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7)
- 2023(9687)
- 2022(8156)
- 2021(7814)
- 2020(6633)
- 2019(15083)
- 2018(15207)
- 2017(26326)
- 2016(16238)
- 2015(18632)
- 2014(19125)
- 2013(17575)
- 2012(16459)
- 2011(14915)
- 2010(15880)
- 2009(14760)
- 2008(14730)
- 2007(13709)
- 2006(12528)
- 2005(11795)
- 学科
- 济(53369)
- 经济(53275)
- 管理(47207)
- 业(39281)
- 企(34299)
- 企业(34299)
- 方法(23905)
- 教育(22998)
- 中国(21114)
- 数学(20690)
- 数学方法(20115)
- 财(16969)
- 制(16587)
- 理论(15782)
- 农(14019)
- 学(13980)
- 教学(12147)
- 业经(12121)
- 体(11170)
- 银(10286)
- 银行(10268)
- 务(9875)
- 财务(9832)
- 技术(9827)
- 财务管理(9802)
- 行(9779)
- 企业财务(9268)
- 融(9146)
- 金融(9144)
- 体制(9097)
- 机构
- 大学(226304)
- 学院(220002)
- 济(77726)
- 研究(77498)
- 经济(75504)
- 管理(75189)
- 理学(63215)
- 理学院(62377)
- 管理学(60609)
- 管理学院(60157)
- 中国(54319)
- 京(50329)
- 科学(45918)
- 财(42085)
- 所(39207)
- 范(38995)
- 师范(38689)
- 江(38498)
- 教育(37227)
- 中心(35419)
- 研究所(34836)
- 农(33736)
- 北京(32812)
- 财经(31510)
- 师范大学(31271)
- 业大(30108)
- 州(29854)
- 技术(29186)
- 经(28277)
- 院(27833)
- 基金
- 项目(135967)
- 科学(107710)
- 研究(106575)
- 基金(93908)
- 家(80573)
- 国家(79732)
- 科学基金(67827)
- 社会(63678)
- 教育(59937)
- 社会科(59909)
- 社会科学(59895)
- 省(55736)
- 划(48355)
- 基金项目(47250)
- 编号(46126)
- 自然(42423)
- 成果(42225)
- 自然科(41515)
- 自然科学(41507)
- 自然科学基金(40710)
- 资助(39995)
- 课题(36786)
- 重点(32599)
- 部(31864)
- 年(30683)
- 制(29407)
- 发(28715)
- 创(28557)
- 教育部(28282)
- 性(28241)
- 期刊
- 济(92547)
- 经济(92547)
- 研究(79083)
- 教育(65922)
- 中国(62736)
- 财(35042)
- 学报(34424)
- 农(31553)
- 管理(31388)
- 科学(29742)
- 大学(27941)
- 技术(25772)
- 学学(24232)
- 融(20956)
- 金融(20956)
- 农业(20692)
- 职业(17692)
- 财经(16639)
- 经(14348)
- 业经(13238)
- 经济研究(13206)
- 图书(11932)
- 坛(11903)
- 论坛(11903)
- 问题(11589)
- 技术教育(11450)
- 职业技术(11450)
- 职业技术教育(11450)
- 统计(11201)
- 版(10964)
共检索到364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胥悦红 葛强
培养高素质的智能型人才是新世纪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诸多不利于智能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培养智能型人才应当从观念转变、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制度、师资队伍等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智能型人才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士群 项东升
本文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工学结合在实践层面上所遇到的诸多难题,并提出应对的策略,以期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的实践活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思考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望波 刘宝才
社会市场急需职业翻译人才,高校却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师资力量匮乏、平台搭建不完善等现象。完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应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师资力量、搭建翻译平台。
关键词:
翻译人才 课程设置 合作平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其亮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孰是孰非,姑且不论,但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教学质量出现滑坡却是不争的事实。笔者根据自己长期在高校的工作实践,以冷静的思维,积极的态度,从宏观上来对此加以反思。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科海
文章就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中的合作企业选择,"订单"班级的组建、培养、就业,组织保障等问题结合实践进行探讨,以期对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订单”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娜
高职院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龙生 张娜艳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展转为内涵提升,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高职院校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本文剖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要素,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原则,着重阐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改革 高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伟 林木生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突显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本文从企业技工短缺现象反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
企业 技工短缺 高职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振宇
教育强国战略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研究型大学在教育强国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和途径,但影响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因素很多,如教育理念与教育制度、制度设计与执行、制度保障等因素。作为高校从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要深入研究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就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成就和经验,从教学、教学管理、专业设置、课程和学生评价等方面,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出改进优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安实 王晓宁 孟祥海 王华 程绍武
阐述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含义,分析了交通高速化、智能化、环保化、人性化发展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新需求,提出了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复合型 创新 研究生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友坚
课程评价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现状剖析,提出成人高校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构建灵活开放、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对构建原则、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成人高等教育 课程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彭芝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中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发现的眼光、全面的眼光,需要处理好办学思想和体制机制中无为和有为的关系、整体适应和局部突破的关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选择。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体制 素质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