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97)
2023(3464)
2022(2792)
2021(3056)
2020(2364)
2019(5862)
2018(6410)
2017(9933)
2016(6785)
2015(7379)
2014(7571)
2013(6323)
2012(5743)
2011(5261)
2010(5561)
2009(4756)
2008(4709)
2007(4117)
2006(4041)
2005(3837)
作者
(13851)
(11452)
(11419)
(11312)
(7344)
(5489)
(5439)
(4776)
(4320)
(4222)
(3974)
(3857)
(3789)
(3778)
(3767)
(3688)
(3480)
(3414)
(3410)
(3328)
(3313)
(2910)
(2801)
(2781)
(2698)
(2656)
(2631)
(2478)
(2399)
(2359)
学科
教育(19141)
(13933)
经济(13908)
中国(12232)
管理(9630)
教学(7200)
理论(6986)
(6833)
(6778)
(5656)
企业(5656)
(5342)
(5225)
(4885)
体制(4630)
(4400)
方法(4358)
(4257)
发展(4081)
(3954)
(3949)
数学(3873)
数学方法(3775)
研究(3736)
改革(3632)
(3626)
学法(3623)
教学法(3623)
银行(3623)
(3527)
机构
大学(75505)
学院(70107)
研究(31581)
教育(27739)
(22635)
经济(21882)
(21010)
师范(20945)
(18477)
管理(18291)
中国(18075)
师范大学(17559)
科学(16746)
(15543)
理学(14746)
理学院(14444)
管理学(14041)
研究所(13893)
管理学院(13859)
(13540)
(13211)
北京(13065)
职业(12794)
中心(12416)
技术(12109)
(11448)
教育学(10638)
(9885)
财经(9085)
职业技术(8761)
基金
项目(40031)
研究(39049)
科学(32701)
教育(27417)
基金(24598)
社会(21431)
(20365)
国家(20008)
社会科(19954)
社会科学(19951)
成果(19039)
编号(18978)
课题(17062)
(16761)
(16407)
科学基金(16087)
(14852)
规划(12148)
基金项目(11819)
项目编号(11249)
(11192)
(11173)
(11102)
重点(10887)
教育部(10517)
研究成果(10267)
(10207)
(9836)
(9800)
阶段(9772)
期刊
教育(48898)
研究(37282)
中国(29770)
(28724)
经济(28724)
职业(11957)
(10842)
技术(10512)
学报(8434)
大学(8254)
技术教育(7831)
职业技术(7831)
职业技术教育(7831)
管理(7610)
(7400)
科学(7205)
(6724)
金融(6724)
高等(6139)
(5664)
论坛(5664)
学学(5605)
高等教育(5352)
财经(5084)
成人(5082)
成人教育(5082)
(4933)
农业(4648)
(4529)
经济研究(4471)
共检索到133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高等教育改革,首要任务是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改革。一是要摒弃"打补丁式改革",做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政府要转变思维观念,将高等教育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营造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条件,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二是要需要突破高等教育双重体制,让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三是要避免对"中国特色"和"中国国情"的滥用,切实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戚业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在社会经济转型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运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推动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高等教育职能与运行环境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在全面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大学保存和传承文化与文明的作用部分被网络替代,大学传统的研究活动也越来越多向企业研发转移。社会创新企业的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大学的传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宫法明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分析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基础,把尊重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根本,坚持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统一方针,将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主动适应时代新变化,制定新战略、新部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翁史烈  
当前 ,我国经济形势和科教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这些新问题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人才观和教育观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翁史烈教授从新时期人才观内涵、工程教育的核心、营造大学的智力生态环境、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深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多渠道筹资与多元化办学六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是翁史烈教授于 2 0 0 0年 1 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高教所所作演讲的录音整理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德焕  
为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于去年赴日本,对其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归纳为高层次化、个性化、多样化、柔性化、国际化等五个方面作如下阐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凤秋  周德富  
在市场需求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是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包含三个层次,即一次就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及就业迁移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应以"职业本位"为基础,保障一次性就业能力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经济目标;以"能力本位"为原则,将创业能力纳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估指标,拓展高等教育内涵;以"素质本位"为核心,将就业迁移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高素质"社会人"的培养目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锐锷  
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是当前国际的热门话题。本文介绍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国际研讨活动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国为实现改革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应答与深化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天野郁夫  
本文结合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日本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 ,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颂橘  劳人  
第二阶段(1985-1993):改革调整期1985年颁布的《决定》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建成科类齐全,层次、比例合理的体系,总规模达到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水平;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能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如前  
一 上世纪90年代初,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我国学术界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关注。1998年,政府将实现大众化正式列为高等教育的近期发展目标。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接近15%。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政府又作出了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的重要决定。这一决定所产生的实际后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健  
新工科建设目标应该"舍近求远"。新工科培养的人才要"德才兼备"。新工科建设要坚持"扎根中国"。新工科建设是应对新经济的挑战,从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新工科建设具有反映时代特征、内涵新且丰富、多学科交融、多主体参与、涉及面广等特点。对新工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颂橘  劳人  
第四阶段(1999至今):质量关注期1999年初《高等教育法》生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开始实施,6月《素质教育决定》公布后,高等教育改革全速驶上快车道,进入超常规模发展阶段,其代表是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比1998年猛增了47.4%,并在1999至2004年间保持了年均26.1%的增幅,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8%的平均年增幅。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是1998年的近5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22%,全口径在校生数为2500万,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祖广  
文章认为 ,中国“入世”在即 ,WTO规则的运行 ,不仅将使我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而且将对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 ,转变观念 ,深化改革 ,为“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平稳、有序、健康地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使其更好地肩负起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颂橘  劳人  
电大的创建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它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同时又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与贡献。本文采取并立分述的比较方法,将电大置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之下,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契合与互动,从而探讨电大在高教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