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5)
2023(6579)
2022(5712)
2021(5501)
2020(4759)
2019(11350)
2018(11468)
2017(20627)
2016(12660)
2015(14607)
2014(15251)
2013(14434)
2012(13619)
2011(12500)
2010(12871)
2009(11659)
2008(11738)
2007(10916)
2006(9341)
2005(8482)
作者
(35217)
(29703)
(29386)
(28416)
(18632)
(14362)
(13848)
(11648)
(11214)
(10663)
(9958)
(9866)
(9718)
(9472)
(9331)
(9261)
(9220)
(8771)
(8624)
(8506)
(7568)
(7474)
(7233)
(6937)
(6745)
(6700)
(6690)
(6675)
(6082)
(6000)
学科
(44898)
经济(44858)
管理(27753)
(26768)
方法(23973)
数学(21630)
数学方法(21394)
(20444)
企业(20444)
教育(19772)
中国(17230)
(13068)
(12158)
(11667)
理论(10489)
地方(8867)
(8601)
贸易(8600)
农业(8547)
(8341)
业经(7916)
(7553)
教学(7405)
(6922)
技术(6848)
(6809)
财务(6787)
财务管理(6763)
(6736)
企业财务(6350)
机构
大学(180951)
学院(174910)
(64641)
经济(63005)
研究(62534)
管理(60142)
理学(51910)
理学院(51191)
管理学(50089)
管理学院(49730)
中国(40201)
(39788)
科学(38826)
(33437)
师范(33209)
(32364)
教育(32288)
(30909)
研究所(29629)
(29410)
中心(28127)
(28124)
师范大学(27242)
业大(26741)
北京(25841)
农业(24621)
财经(23646)
技术(22602)
(21841)
(21774)
基金
项目(111999)
科学(88124)
研究(86754)
基金(77135)
(66552)
国家(65878)
科学基金(54840)
社会(51364)
教育(48691)
社会科(48314)
社会科学(48296)
(45625)
基金项目(40523)
(40380)
编号(38464)
自然(34380)
成果(33934)
自然科(33559)
自然科学(33546)
自然科学基金(32930)
资助(31861)
课题(29447)
重点(26981)
(26956)
(25284)
(24095)
教育部(23446)
(22991)
(22722)
项目编号(22664)
期刊
(67342)
经济(67342)
研究(58995)
教育(51782)
中国(41276)
学报(28103)
(26987)
科学(24435)
(23367)
大学(21769)
技术(19063)
学学(18829)
管理(18591)
农业(18220)
职业(12694)
(11878)
金融(11878)
财经(11715)
业经(10753)
经济研究(10646)
(10323)
(10108)
问题(9352)
(8680)
(8675)
论坛(8675)
技术经济(8460)
技术教育(8385)
职业技术(8385)
职业技术教育(8385)
共检索到262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宜  李洁  
近三十年来,我国不同性别无论是总体的还是在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入学机会差异均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当前,女生获得的入学机会已经超过了男生。就学科而言,"男工科、女文科"的现象始终存在着;在男生主导学科或女生主导学科中,性别间的机会差异较大,其他学科中的差异则较小。近年来,男生和女生在学科中的分布范围均在拓宽,选择也更多样。今后,应在考虑性别间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及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欢欢  王伟宜  
本研究采用入学率、性别平等指数和条件概率对英国男女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男女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在不断上升,而女生上升得更快,男生的优势逐渐消失,而女生的优势逐渐凸显;从学科领域来看,学科中的性别分布差异虽依然存在,但两性在学科中的分布范围均有所拓宽,尤其是女生的学科分布范围拓宽得更加明显,"男理、女艺"的现象已经消失,且男女学生在学科分布上出现趋同化现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建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性。以地域环境(社会性构成的条件性空间)为原点,社会维度(社会承认及合法性的获得)、市场维度(市场化运营)、教育维度(高等教育属性的体现与发展)等为轴线可勾画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其中,原点既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起点,也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在三个轴线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陆根书  刘珊  钟宇平  
本文应用对我国三省一市90所中学10909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及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的性别差异已不大,但专业选择中的性别隔离现象比较严重。我国家庭存在的"男孩偏好"倾向、家庭教育期望的代际传递模式、家庭资源的不充裕等因素是造成高等教育需求中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而性别刻板印象、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教育期望等因素对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宗樾  宋旭光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公共教育投入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公共教育投入改善个体教育获得主要通过提升教育预期收益、改善个体教育预期以及增加教育供给三种路径来实现。具体而言,公共教育投入改善了各个收入阶层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促进了人力资本积累,且在现行教育政策下,教育部门能够在改善教育预期、扩大教育供给等诸多方面有效干预个体的教育决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小伟  谢作栩  
借鉴布迪厄提出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概念,基于我们对58所院校的13873名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并结合人口统计数据,比较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情况,提出三种资本在不同民族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方面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东海  李莉  
本文基于各地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和优质高校适龄人口入学率将全国31省(区、市)分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绝对优势区、相对优势区和相对劣势区,并通过威尔逊系数和泰尔指数测算地区间和省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变化情况。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历经近二十年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地区差异仍然存在,扩招对总体入学机会地区差异缩小影响显著,且差异缩小主要发生在扩招后期;扩招在总体上提高了优质入学机会,但其地区差异相对固化,扩招对改善优质入学机会地区差异的效果有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淑珍  安子允  
日本许多学者都指出,在高教领域,妇女实际上被忽略了。尽管女性入大学人数在增加,但主要是入初级大学,而男性主要进入正规四年制大学。如1983年。约有34万男性和27万女性从中学毕业,但不足40%女性进入四年制大学,其它入初级大学;相反,有95%的男性进入四年制大学。女性在正规大学中只占22%。在名牌男女合校的大学中,女性比例很小,如东京大学女性不到7%,京都大学占8%。研究生中女性更少,1981年硕士研究生女性只有1.4%,博士研究生女性只有1%。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乔锦忠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主要特征是,城乡差异在不断缩小,但差异仍然十分明显,特别是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城市化和高校扩招对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应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栩  谭敏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有显著差异;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少数民族的社会阶层差异最小;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最小;家庭收入高低对于少数民族是否进入民办院校就读有一定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韬  
从地区差异角度入手,通过比较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多个指标发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入学机会地区差异状况确实存在。这将影响教育平等理想的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议通过建立高职院校间合作模式,加大中、西部经费投入,制定相关帮扶政策,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宜  
实证调查结果表明,近30年来,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总体上一直在缩小。就不同类型高校而言,重点高校的入学机会差异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入学机会差异自1982年以来一直处于缩小的态势。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MMI和EMI理论。今后应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切实改善弱势阶层子女的就学环境,提高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的办学质量,以进一步提高各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的均等化程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香丽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厦门大学91级和96级两上年级的本科生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并参照郑州大学和集美师专部分本专科生的调查材料. 不仅以男性作为参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樊明成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比较明显;从性别、学校类型、学科以及入学分数等角度看,城乡居民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更加突出;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近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总体差异以及城乡之间在性别、学校类型等方面的入学机会差异都有明显的缩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妍  张瑞娟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总量持续扩大,但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各地区适龄人口录取率、高考报名录取率及招生外溢水平三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指数,对2007-2015年我国31省(市)的入学机会及分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入学机会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地区差异逐年缩小,受适龄人口数和高考报名人数的影响,西部各地区间差异则先缩小后扩大。研究进一步采用组间效应和组内效应模型对入学机会的分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招生政策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