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7)
- 2023(10422)
- 2022(8845)
- 2021(8451)
- 2020(6983)
- 2019(16690)
- 2018(16720)
- 2017(31088)
- 2016(18098)
- 2015(21276)
- 2014(22153)
- 2013(21121)
- 2012(19894)
- 2011(18208)
- 2010(18784)
- 2009(17135)
- 2008(17534)
- 2007(16251)
- 2006(13975)
- 2005(12865)
- 学科
- 济(74065)
- 经济(73988)
- 管理(48401)
- 业(45657)
- 方法(39190)
- 企(37673)
- 企业(37673)
- 数学(34480)
- 数学方法(34187)
- 中国(23944)
- 教育(21705)
- 财(20314)
- 农(18653)
- 理论(17814)
- 学(16774)
- 贸(14039)
- 贸易(14032)
- 业经(13992)
- 制(13918)
- 易(13537)
- 务(13107)
- 财务(13084)
- 财务管理(13041)
- 地方(12603)
- 企业财务(12404)
- 农业(11965)
- 融(11779)
- 金融(11777)
- 银(11706)
- 银行(11683)
- 机构
- 大学(268237)
- 学院(262871)
- 济(104230)
- 经济(101725)
- 管理(95250)
- 研究(87361)
- 理学(81338)
- 理学院(80379)
- 管理学(78990)
- 管理学院(78457)
- 中国(62982)
- 京(57481)
- 财(51162)
- 科学(50075)
- 所(43930)
- 范(42715)
- 师范(42396)
- 江(42340)
- 财经(40774)
- 中心(40274)
- 农(39312)
- 研究所(39211)
- 北京(37262)
- 经(36943)
- 教育(35756)
- 业大(34976)
- 师范大学(34448)
- 经济学(33556)
- 州(33471)
- 农业(30863)
- 基金
- 项目(161328)
- 科学(127503)
- 研究(125971)
- 基金(113555)
- 家(96335)
- 国家(95376)
- 科学基金(81550)
- 社会(76702)
- 社会科(72424)
- 社会科学(72402)
- 教育(67628)
- 省(64214)
- 基金项目(58957)
- 划(55416)
- 编号(54813)
- 自然(50571)
- 自然科(49401)
- 自然科学(49385)
- 自然科学基金(48546)
- 资助(48101)
- 成果(47616)
- 课题(40787)
- 部(38694)
- 重点(37554)
- 发(35000)
- 教育部(34329)
- 创(33686)
- 年(33540)
- 性(33335)
- 项目编号(32812)
- 期刊
- 济(114805)
- 经济(114805)
- 研究(88636)
- 教育(61694)
- 中国(60183)
- 财(42145)
- 学报(36977)
- 农(33743)
- 科学(32938)
- 管理(32838)
- 大学(29162)
- 技术(27638)
- 学学(25651)
- 融(25411)
- 金融(25411)
- 农业(22170)
- 财经(21787)
- 经(18726)
- 经济研究(18196)
- 业经(17874)
- 职业(16646)
- 问题(15444)
- 贸(13355)
- 技术经济(13191)
- 图书(12972)
- 理论(12796)
- 商业(12486)
- 统计(12411)
- 业(12383)
- 坛(12247)
共检索到404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蓝劲松
一、引言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果之一是人才市场的诞生。作为高等教育系统(高校)与社会系统(用人单位)联系的主要中介,人才市场将对高等教育系统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的目的是就近年来高等教育自身的主要人员构成之一——高校学生如何参与和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洪峰 李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友润
人才市场,窄义的理解是人才以智力为主的劳动力交换场所。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可以在人才流动领域中起到聚集人才、调节和引导人才流向的作用,属于人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因此,研究其模式,是培育和完善人才市场的必要课题。从外国情况看,以专业人才相对过剩的美国为例,人才市场中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仁寿 罗林开 叶凌君
本文以广东为例,运用Apriori算法对广东高技能人才市场工资价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影响高技能人才市场工资价位的主要因素与工种、地区、学历、技能、工龄、年龄有关,其中工种对收入的影响比其它都要大的多,特别是在分地区的分析中尤为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玉玲 葛中全 刘安蓉 付崇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克毅 杨稣
高等教育人才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者认为 ,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理念的核心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 ,其内容包括人才第一资源理念、人才质量理念、人才全面素质理念、人才创新理念和人才可持续发展理念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才 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晓田
作为培育社会人才的主要场所,高等院校肩负着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重担,处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化社会中,要想实现高等院校的教育目标,落实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更新教学改革理念,多种方式促进教学改革进度,从而培养出同人才市场相协调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人才市场 高等院校 教学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勇
人才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人才价值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内在因素,外在的因素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影响人才价值实现的外在因素之一——人才市场结构及其与人才价值实现之间的关系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人才市场结构 人才价值 实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郑伦卫
由于劳动力市场交易双方的特殊性,雇佣者和求职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的发生,并导致资源误配置。本文在介绍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并以湖北荆门市专业技术人才市场为例,说明了非对称信息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思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界开展的"理论要点"研究推动了跨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当今的高等教育又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尽管我们已经选择了内涵式发展道路,但学界对"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体系、抑制外延冲动"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并没有统一。开展思想理论探讨的指向是要解决转型期矛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促进教育适应社会,而思想的提出则要直面这些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并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国情。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思想理论 时代价值 新时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张彦通
世界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主要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影响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本文从一个"二元二维"的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分析模型出发,对三种比较典型的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即保证模式、评估模式、认证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好的模式应与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相适应,模式研究的意义在于要充分发挥模式中好的一面,并规避缺点,以利模式的不断改进。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开明
从需求看,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还无法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从供给看,中国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闲置;从效果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下降、高等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为了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国家应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根据高等学校的生师比确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同时国家应该改革财政高等教育投资方式、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监管体系,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招生规模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爱民 王洪卫
本文从理论上对房地产市场非有效性的形成机理做出探讨,对其房地产市场非有效性进行检验。文章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非有效的市场,房地产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很低,房地产市场也存在超额利润,表现出房地产价格与价值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非有效性 形成机理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