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0)
- 2023(12111)
- 2022(10602)
- 2021(10308)
- 2020(8519)
- 2019(20365)
- 2018(20537)
- 2017(38671)
- 2016(21957)
- 2015(25054)
- 2014(25505)
- 2013(24374)
- 2012(22018)
- 2011(19724)
- 2010(20031)
- 2009(17744)
- 2008(17042)
- 2007(14829)
- 2006(12884)
- 2005(11151)
- 学科
- 济(79246)
- 经济(79165)
- 管理(57420)
- 业(54416)
- 企(45123)
- 企业(45123)
- 方法(41579)
- 数学(36755)
- 数学方法(36060)
- 中国(24889)
- 教育(22845)
- 农(21162)
- 财(20899)
- 学(19145)
- 理论(18252)
- 业经(16830)
- 地方(15215)
- 农业(14468)
- 技术(13836)
- 贸(12992)
- 贸易(12984)
- 和(12825)
- 易(12608)
- 制(12032)
- 教学(11928)
- 环境(11765)
- 务(11496)
- 财务(11422)
- 财务管理(11401)
- 划(10914)
- 机构
- 大学(301723)
- 学院(297854)
- 管理(118031)
- 济(108584)
- 经济(105969)
- 理学(103720)
- 理学院(102544)
- 管理学(100288)
- 管理学院(99745)
- 研究(96674)
- 京(65316)
- 中国(64697)
- 科学(61468)
- 范(48072)
- 财(47946)
- 所(47925)
- 师范(47744)
- 业大(44298)
- 研究所(44128)
- 农(43723)
- 中心(42716)
- 江(42557)
- 北京(41884)
- 财经(39215)
- 师范大学(38920)
- 教育(38615)
- 经(35690)
- 技术(35548)
- 院(35024)
- 州(34914)
- 基金
- 项目(207678)
- 科学(164557)
- 研究(156338)
- 基金(147757)
- 家(127734)
- 国家(126560)
- 科学基金(109115)
- 社会(94599)
- 社会科(89422)
- 社会科学(89395)
- 省(82955)
- 教育(79430)
- 基金项目(77971)
- 自然(71739)
- 划(71295)
- 自然科(70112)
- 自然科学(70098)
- 自然科学基金(68780)
- 编号(66440)
- 资助(62135)
- 成果(55121)
- 课题(48009)
- 重点(47249)
- 部(46769)
- 发(44082)
- 创(43262)
- 项目编号(40836)
- 教育部(40813)
- 创新(39970)
- 大学(39688)
- 期刊
- 济(111321)
- 经济(111321)
- 研究(91424)
- 教育(63700)
- 中国(59237)
- 学报(44982)
- 科学(41790)
- 管理(41696)
- 农(38757)
- 大学(35082)
- 财(34517)
- 学学(31541)
- 技术(31400)
- 农业(27719)
- 业经(18590)
- 融(18474)
- 金融(18474)
- 财经(18034)
- 经济研究(17749)
- 职业(16360)
- 图书(16269)
- 经(15245)
- 业(14281)
- 技术经济(14215)
- 问题(14157)
- 科技(14132)
- 理论(13807)
- 统计(13712)
- 实践(12844)
- 践(12844)
共检索到422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景辉 陈建宝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中1989~2009年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收入的微观调查数据,建立一个包括劳动者能力信号、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劳动者先天能力等因素的信号博弈模型,研究了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与非大学生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劳动力能力信号效应;高等教育溢价是造成大学生与非大学生之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收入差距 信号博弈模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松 段云龙 李银萍
文章提出并界定了文化距离概念并对其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文化距离测度的重要性。选取属性测度法构建文化距离测度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沟通能力、社会互动能力、文化同理心和环境适应能力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较大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减少文化距离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从而提升和保障高等教育国际化质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丛雅静
本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短期来看,每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1%,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分别会减少0.028%和0.192%,收入差距的拉大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旨在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建议,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涛
国内外关于行业收入差距测度方法的研究均通过构建一个相对指数来综合测度一国或一地区的收入差距问题,比如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缺乏对行业内部的深入考察。行业收入差距四分图模型的建立,不仅可以综合比较各地区行业收入差距,而且可以比较各行业地区间收入差距,同时,可以量化各地区各行业对整体收入差距的影响大小(贡献率),并将这种影响大小描绘到四分图模型中,进行可视化分析,直观而且准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勇斌 李仪
从渗透性、使用有效性和可负担性三个维度构建金融包容指数,对我国各省份金融包容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金融包容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我国各省域金融包容水平普遍较低,整体分布呈"东高中西低";(2)金融包容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集聚特征,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3)总体来看,金融包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仍处倒U型左侧。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伟 贾敬全 伯娜 殷李松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背景下,缩小省际收入差距至关重要。文章扩展了Alvarez-Cuadrado和Poschke模型,建立起区位视角下的省际收入差距模型,并实证分解人口、产业、公共品对地区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确定空间序,结果表明:金融业、老龄化、农业、批发零售、工业、交通邮电、建筑业缩小了地区收入差距;城镇化、公共支出、房地产、知识化、少子化、住宿餐饮扩大了地区收入差距,其中城镇化、公共品、房地产是三大源头。文章既丰富了收入差距理论文献研究,又能最大化相关政策的社会效益,对缩小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口 产业 公共品 收入差距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华林 宋平凡 郭静艳
