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1)
2023(6376)
2022(4485)
2021(4242)
2020(2986)
2019(6652)
2018(6741)
2017(10943)
2016(7312)
2015(8212)
2014(8576)
2013(7188)
2012(6285)
2011(5713)
2010(5905)
2009(5169)
2008(4896)
2007(4569)
2006(4231)
2005(4126)
作者
(17193)
(14191)
(14111)
(13761)
(8960)
(6670)
(6617)
(5722)
(5376)
(5079)
(4751)
(4722)
(4646)
(4562)
(4558)
(4390)
(4338)
(4282)
(4230)
(4034)
(3764)
(3521)
(3489)
(3391)
(3281)
(3217)
(3200)
(3128)
(2900)
(2860)
学科
(20287)
经济(20269)
教育(18967)
中国(15129)
管理(12159)
(11065)
(8073)
(7726)
企业(7726)
理论(7668)
(7580)
发展(7086)
(6964)
业经(6671)
教学(6598)
(6344)
农业(5401)
地方(4701)
方法(4359)
技术(4183)
产业(4146)
研究(4072)
(3878)
(3806)
(3712)
信息(3675)
总论(3500)
信息产业(3433)
(3432)
(3399)
机构
大学(92651)
学院(88535)
研究(36433)
(28606)
教育(27876)
经济(27746)
管理(24623)
(23746)
师范(23641)
(21611)
理学(20724)
科学(20476)
理学院(20356)
中国(20338)
管理学(19778)
师范大学(19625)
管理学院(19582)
(17636)
研究所(16096)
(15282)
中心(14700)
北京(14476)
技术(14103)
职业(13875)
(13390)
(13142)
(12043)
(11736)
研究院(10774)
教育学(10718)
基金
项目(56137)
研究(50386)
科学(45926)
基金(36763)
教育(31190)
(31171)
国家(30730)
社会(30172)
社会科(28211)
社会科学(28206)
科学基金(25475)
编号(23442)
(23131)
成果(22152)
(21434)
课题(19947)
基金项目(17690)
(17204)
规划(14765)
重点(14696)
(14329)
(13808)
项目编号(13790)
(13721)
资助(13218)
自然(12880)
(12744)
自然科(12586)
自然科学(12584)
教育部(12556)
期刊
教育(47949)
研究(38441)
(33502)
经济(33502)
中国(28964)
(12447)
学报(12189)
职业(12060)
技术(11749)
科学(11099)
大学(10912)
(9406)
管理(8955)
农业(8709)
学学(8363)
技术教育(7923)
职业技术(7923)
职业技术教育(7923)
(6370)
论坛(6370)
(6345)
金融(6345)
高等(5732)
(5724)
业经(5581)
经济研究(5449)
成人(5091)
成人教育(5091)
财经(5050)
高等教育(4988)
共检索到146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宗模  毛亚庆  
高等教育全球化至今仍是一个存在争议、概念不清的理论问题。在经济和信息技术全球化等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中世纪相对自由的"国际化"、近代民族国家建立以来相对封闭的国家化以后,再度进入国际化舞台,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高等教育围绕知识生产,同时向两个向度延伸:一是现代性——时间向度,以应用性转向为表征;二是全球性——空间向度,以分散化、网络化为标志。高等教育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市场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杰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作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衡量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概念,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组成部分、战略之源与关键表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指中国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变革中表达和传播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发展利益与发展诉求以及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与责任等具体主张,并且这些主张能够取得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和理念认同,进而产生吸引力、发挥影响力、形成引领力,是话语权利、话语能力以及话语权力的有机统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具有实践性、生成性以及价值性等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平台、话语对象以及话语效果等要素构成的,而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衔接以及有机统一的过程,就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菲利浦·G·阿特巴赫  蒋凯  陈学飞  
大众高等教育系统正在形成。本文讨论了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密切相关的若干问题,包括经费问题,高等教育中新的组成部分,远距离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多样化与复杂性,高等院校的经营化,高校教师以及学生,等等,以期迎接21世纪大众高等教育的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祁祥  
近几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不同寻常的变化,特别是2016年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两个"黑天鹅事件",因为最终结果太具"戏剧性"而史无前例地让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一起。而对于中国而言,宏观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祁祥  
近几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不同寻常的变化,特别是2016年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两个"黑天鹅事件",因为最终结果太具"戏剧性"而史无前例地让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一起。而对于中国而言,宏观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乐咏  
经济全球化的原动力来自市场秩序的内在逻辑。严格说来经济全球化始于19 世纪后期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而中断,在新的世纪之交又获得了加速发展的动力。从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到全球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由此所引起的诸多挑战也与市场秩序中固有的矛盾有关,但是在不同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应对这一挑战的策略和方法也要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构建高等教育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政治论”、“人本论”高等教育哲学观都是哲学智慧的体现。但从哲学与教育的原始意义上考察,从高等教育的普适价值着眼,高等教育应以开发人的智慧、教人追求“大智慧”为最高价值标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宗模  
人类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要求大学系统逻辑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应用转型则成为各高等教育机构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然而,无论从国家宏观政策的制订还是教育理论研究或实践领域的发展来看,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需要确立"应用教育"观念,出台应用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让高等教育机构在应用型谱系中科学定位、自主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春琳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包括科学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治理形态和先进的教育制度等要素。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构建以高校为主体,全社会共建共享的高校治理组织形态,完善协同发力的教育制度,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理念、方式和制度的系统性变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我国高等教育很快将进入普及化阶段。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将改变高等教育的形态,丰富高等教育的性质与内涵,提升高等教育的作用和辐射力。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等教育发展走向成熟,整体结构更加和谐,非传统生源将成为主要增长点,系统内部将更富有弹性,协同合作的外部关系将得到建立。普及化高等教育具有个人与社会两方面的功能,建立健全以高等教育组织机构自主办学为基础的制度架构,是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本质上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即从传统人才培养体系转换到现代化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矛盾的变化是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发展矛盾的变化决定了发展形态的转变,即从规模速度等要素性增长转为内涵驱动的整体性发展,从高等教育体系自身成长转为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发展形态的转变决定了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方式与治理方式的改革目标与方向。资源配置方式是核心环节,通过评价机制改革和治理改革来实现制度与规则的完善,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以激励高校和教师投身教学科研来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会化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磊  王屹  
协同治理因具有多元主体、权责利明确等多重优势而成为提高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它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同承担、共享成果。"政校企行社"多方协同治理主体、"权责利"多元协同的治理内容和"共建共治共享"多域协同的治理方式,是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促进协同治理资源的整合化、协调协同治理利益的共享化、保障协同治理制度的法制化是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育红  袁玉芝  
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高等学校的内涵发展必须厘清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逻辑。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执着于扩张的逻辑、资源的逻辑以及外部导向的逻辑后,从学科差异与院系设置、学院自治与资源配置、经费结构与分类管理三方面分析了哈佛大学学科发展与资源配置的逻辑。借鉴哈佛大学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资源配置的学科逻辑、人力资源配置的逻辑、教学资源配置的逻辑、科研资源配置的逻辑、学校与院系资源配置的逻辑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资源配置改革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菲利普·G·阿特巴赫  蒋凯  
本文探讨了全球化驱动下的高等教育与WTO的关系。作者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日益被看作是一种商品,并且日益私营化,大学的传统职能如教学和科研受到了削弱,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尤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作者还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服从教育和知识的逻辑而不是市场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