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4)
2023(6156)
2022(4428)
2021(4169)
2020(3100)
2019(7168)
2018(7431)
2017(12509)
2016(8148)
2015(9429)
2014(9802)
2013(8460)
2012(7623)
2011(6993)
2010(7331)
2009(6385)
2008(6106)
2007(5536)
2006(5151)
2005(5039)
作者
(20273)
(16825)
(16496)
(16071)
(10695)
(8009)
(7791)
(6622)
(6485)
(6045)
(5701)
(5580)
(5479)
(5453)
(5353)
(5184)
(5155)
(4957)
(4924)
(4846)
(4505)
(4176)
(3988)
(3987)
(3918)
(3816)
(3794)
(3710)
(3413)
(3366)
学科
(23522)
经济(23498)
教育(18862)
中国(15583)
管理(12676)
(12094)
(8826)
理论(8258)
(7976)
企业(7976)
(7887)
(7825)
发展(6998)
(6876)
教学(6617)
业经(6498)
方法(6377)
农业(5871)
地方(5758)
(5465)
贸易(5462)
(5265)
金融(5265)
(5227)
数学(4768)
(4738)
数学方法(4675)
土地(4530)
技术(4441)
(4370)
机构
大学(105948)
学院(101447)
研究(42207)
(34436)
经济(33458)
管理(29228)
教育(28017)
中国(25601)
(25337)
师范(25231)
(24942)
科学(24341)
理学(24306)
理学院(23886)
管理学(23278)
管理学院(23068)
(21145)
师范大学(21012)
研究所(19324)
中心(17282)
(17265)
北京(16657)
(16004)
(15897)
(15405)
技术(14884)
职业(14120)
(13524)
业大(13409)
农业(12391)
基金
项目(62995)
研究(54218)
科学(50820)
基金(41739)
(35939)
国家(35506)
教育(32882)
社会(31848)
社会科(29809)
社会科学(29802)
科学基金(29044)
(25389)
编号(25074)
(23827)
成果(23326)
课题(21046)
基金项目(20997)
(17687)
重点(16211)
自然(16207)
资助(15933)
自然科(15800)
自然科学(15798)
(15716)
(15597)
自然科学基金(15485)
规划(15371)
(14909)
项目编号(14338)
教育部(13909)
期刊
教育(47418)
研究(42448)
(40293)
经济(40293)
中国(32127)
(15300)
学报(14445)
科学(13633)
大学(12343)
技术(12043)
职业(11750)
(11029)
农业(10679)
管理(9911)
学学(9749)
(8663)
金融(8663)
技术教育(7740)
职业技术(7740)
职业技术教育(7740)
国际(7434)
(6821)
论坛(6821)
经济研究(6284)
业经(6241)
(6233)
(6194)
(6012)
问题(5876)
财经(5855)
共检索到170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叶启政  
从历史角度来看,学术"国际化"实乃西方优势地区把劣势的亚非地区的文化(知识体是其一)纳入其体系的一种文化渗透与移位现象。对劣势地区的人们,就根柢而言,"国际化"即是学习优势地区的知识体系与其思维理路,且向其靠拢。结果是,倘若劣势地区的学者缺乏足够敏感的自我警觉与反省能力,优势地区的知识体系因其特殊历史一文化条件而形塑出来的特殊理想性与规范性,就会毫无保留地被移植到劣势地区,获得具普遍意涵的正统性。因此,对劣势地区而言,整个高等教育的首要理念乃在于透过历史性的自我反省以检视自身社会的"在地"问题的前提下从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廖春文  
面对资讯科技时代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如何从宏观的角度及人文的视野探讨教育发展的路向,实乃当务之急。为进一步论述资讯时代全球化浪潮下的教育发展,本文首先析述了资讯时代全球化浪潮的意涵与迷思;其次,阐述了资讯时代全球化教育发展的吊诡;再次,提出了超越资讯时代全球化教育发展吊诡的全方位策略;最后,本文在对资讯时代全球化教育发展的展望中,提出了一些应对挑战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彦通  赵世奎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转变迹象,但是,主要向国外学习和借鉴经验的单向需求特征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迫切需要超越"留学",构建一种以对等、合作、贡献和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优良   莫家豪  
作为全球高等教育的趋势之一,国际化推动了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需要警惕过度西方化的风险。包括世界大学排名体系、学生和学者的垂直流动、作为学术通用语的英语、国际组织的价值导向等因素,共同促使全球高等教育置身于欧美主导的中心-边缘结构之中。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同样存在西方化的隐忧,表现为模仿欧美模式培养人才、偏重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推崇引进海外人才以及刻板学习欧美大学治理模式。中国大学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必须超越单维度的“西方化”,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有益经验,开创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玥忞   张应强  
“在地国际化”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源于欧洲,与“境外国际化”相对的概念。西方学界主要从高等教育机构层面来理解和界定“在地国际化”概念及其实践内涵。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西方国家在具体语境上存在重大差异。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研究和实践必须实现方法论转变,需要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研究在地国际化概念及其实践内涵,需要通过保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来研究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要素和实施框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涛   高慧  
