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5)
2023(13839)
2022(11904)
2021(11242)
2020(9069)
2019(21227)
2018(21402)
2017(39680)
2016(22457)
2015(25442)
2014(25801)
2013(24842)
2012(23215)
2011(21136)
2010(21383)
2009(19063)
2008(18435)
2007(16325)
2006(14667)
2005(13131)
作者
(63560)
(52384)
(52213)
(49539)
(33528)
(25190)
(23820)
(20698)
(20171)
(18960)
(18004)
(17549)
(16722)
(16648)
(16271)
(16136)
(15707)
(15596)
(14999)
(14942)
(13231)
(13092)
(12588)
(12037)
(11805)
(11771)
(11697)
(11684)
(10596)
(10424)
学科
(88825)
经济(88741)
管理(57219)
(54628)
(43666)
企业(43666)
方法(36162)
中国(30928)
数学(30744)
数学方法(30352)
(24210)
地方(24101)
教育(22957)
(20710)
业经(20263)
(18950)
理论(17292)
农业(16560)
(15524)
贸易(15510)
技术(15129)
(14982)
(14963)
(14581)
(14238)
环境(14196)
(14006)
银行(13967)
(13646)
金融(13645)
机构
大学(312856)
学院(309193)
管理(118374)
(116962)
经济(114101)
研究(109565)
理学(101708)
理学院(100450)
管理学(98653)
管理学院(98080)
中国(77087)
(69729)
科学(68089)
(55449)
(52924)
(51003)
师范(50634)
研究所(50470)
中心(48387)
(48160)
(46928)
北京(45429)
业大(44563)
财经(41974)
师范大学(41287)
(39696)
教育(39627)
(38411)
(38068)
农业(37280)
基金
项目(207495)
科学(163762)
研究(158486)
基金(146034)
(125964)
国家(124737)
科学基金(106572)
社会(96708)
社会科(91414)
社会科学(91393)
(82909)
教育(78000)
基金项目(77173)
(71002)
自然(67673)
编号(67170)
自然科(66058)
自然科学(66046)
自然科学基金(64823)
资助(60157)
成果(56741)
课题(49113)
(48423)
重点(47347)
(46394)
(43050)
项目编号(40906)
教育部(40116)
创新(39810)
(39759)
期刊
(132826)
经济(132826)
研究(102306)
中国(68822)
教育(63675)
学报(46187)
(44103)
管理(43438)
科学(43342)
(37039)
大学(35678)
学学(31896)
农业(31369)
技术(30300)
(26351)
金融(26351)
业经(22852)
经济研究(20569)
财经(19406)
图书(18563)
问题(16992)
(16488)
(15862)
职业(15381)
科技(14904)
理论(14876)
(14512)
论坛(14512)
统计(14460)
(14445)
共检索到473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邹克  郑石明  
随着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高等教育需要的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前瞻性课题。本文选择2005-2017年的省级数据,构建基于规模、公平与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标准化方法与威廉逊系数方法进行了统计测度,结果显示:我国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程度有较大改善,不平衡问题改善明显大于不充分问题改善,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是高等教育不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的不充分发展的结构异质性加大;高等教育质量的区域不平衡逐步演变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最核心问题。本文对高等教育发展改革与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旺  
不平衡是指横向发展面的失衡、失调。横向发展面主要体现在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供需结构、领域结构、群类结构、文明结构等方面。不充分是指纵向发展面的缺乏、不足。纵向发展面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既互相作用又互相融合。不平衡发展主要体现在空间发展的不平衡、民生发展的不平衡、"五位一体"发展的不平衡、意识形态发展的不平衡等方面。不充分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发展不充分、全面深化改革不充分、科技发展不充分等方面。为此,需采取创新发展、关注民生、调整结构、配置资源、测度效果作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对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郅庭瑾  陈佳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教育的需要和满意程度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教育领域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具有重要意义。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指向一种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比较关系,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克  刘凡璠  
通过构建平衡发展子系统与充分发展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有序-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9年中国省域平衡充分发展情况进行统计测度。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状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有序度均值分别上升0.122与0.1;两个子系统综合协调、高度耦合,使得平衡充分发展指数由0.650上升至0.732,共同推动经济社会走向平衡充分发展;核密度分布曲线显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省域不断减少;空间演化显示平衡充分发展存在以长三角为核心向外围扩散的过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克  刘凡璠  
通过构建平衡发展子系统与充分发展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有序-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9年中国省域平衡充分发展情况进行统计测度。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状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有序度均值分别上升0.122与0.1;两个子系统综合协调、高度耦合,使得平衡充分发展指数由0.650上升至0.732,共同推动经济社会走向平衡充分发展;核密度分布曲线显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省域不断减少;空间演化显示平衡充分发展存在以长三角为核心向外围扩散的过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申怡  夏建国  
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破解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平衡不充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破解高等教育层次不平衡不充分。加大跨学科研究力度,破解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不平衡不充分。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不再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华  王哲  李倩  谢琳霄  
基于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测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水平,并从空间和结构视角分析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显著,基本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近年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程度上升,上游不平衡指数依次高于中游、下游地区,上游与下游间不平衡程度最高;创新性发展差异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成因,除此之外,地区内、地区间高质量发展不平衡还分别受到共享性、持续性差异的较大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水平近年有所下降;上中游不充分程度较高,突出短板在于创新性发展;与省会城市相比,非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协调性、创新性、共享性发展不足。因此,解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既要重视流域民生共建共享与创新协同发展,实施差别化策略缩小各地区、地区间差异,也需提升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地制宜探寻地区与城市特色高质量发展提升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山   刘文斐   余东华  
