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4)
- 2023(13332)
- 2022(10770)
- 2021(10040)
- 2020(8317)
- 2019(19254)
- 2018(19164)
- 2017(35373)
- 2016(20922)
- 2015(24150)
- 2014(24735)
- 2013(23854)
- 2012(22188)
- 2011(20397)
- 2010(21130)
- 2009(19500)
- 2008(19766)
- 2007(18289)
- 2006(16385)
- 2005(15228)
- 学科
- 济(82814)
- 经济(82705)
- 管理(54717)
- 业(50639)
- 企(39692)
- 企业(39692)
- 方法(36468)
- 数学(31997)
- 数学方法(31623)
- 中国(28599)
- 农(24588)
- 教育(21851)
- 财(20463)
- 学(20271)
- 业经(17742)
- 理论(17197)
- 制(16876)
- 地方(16321)
- 农业(15982)
- 贸(14834)
- 贸易(14823)
- 易(14335)
- 银(13894)
- 银行(13858)
- 融(13502)
- 金融(13499)
- 行(13226)
- 发(12908)
- 和(12865)
- 务(12014)
- 机构
- 大学(308243)
- 学院(303099)
- 济(118036)
- 经济(115185)
- 研究(107861)
- 管理(107324)
- 理学(91010)
- 理学院(89856)
- 管理学(88014)
- 管理学院(87404)
- 中国(78415)
- 京(67562)
- 科学(65603)
- 财(57023)
- 所(56019)
- 农(52958)
- 研究所(50643)
- 江(50143)
- 范(49644)
- 中心(49284)
- 师范(49248)
- 财经(45010)
- 业大(43798)
- 北京(43531)
- 农业(41611)
- 经(40758)
- 师范大学(39972)
- 州(39292)
- 教育(39084)
- 院(37873)
- 基金
- 项目(191764)
- 科学(150803)
- 研究(144437)
- 基金(135655)
- 家(118291)
- 国家(117225)
- 科学基金(98755)
- 社会(88631)
- 社会科(83622)
- 社会科学(83593)
- 省(75772)
- 教育(74286)
- 基金项目(70438)
- 划(65678)
- 自然(62542)
- 编号(61582)
- 自然科(61037)
- 自然科学(61012)
- 自然科学基金(59962)
- 资助(56068)
- 成果(53255)
- 课题(45401)
- 重点(44996)
- 部(44293)
- 发(42258)
- 创(38923)
- 教育部(38200)
- 性(37307)
- 年(36740)
- 大学(36681)
共检索到473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袁蕾
伴随学费制度的确立,价格手段应参与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对高教产品进行定价。各高等学校、专业所提供教育的质量差异要求优质优价,“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收费对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偏离而造成的拥挤效应要求专业收费加大差别。福利经济学理论证明高等教育专业差别定价是社会福利增进的过程,从而价格手段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必然和必要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定价 差别定价 资源配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金艳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现状和问题,应运用经济学和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和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和教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弥补国家公共教育经费的不足;完善教育投资评价监督机制,控制高校银行贷款规模,防范高校投资风险和债务风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萍
从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应选择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投资资源配置方式。应打破原有计划方式下政府包揽高等教育的单一投资体制,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国家、个人、社会三者结构合理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 资源配置方式 投资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艳
高考刚刚结束,有关吉林松原高考作弊成风、浙江省高校招生政策加分不公平等报道屡屡见于报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再一次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就其本源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使然。文章将从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和谐现象入手,对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因素——财政资源的配置,从总量、结构、方法三个角度进行详尽地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 资源 配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大森
本文从阐释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入手,指出能否正确认识并恰当处理二者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关系,已成为影响当今高等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从三方面阐述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资源配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昭河
基于我国加入“世贸”这一背景,本文着重探索在高等教育资源市场配置日趋重要和国际竞争压力和强度日趋增加的条件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在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能力的下降、高等教育经费需求的增加,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迅速扩大,以及高等教育自身规模扩张的需求等等一系列重要情况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
WTO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 市场配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庞国斌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是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与核心理念。我国目前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已经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在公平理论视阈下,我国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公平 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琳 史静寰 王鹏 王文 许甜
本文使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2011"数据,将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五大可比指标)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性指标,将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知识、能力、价值观收获)和在校满意度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结果性指标,综合而实证地考察在区域与院校类型的交互作用下我国本科教育的质量现状,并围绕教育过程性指标和学生先赋因素对教育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和院校类型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与人才培养质量格局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资源条件优势并不等同于学生的高学习性投入和高教育收获,不同区域和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研究还发现,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元静 王成璋
利用DEA模型对我国31省(市、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空间数据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区)的高等教育配置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陕西省和贵州省的平均超效率值则高于东部地区均值,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扩散效应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燕
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配均衡问题。本文以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分析样本,从高校数量、教师人员、教育投入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高等教育各地区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提出缩小差异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地域差异 教育资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书辰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根本大计。虽然经过近十余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建成了高等教育大国,但是,由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和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尖锐,特别是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与分布的不均衡一定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鲍威 刘艳辉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格局日趋严峻的现状,本研究结合"政府、市场、大学"三个视角,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是区域层面的政府和市场因素与院校层面的机构特征等多层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区域层面的因素能够解释三分之一以上的差异,并且区域层面因素对院校层面因素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差异 多层线性模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俊林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终于合乎逻辑地进入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营运机制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需要深入地研究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全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创建高等教育市场学,用于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大变革的实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30多年来在其资源配置转型过程中处在一个不断选择和优化配置方式的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老百姓的选择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是一个"帕累托改进"意义上的累进过程,采取边际增量改革举措、尊重教育收益滞后性规律与强调改革的稳定性原则是保持转型期持续制度创新节奏的原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趋势取决于符合高等教育成长规律约束力量的均衡。在未来发展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呈现如下趋势: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提供方式多样化,在高等教育资金分配选择中更加强调采取"绩效配置"方式,大学高层合作模式的需求多元化,扩大高等学校自主权成为必然,等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优化配置 转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过程是学术、市场、政府三种配置力量不断调整与选择的过程。“三种配置力量制衡”模型可用来描述在三种配置力量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资源相对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转换过程的考察表明,确立在法律框架下的产权主体和产权制度,确立政府在新的市场经济与法制框架下的行为“重构”,是实现资源配置相对优化的基本条件,也是约束条件。大学组织治理模式深受社会制度的约束,我们应该研究它的不同组织治理模式与市场、政府、学术三种力量制衡背后的制度关系,从中把握某种规律和变迁趋势。
关键词:
学术 市场 政府 资源配置 约束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