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政策实践,以培养全球化人才,进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日本推动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政策要点包括:接收外国留学生以提升学生多样性,建设国际化课程以培养全球化人才,推动教师国际化发展以带动学生与课程的国际化,构建国际化支援体制以助力在地国际化发展。在政府政策指引下,日本高校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富有特色的探索与实践,在留学生数量及比例、外国教师比例、留学生留日就业、特色教育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未来,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发展将更加重视留学生资源的利用和国际化课程的建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俞俏燕  
新西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经历了教育援助导向、市场利益驱动和国际参与力主导三个发展阶段,为新西兰提升国际竞争力作出了巨大贡献。历经两次转型,新西兰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位为国家战略,构建了跨系统、跨部门高协同的推进体系,建立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化战略规划和评估监测制度,实现了战略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指导性和可监测性。经对新西兰经验的再思考,认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型需要实现四大核心要素的系统转变,分别为动因驱使转向自身能力提升、战略选择转向多主体协同推进、模式形态逐渐转向在地国际化、评价标准凸显阶段性和个性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詹德赫亚拉·B·G·提拉克  刘丽芳  邓定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传统形式与商业化间存在显著区别,传统形式的国际化有利于改善教育质量,但是出于商业动机的国际化本身并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福音。从国际化的趋势来看,国际教育服务的规模日益增大,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越来越多地前往发达国家留学深造,而发展中国家政府正在出台各种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为了减少基于商业动机的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损失,本文从概念区分、课程筛选、体制完善和教育计划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蕴哲  金锦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现代中国发展至关重要。要真正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必须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保持自身独立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同时,结合自身文化传统,对外加强汉语言推广,对内加大英语运用的推广力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平萍  
据美国《高等教育评论》2008年5月22日报道:美国的大学校长们近来总是吹嘘他们的学校是多么国际化,许多事实也可以证明。比如,其中许多学校在国外办有分校,学校促进外国文化的研究,以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学习一个学期等。但是,今日由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 cil on Education)国际交流中心(Center for Interna- tional Initiatives)发布的一项研究却表明,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状况不容乐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光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张光日本早在七十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便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口号,并将此目标作为本国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经过20多年努力,现在,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言荪  
根据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比较综合地分析了加拿大大学国际化的各个方面,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见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望  
我国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充分重视其自身的国际化,不断探索适应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并取得长足进展。但高等教育在进行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学者往往零散地研究国际化的重要意义或者是原因但不成体系,探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途径却忽视这一道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种现象引发了笔者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几点思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显通  
高等教育国际化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后逐渐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在此情形下,美国的一些学者和组织提出并阐述了‘全面国际化’的概念。这种改进型的国际化能够有效统合各种资源,发动和联合各类校内外的利益相关者,其策略更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但是策略实施过程也应注意避免同质化,寻找可借鉴的实践案例,减少商业化因素和提升教育质量等问题。通过两个现实案例和Davis的矩阵模型可以看到,全面国际化是比较高等级的国际化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