探究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于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促进中国制造业公平且有质量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依据,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剖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涵义与辩证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对2008—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加权Dagum基尼系数和分位数标准化方法,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考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程度,并通过方差分解和计算子维度贡献率的方法探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呈现出“东高、中平、西低”的空间格局和“南强北弱”的分布特征;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程度趋于上升,中部地区不平衡程度相对较低,与东部地区相关联的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均较高,开放和创新发展差距是导致中国及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充分程度有所提高,东部地区不充分程度相对较低,开放和创新发展不足是导致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充分的主要因素。结论表明,缓解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从地区和结构视角双管齐下,推进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制造业创新发展联动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君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并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职业教育领域同样凸显出来,尽管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规模发展、质量提升、结构调整、产出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向制造强国、培养大国工匠等要求不相适应,自身发展与经济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兴蜀  梁燕  
北京职业教育在体系建设、区域间发展、培养质量保障条件等层面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完全适应区域经济、技术、社会、人口发展的新形势与新需求。需要制定相宜的改革发展政策措施,坚定走特色发展——"(体量)小而精(致、彩)"之路,为尽快率先全面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补齐短板,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长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金融既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的
关键词: 多层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长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金融既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的
关键词: 多层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威  
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县域经济数据和城市经济数据分别进行面板分位数回归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存款机制和贷款机制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且经济增长效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强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二级指标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都能促进经济增长,其中覆盖广度对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最大,而使用深度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分地区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它既能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也能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差距。最后,本文提出实施数字普惠金融优先发展战略、平衡区域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琼洁  潘文轩  
进入后脱贫时代,我国的相对贫困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相对贫困、农村相对贫困、公共服务相对贫困、经济相对贫困四个方面,其产生的根源均在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要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入手构建治理相对贫困的有效机制。解决区域性相对贫困的关键是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消除农村相对贫困要依托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通过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协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公共服务相对贫困要求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设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城乡间和人群间的均等化供给。治理经济相对贫困的重点是构建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除了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外,还要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分配、促进经济机会公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明华  张边秀  张腾文  初勤儒  
本文运用熵值法基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三大维度测度了2006—2019年全国及四大区域农村民生发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考察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平衡并揭示其空间和结构来源,借助分位数标准化方法探究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充分并剖析其内在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1)农村民生发展整体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东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且水平较低的省份对水平较高的省份存在“追赶效应”。(2)农村民生发展的总体不平衡呈下降趋势,区域间不平衡是空间不平衡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与西部区域间不平衡的贡献最大,东部区域内不平衡贡献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区域;人民生活不平衡是全国及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民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驱动因素,东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不平衡的主导因素为社会发展不平衡;且任意双因子组合的交互作用均会增强其对农村民生发展不平衡的作用强度。(3)农村民生发展不充分水平整体呈下降态势,西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不充分水平高于其他三个区域;社会发展对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充分存在重要影响,人民生活对东北地区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充分影响显著。本文丰富了农村民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案,为探寻加快实现农村民生高质量协调发展对策提供重要借鉴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