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0)
2023(7743)
2022(6340)
2021(6429)
2020(5114)
2019(12129)
2018(12361)
2017(21416)
2016(13124)
2015(14446)
2014(14655)
2013(13342)
2012(12252)
2011(11165)
2010(11258)
2009(9857)
2008(9783)
2007(8484)
2006(7600)
2005(7006)
作者
(33195)
(27739)
(27219)
(26627)
(17563)
(13455)
(12719)
(10798)
(10447)
(10039)
(9497)
(9315)
(9052)
(8764)
(8678)
(8647)
(8411)
(8079)
(8059)
(7925)
(7311)
(6851)
(6598)
(6492)
(6419)
(6152)
(6147)
(6093)
(5602)
(5514)
学科
(39750)
经济(39702)
管理(26841)
(24780)
教育(20223)
(20060)
企业(20060)
中国(17580)
方法(15311)
数学(13517)
数学方法(13319)
(12395)
(12223)
(12097)
(11669)
理论(10814)
地方(10169)
(9336)
教学(9133)
业经(9095)
体制(7914)
农业(7682)
(7500)
银行(7488)
(7347)
金融(7345)
(7183)
技术(7061)
(6594)
财务(6586)
机构
大学(167434)
学院(162348)
研究(62390)
(57564)
经济(56014)
管理(52057)
理学(44665)
理学院(43925)
管理学(42920)
管理学院(42556)
中国(40729)
(37812)
科学(37795)
(33621)
师范(33367)
教育(32564)
(31288)
(30062)
研究所(28483)
师范大学(27571)
中心(26873)
(26760)
(26371)
北京(24634)
(22878)
财经(22876)
业大(22821)
技术(21147)
(20898)
(20780)
基金
项目(106686)
科学(85206)
研究(84921)
基金(73529)
(63880)
国家(63178)
科学基金(53130)
社会(50797)
社会科(47778)
社会科学(47766)
教育(47456)
(43346)
(38629)
基金项目(38475)
编号(36413)
自然(33057)
成果(32734)
自然科(32245)
自然科学(32236)
自然科学基金(31682)
资助(29363)
课题(29248)
重点(25885)
(25363)
(24515)
(24263)
(24231)
规划(22631)
教育部(22344)
(22271)
期刊
(65356)
经济(65356)
研究(62203)
教育(54869)
中国(44344)
学报(25294)
(24124)
(23284)
科学(22716)
大学(20290)
管理(18336)
学学(17235)
技术(16859)
农业(15417)
(14571)
金融(14571)
职业(13756)
财经(11737)
经济研究(10370)
(10253)
业经(10130)
(9448)
技术教育(9216)
职业技术(9216)
职业技术教育(9216)
问题(8844)
(8531)
论坛(8531)
(8348)
(7555)
共检索到258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晓芳  宁桂玲  孟长功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需结构的角度进一步夯实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体现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的范式转型,更是新时代下我国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高等工科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其典型性和特殊性,面临着规模结构、社会需求、教育目标、实施主体、专业调整等众多维度上的现实矛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缩影。这些结构问题与现实矛盾,部分是由于高等教育自身普及化发展进程与经济结构调整新常态相互叠加的特殊阶段所引发的,也与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交互作用有直接关系。破解这些问题的思路是建立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工程观,立意在教育发展,手段靠市场参与,主体是高校自身,核心在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明亮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经济转型升级的供给侧改革视野下,高等教育结构、供给质量、供给效益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高校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持续引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着力解决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结构调整、提升供给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还需要运用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思考当前存在的改革矛盾和解决对策,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创新、高效精准供给,培养更多的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庆娜  
教育供求矛盾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始终,通过教育供求矛盾的解决促进教育发展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路。然而,无论是传统的以供限需的策略、扩大供给的策略,还是当前的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均存在"就供给论供给"的倾向而对"需求"的重视不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教育供求矛盾的解决需唤起对教育需求的重视,并妥善处理好以下三对基本关系:引导隐性需求与创新供给,满足高品质、个性化需求与扩大有效供给,保障基本型需求与确保底线供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玲  
"供给侧"涵盖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循环所构成的物质生产系统,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社会利益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利益关系属于商品价值关系演进的历史范畴。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在于促进价值生产水平,提升价值实现能力,既尊重商品经济的价值运动规律,又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及政府的作用,从调整生产关系出发,落脚于理顺社会利益关系,从而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再生产各方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朝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平稳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季凯文  刘飞仁  
尽管江西供需整体保持基本平衡,但在不同程度存在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传统供给难以适应新常态下内外需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等诸多要求。对此,应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加法、减法一起做",着力扩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有效投资,"反梯度"切入国际高端产业链、推动制造业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利用市场和环境倒逼机制逐步化解无效供给,全面降低企业审批成本、税费成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实现供给同需求有效对接和匹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报告中,阐述了对于我国所处时代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成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现代化宏伟事业的战略性认识依据和设计指导方略的关键性原点。"新时代":与时俱进中的历史方位新判断、新指南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是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冰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冰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世洪  
"供给侧"是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切入点。供给与需求割裂、脱节,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面向市场人才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由低水平供给向高水平供给的跃升。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辜胜阻  王敏  李睿  
由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与就业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用工荒"反映出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正面临严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推进产业升级,改变对人力资源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改革,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的、不同规格的人才队伍,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不同需求。应深化教育内容调整和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协调发展的多层次教育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真正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化解人力资源供给丰富与短缺并存的悖论式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庆合  宋绍富  陶文辉  
应用型本科是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在我国尚属新事物,作为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满足大众高等教育需求的供给侧,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许多结构性矛盾。从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供给侧现状入手,提出了作为供给侧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科学控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规模;改革招生就业制度;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求,学生有自主选择专业权;适应需求侧,深化改革课程教学推行能力本位;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保华  刘晓洁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在要素领域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理论逻辑,也是对当前高校转型要求的现实呼应。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质量欠佳、办学效益较低、创新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以供给侧为突破口,通过调整与优化要素配置,在理念、机制、资源、技术等层面全面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建立起能够引领时代发展与进步的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国义  
工业4.0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人的革命",本质上来讲是一场"教育的革命",工业4.0时代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契机。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双一流"建设应与工业4.0时代的要求相适应,应通过高等教育的结构性改革实施。本文从面向工业4.0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工业4.0时代将对传统高等教学带来冲击、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逄锦聚  
我觉得,要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应判断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国家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认识,采取什么思路和措施。这是应该认真回答的问题。我后面讲三个事。第一个我说说分析矛盾的两个方法,如何把握。我们的矛盾是什么,有两个思路,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大家熟悉的,就是供给和需求的方法。总需求大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