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0)
2023(8705)
2022(7217)
2021(7087)
2020(5530)
2019(12966)
2018(13030)
2017(22976)
2016(13773)
2015(15392)
2014(15298)
2013(14248)
2012(13511)
2011(12417)
2010(13016)
2009(11971)
2008(11968)
2007(10941)
2006(10388)
2005(9732)
作者
(37379)
(30962)
(30904)
(29846)
(20027)
(14907)
(14076)
(12195)
(11816)
(11504)
(10603)
(10453)
(10302)
(10212)
(10190)
(9922)
(9393)
(9228)
(9122)
(9094)
(8130)
(7882)
(7667)
(7365)
(7126)
(7121)
(7026)
(6992)
(6349)
(6349)
学科
(42330)
经济(42269)
管理(33606)
(30929)
(26147)
企业(26147)
教育(20803)
中国(19777)
(14887)
(13792)
(13422)
方法(12846)
(12022)
(11888)
理论(11678)
业经(10870)
数学(10393)
数学方法(10137)
地方(9563)
(9490)
农业(9175)
教学(8770)
(8641)
银行(8618)
(8379)
(8203)
及其(8148)
(7976)
贸易(7970)
技术(7921)
机构
大学(185768)
学院(181775)
研究(74650)
(69101)
经济(67191)
管理(60281)
中国(51428)
理学(49980)
理学院(49281)
管理学(48321)
管理学院(47919)
科学(42849)
(42381)
(38452)
(36728)
研究所(34471)
(34261)
教育(34023)
师范(33970)
(31935)
中心(31375)
(30786)
北京(28286)
师范大学(27560)
(27208)
财经(26351)
(24281)
业大(24049)
(23947)
技术(23837)
基金
项目(109070)
研究(88179)
科学(86152)
基金(74182)
(64846)
国家(64101)
科学基金(52667)
社会(51953)
社会科(48777)
社会科学(48764)
教育(47875)
(43165)
(39082)
编号(38422)
成果(36265)
基金项目(36156)
自然(31895)
课题(31513)
自然科(31062)
自然科学(31049)
资助(31012)
自然科学基金(30520)
重点(26473)
(25956)
(25865)
(25559)
(24403)
规划(22958)
项目编号(22853)
(22693)
期刊
(86983)
经济(86983)
研究(72643)
教育(57125)
中国(53396)
(28798)
(27805)
学报(27204)
管理(25504)
科学(25469)
大学(21996)
(20177)
金融(20177)
农业(19190)
技术(18970)
学学(18812)
职业(14459)
财经(13626)
经济研究(13552)
业经(13298)
(11886)
(10870)
论坛(10870)
问题(10621)
(9812)
(9554)
技术教育(9324)
职业技术(9324)
职业技术教育(9324)
(8902)
共检索到312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智华  
当前阶段,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体现在范式逻辑上是教育的个性化范式,体现在价值逻辑上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体现在制度逻辑上则是教育质量与教育结果产出导向的制度设计。作为一种策略建议,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现策略在教育资源向度上可以尝试合作治理的策略,在教育组织向度上可以尝试教导型组织的策略,在教育技术向度上可以尝试数字化教学策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保华  刘晓洁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在要素领域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理论逻辑,也是对当前高校转型要求的现实呼应。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质量欠佳、办学效益较低、创新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以供给侧为突破口,通过调整与优化要素配置,在理念、机制、资源、技术等层面全面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建立起能够引领时代发展与进步的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付保宗  郭丽岩  卞靖  刘现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任务之间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付保宗  郭丽岩  卞靖  刘现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任务之间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祁春节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不仅仅是结构性改革,同时也是功能性改革和组织性改革。从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入手,阐述农业"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相互关系,以科斯参照系替代新古典的阿罗-德布罗参照系,初步提出现代农业生产-供给体系理论;重新认识现代农业,尝试性地提出现代农业的"三维系统"理论,从学理上基本厘清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研究认为,农业生产-供给系统是"生产要素+技术+组织形式+制度安排"的有机综合体。据此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决策的一个核心是思维创新,两个关键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关于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理论是经济学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也是经济学各学派间最具争议的学术立场之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持生产(或生产力)决定论和需求约束论的基本立场,同时也对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有极为深刻的理解和分析,以致成为其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预言未来社会的理论基础。就当前政府经济政策的抉择和操作而言,深刻理解供求关系的理论逻辑和实施条件,把握好总需求调控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两手并用",双管齐下,才能取得有效结果。供给侧为产品侧,需求侧就是货币侧。前者是生产和提供产品的所有活动,即实体经济体系;后者是形成购买力的活动,即货币经济体系。以需求管理为基本内容的宏观政策的基本特征是货币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祁占勇  李莹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经了以全面重建为中心的初步建设阶段、以结构优化为抓手的规范发展阶段、以规模扩张为动力的繁荣发展阶段和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深刻变革阶段;遵循着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政策动力机制、以价值负载指导利益分配的政策目标取向、以政策工具为策略选择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文本话语表达的政策话语文化等演进逻辑。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要有协调统一的动力形成机制和丰富充分的多元价值取向,过程保障不断创新政策工具,政策话语不断强化民众参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良奎  顾永安  
