇化率具有负向的溢出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彭青 齐园
从重视"物"的传统城镇化到重视"人"的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表现形式的变化,更是由"量"到"质"的内涵升华。新型城镇化要求市民具有较高的城镇生活意识和文化水平,高等教育在提升人的综合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农民市民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非均衡现象,除了师资、经费等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进行制度改革,从根源上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凌
普通高校扩招是近10年我国教育领域里所制定的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公共政策之一。扩招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学费偏高、基建投资缺乏、生均经费较低、部分院校和学科缺乏师资、办学条件改善步履缓慢等问题。扩招也使得高校平均规模扩大、经费综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并促使专门人才储备和大学毕业生激增、教育结构扁平化。今后10年普通高校扩招中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三管齐下的政策,即确保经费的优先增长、教师的优质化发展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扩招 效应 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永友 柏霖
共同富裕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根本性诉求。扩大高等教育服务可及性,通过让更多低收入群体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服务从而获得更高的增收能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举措。基于我国1999年大学扩招的经验证据,对高等教育服务可及性扩展增收效应在不同收入群体间所具有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对改善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服务可及性扩展显著提高了受影响群体未来增收能力,这种效应在不同收入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扩展高等教育服务可及性既可以增收也可以改善收入分配,但高等教育服务可及性扩展未能让低收入群体获得显著收入增长,其改善收入分配的作用也因此未能充分得以发挥。优化公共教育政策选择,发展高等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我国不仅需要继续扩大高等教育服务可及性,而且需要消除高等教育质量分层,走向高等教育的分类提供,同时还需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选用机制。
关键词:
大学扩招 增收效应 收入分配 共同富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茂 李雨浓 姚星 陆毅
在实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借助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首次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人力资本扩张对我国城市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1)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力资本扩张有效推动了出口升级,2000~的部分可由人力资本扩张来解释。(2)升级效应形成机制在于,人力资本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劳动者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技能劳动的"要素集聚"和"技术载体"功能共同推动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上升。其中,"要素集聚"功能体现为人力资本引发资源在城市制造业内部不同出口产品间的优化再配置,深入到企业层面,出口升级源自出口企业的动态调整;"技术载体"功能体现为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诱发效应,主要通过促进技术研发和更高质量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实现。(3)人力资本扩张对于初始技术基础好、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更为缺乏以及市场化水平高的城市的升级效应更突出。本文研究能够为准确理解人力资本推动我国出口升级的效应及机制提供有力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兴芬 杨海平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土地扩张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状况比较严重,因此,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文章在梳理近年来诸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内涵以及二者失调的涵义及特征,总结分析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各类不同的研究视角、指标构建以及研究方法,剖析了二者失调的原因。最后,分别从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两个方面提供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协调发展 综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兴芬 杨海平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土地扩张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状况比较严重,因此,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文章在梳理近年来诸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内涵以及二者失调的涵义及特征,总结分析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各类不同的研究视角、指标构建以及研究方法,剖析了二者失调的原因。最后,分别从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两个方面提供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协调发展 综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芬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平和城镇规模分别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贡献因素。从2001年开始,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年达到极值点。2009-2010年是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界年。十年内出现的两个"转变"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为此,研究建议应在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同时,适度放缓土地城镇化的步伐以维持二者的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芬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平和城镇规模分别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贡献因素。从2001年开始,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年达到极值点。2009-2010年是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界年。十年内出现的两个"转变"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为此,研究建议应在提高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芬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平和城镇规模分别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贡献因素。从2001年开始,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年达到极值点。2009-2010年是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界年。十年内出现的两个"转变"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为此,研究建议应在提高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