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1)
2023(6012)
2022(4953)
2021(4992)
2020(4077)
2019(9430)
2018(9573)
2017(15745)
2016(10437)
2015(11875)
2014(12379)
2013(10907)
2012(10179)
2011(9490)
2010(9870)
2009(8589)
2008(8314)
2007(7704)
2006(6928)
2005(6352)
作者
(27349)
(22592)
(22556)
(21745)
(14101)
(10848)
(10625)
(8963)
(8919)
(8305)
(7716)
(7609)
(7431)
(7427)
(7260)
(7005)
(6970)
(6945)
(6857)
(6349)
(6279)
(5731)
(5547)
(5405)
(5277)
(5261)
(5069)
(4983)
(4774)
(4719)
学科
(25708)
经济(25658)
教育(22172)
管理(21956)
(16895)
中国(15952)
(14505)
企业(14505)
理论(11187)
(11053)
方法(9471)
(9305)
教学(9067)
(8431)
(8260)
(8123)
数学(7557)
数学方法(7418)
业经(5975)
结构(5682)
地方(5524)
体制(5373)
(5297)
学校(5033)
技术(4985)
研究(4983)
(4866)
银行(4835)
(4775)
金融(4768)
机构
大学(138204)
学院(128850)
研究(51409)
(39528)
管理(39062)
经济(38235)
教育(33842)
理学(33108)
理学院(32522)
(32004)
科学(31652)
管理学(31564)
管理学院(31290)
中国(30369)
(30165)
师范(29885)
(26241)
师范大学(24481)
研究所(24027)
(22606)
(22579)
北京(21218)
中心(21023)
(20411)
技术(20083)
业大(19248)
(19103)
农业(17741)
(17077)
职业(16818)
基金
项目(82832)
研究(68001)
科学(65711)
基金(54311)
(47177)
国家(46605)
教育(41559)
社会(38589)
科学基金(38167)
社会科(36046)
社会科学(36037)
(35134)
(32010)
编号(30498)
成果(29487)
基金项目(27367)
课题(26375)
自然(23031)
自然科(22497)
自然科学(22484)
资助(22290)
自然科学基金(22071)
(21952)
重点(20806)
(20039)
规划(19131)
(18670)
项目编号(18407)
大学(18079)
(18055)
期刊
教育(60175)
研究(52622)
(46680)
经济(46680)
中国(41935)
学报(23789)
(20622)
大学(19850)
科学(19112)
(16131)
学学(15670)
管理(15190)
技术(15008)
职业(14235)
农业(13863)
高等(9056)
技术教育(8844)
职业技术(8844)
职业技术教育(8844)
财经(8193)
图书(8092)
(7968)
论坛(7968)
(7934)
金融(7934)
高等教育(7780)
业经(7668)
(7456)
经济研究(7298)
(7237)
共检索到214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倪小恒  陈英霞  
大学组织结构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而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大学作为其中一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各层次间的权力分配,其他多方面的因素都是通过规定或者影响高等教育体系各层次间的权力分配而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的组织结构。本文的目标正在于厘清这样的一条逻辑线索: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大学宪章、高等教育传统、大学的资金来源等因素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6个层次间的权力分配,而一定的权力分配格局则大体决定了大学内部以及大学与政府之间的组织结构形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教育体系以结构为基础、以关系作联结,高质量教育体系包含结构匹配社会、关系纵横协调、体系流动通畅、调节自动适时等要素。阐释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方向及二者间的"表里"关系,提出了构建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原则,讨论了当前的重要关系变量和未来工作重点。"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建设要面向新发展格局,关注城乡、产业的人口变化和结构需求,巩固以本质特征为基础的内涵发展,重视教育国际化和社会对学校办学的影响,着力提升国家创新发展新动能,并具体以"理论型、实践型、应用型、职业型"高校分类发展框架来制度性推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话语体系中的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围绕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权力行使展开的,通过对权力的配置和运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调配以及相关制度建设,达成一定的质量目标。目前,尽管学术界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但其涉及的外部保障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两个层面已达成共识。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是质量保障体系不能仅仅停留于物质保障或组织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秀芹  李婷  
美国高等教育在数百年的演进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评估、监测、质量管理等共同构成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体现了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的充分结合,认证体系是评估体系的核心和基础,附以大学排名和评级、满意度追踪调查、毕业生调查等实时监测高等教育质量,同时全面质量管理又可以保证其质量的持续改进,它们以不同方式从不同的方面共同保障和促进美国高等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唐燕儿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组织体系是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规划的三个维度(内容、组织、决策)之一。组织体系的建构是回答政策法规由谁制定及执行等问题。作为国家层面的组织机构,主要由国家机关及其主管部门组成;作为教育机构层面的组织机构则由校、院、教学中心等单位组成;作为组织人员,决策者、专家与智囊以及其他参与者共同承担着政策法规的制定。但不同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他们各自负有自己的职权。因此,对组织体系中各要素的功能、职责、地位等进行阐述,对现存的各种组织给予重新组合,赋予新的含义,目的是能够使组织体系在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规划中更好地运作,发挥有效的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家琼  姚利民  游柱然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以及众多专业团体和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它们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应着力提高组织体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加强体系内不同组织之间的联系,广泛吸纳政府官员、高校校长、工商界人士等高等教育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代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芭芭拉·科姆  郭珍  
本文分析了众多大学排名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大学排名测量的是什么?大学排名为谁服务?大学排名对谁最为重要?作者还通过具体分析一些欧洲大学排名与全国性大学排名,阐述这些大学排名对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该如何正确运用大学排名、发挥大学排名的积极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左崇良  胡劲松  
美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具有多元共治的结构特征,具体表现在法权主体的多元性,法权结构的多维性,法权系统的协同性等方面。总体上,美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表现为三角权力的横向结构和六个层级的纵向结构。美国的公共治理注重分类规则的运用,其优势特征体现在治理文化、治理制度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用知识共同体标准塑造大学治理文化,构建合作、共治、平衡的网状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作出多方协同的制度安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昕  侯鹏生  
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大众化和民主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在评价过程中,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必然形成各种不同的价值判断,维护不同的利益。目前来说,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从精英走向大众的关键过程,这给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带来调整和重构的重要机遇。应该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府、市场和高校自身的力量,建立良好的高等教育评价范式,努力实现价值协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肖海涛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在大众化进程中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反过来又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分析这种变革,有利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适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文章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的现实基础和指导思想;(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结构与体系的演变;(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藤  
传统的高等教育类型划分影响了民办大学的准确定位 ,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提出民办高等教育应该属于综合类高等教育 ,民办大学有条件办成以全日制本专科教育为主的综合大学 ,而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邹晓平  
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按功能分化,而不是趋同。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作为两个体系,既是概念层面的划分,也是操作层面的划分。绝大部分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有清晰的定位,或者属于精英高等教育,或者属于大众高等教育。有质的差别的教育应该在不同质的教育机构内完成。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关系既是冲突的,又是和谐的。我们既要防止精英高等教育压抑大众高等教育,又要防止大众高等教育消解精英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忠华  单维锋  
美国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体系非常完善,拥有高校4000多所。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并存,营利性私立大学和非营利性私立大学共生,各类大学定位明确、层次清楚。虽然办学目标多种多样,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但其治理体系却基本相同。分析研究美国高校治理体系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对于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宣勇  
在国家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新一届政府把转变职能作为一件大事,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教育部对此作出了积极的响应,在2014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袁贵仁部长《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报告,对于教育领域的治理体系与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