理解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独特的实现方式是把握普及化发展内在逻辑的前提。综合运用结构/机制和时间序列两种叙事方式对我国普及化实现方式及过程特征进行考察,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以赶超、跳跃、内扩、压力型方式实现,并受意识形态合法性机制、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改革的路径依赖、对特罗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的误读误用、民族重教传统及民间质量立场等因素影响,因而在高等教育的规制性力量与内生性力量、常态治理与非常态治理、数量目标与质量目标之间充满张力。为此,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政策设计应把提高质量和促进多元发展作为价值指针,以教育法治推动构建有利于内源性发展的治理体系,健全政府政策引导与市场自主调节协同机制,建立以提高大学能力和教育质量为核心的问责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密  胡清元  边杨  
"十四五"时期,我国内需升级速度将不断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势在必行。当前,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存在四元困境,即内需挤占、内需抑制、内需外流及内需分割等结构性问题所引发的供需主体、对象、质量和空间等错配,急需在供需适配体系的逻辑框架下调整创新结构、投入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在这一逻辑框架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需要以企业投资需求矫正、政府投资需求引导、对外贸易需求转向、城乡消费需求充分释放为关键支撑,从供给侧的创新结构性改革、投入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性改革和空间结构性改革四大路径进行系统应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光才  
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首要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在注重强化政府作为战略统筹者的地位、依法合理运用如规划和评估等各种有效政策工具的同时,弱化其对高校过多的行政干预的角色,为高校释放出最大的自主空间,鼓励高校依照章程开展"摸着石头过河"的多样化探索与创新。概言之,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宏观改革的基本取向为:宏观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与微观层面高校"摸着石头过河"的相结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俊杰  陈威  
为提供充分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我国政府的支出不断增加,但是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需错位,包括主体错位、空间错位、时间错位三个方面。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进行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包括重新确定各个主体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职能定位,发挥各个主体的合力;平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分布,贯彻环境治理的系统思维;平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时间,节约我国环境治理的资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志凤  
"双高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高水平教师是核心和根本,先进性教材是物化成效,高效性教法是创新方向。在明确"双高计划"院校"三教"改革基本逻辑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基本方向,探索其行动策略: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对接产业需求;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对接岗位人才需求;完善制度体系,构建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洪生  
随着教育部供给侧改革的逐渐深入,国家启动了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树立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注重教育公平的发展方向,配套的侧供给改革高考的招生录取政策也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这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热烈讨论和关注。本文从高等教育公平的本质入手,从人的受教育权利出发,从根源上探讨了高等教育公平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发展理论中能力理论路径的核心权利,并提出了我国目前政府和社会所能做到的公平路径和方法,特别是从高考录取政策、网络数字化教学、成人职业教育、弱势困难学生的帮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希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武学超  罗志敏  
本文深入剖析了英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的逻辑动因、高等教育治理组织机构创新以及制度优化策略。研究发现,英国本次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机构重组与深度协同相统一、追求卓越与全面公平相统一、资助原则与学术价值相统一的基本逻辑。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应处理好"创新"与"守护"的逻辑法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菲利浦·G·阿特巴赫  蒋凯  陈学飞  
大众高等教育系统正在形成。本文讨论了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密切相关的若干问题,包括经费问题,高等教育中新的组成部分,远距离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多样化与复杂性,高等院校的经营化,高校教师以及学生,等等,以期迎接21世纪大众高等教育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