基于非一致风险偏好现象对微观个体保险购买意愿的作用,本文从宏观理论层面阐述了收入差距影响保险需求收入效应的内在机理,并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和OECD 29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2年的数据,建立多个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与保险需求收入效应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轻微增加对保险需求收入效应影响不确定,但当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无论是寿险还是财险的需求,其收入效应都会削弱。这表明,过大的收入差距对保险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文章最后指出: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社会公平程度,发达的保险业是社会高度均富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保险需求 收入效应 收入差距 PSTR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迪 霍学喜
本文利用VEC模型验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能引起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表明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是被动消费。Chow’s断点检验说明,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关键词:
消费差距 收入差距 VEC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丹 叶蜀君
本文选取2004—2013年我国31个省区数据组成连续完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测算金融集聚与基尼系数的空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衡量金融集聚程度的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股票市场筹资额、保费收入,金融集聚知识溢出及政府作用与基尼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金融集聚规模、人力资本和市场开放度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区域间金融资源的非均衡集聚是造成区域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依据各地区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优势设计匹配的金融集聚发展模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丛雅静
本文利用1985—2010年数据,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对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收入仍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当城镇居民内部基尼系数扩大1%时,城镇居民消费就减少0.3%左右。这表明缩小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政策对刺激消费需求仍然有效。并据此提出如提高中等收入户数量等建议,旨在缩小差距,提高消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桂龙 宋方钊
基于对1978~2010年间的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总量和人均值进行多模型检验,对比分析后发现:FDI不是城乡收入总差距变化的原因,对其间接的传导影响较小且具较大不确定性;人均外商直接投资是人均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但短期效果大于长期效果。因此,在城乡收入总差距方面,政策的重心不是外资政策,而要从农村等政策入手,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等。而人均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则应该进一步调整外资政策,引导外资流向农村和农业,并制定更加有利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政策,从而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晓毅
笔者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对中国1978年~2008年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做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发现城市化的发展在短期内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不利影响在长期来看将逐步消失,而工业化的发展在短期内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长期来说工业化的这种负面影响也将逐渐减弱,最终将反过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城乡收入差距 SVAR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立平 王翠萍
本文依据发展经济学理论,采用中国2006—2015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引入极值边界分析(EBA)模型实证检验东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以期得出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规律性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乡村人口数量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而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中部地区政府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而城镇化率和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因素,而政府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因素;就全国范围而言,政策性因素是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因素。基于以上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兰芳 周丽丽 马肖肖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首先分析了评估指标的特性及常规的评估方法,并在介绍常用的线性评估模型基础上,考虑到评估实务中非线性评估的客观性,重点研究了几种非线性评估模型。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评估 评估模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葛传勇
教育经费是高等学校办学的物质支撑,教育经费投入需要依据科学的标准。高等教育基本建设经费投入需求测算模型为制定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入标准、为编制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入预算、为筹措高等学校基本建设资金提供基础的测算方法和技术支持。对基本建设投入进行增量(或新建)投入、存量(或重建)投入分类是构建高等教育基本建设经费投入需求测算模型的基础。增量投入应按照一次性到位原则列入投入标准,存量投入应按照总现值平均折旧原则列入投入标准,投入标准应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规定的数量标准及当前市场价格标准确定。对样本单位的测算结果初步证实了高等教育基本建设经费投入需求测算模型的实用性。
关键词:
高校 基本建设投入 需求测算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