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7)
- 2023(8159)
- 2022(6803)
- 2021(6463)
- 2020(5242)
- 2019(11989)
- 2018(11984)
- 2017(20954)
- 2016(12602)
- 2015(14226)
- 2014(14339)
- 2013(13219)
- 2012(12104)
- 2011(11213)
- 2010(11468)
- 2009(10478)
- 2008(10391)
- 2007(9537)
- 2006(8700)
- 2005(7977)
- 学科
- 济(38799)
- 经济(38644)
- 管理(35259)
- 业(30265)
- 企(26261)
- 企业(26261)
- 教育(20173)
- 中国(17743)
- 方法(16105)
- 财(13575)
- 制(12938)
- 理论(12318)
- 数学(12163)
- 农(12022)
- 数学方法(11948)
- 业经(11388)
- 学(10788)
- 体(8996)
- 和(8079)
- 务(7603)
- 技术(7585)
- 财务(7578)
- 财务管理(7561)
- 体制(7408)
- 农业(7270)
- 企业财务(7187)
- 教学(7113)
- 发(7031)
- 银(6816)
- 银行(6806)
- 机构
- 大学(173841)
- 学院(167477)
- 济(62698)
- 研究(61905)
- 经济(61136)
- 管理(57273)
- 理学(49055)
- 理学院(48361)
- 管理学(47359)
- 管理学院(46997)
- 中国(40806)
- 京(38371)
- 科学(35054)
- 财(33077)
- 范(32278)
- 师范(32106)
- 教育(32020)
- 所(30522)
- 江(27598)
- 研究所(27259)
- 中心(26666)
- 师范大学(26554)
- 财经(25231)
- 北京(24857)
- 农(24308)
- 经(22817)
- 院(22465)
- 业大(21887)
- 州(20725)
- 技术(19912)
- 基金
- 项目(108114)
- 科学(87697)
- 研究(86893)
- 基金(76741)
- 家(65968)
- 国家(65278)
- 社会(56160)
- 科学基金(55548)
- 社会科(51902)
- 社会科学(51888)
- 教育(48178)
- 省(42347)
- 基金项目(39185)
- 划(37925)
- 编号(36918)
- 成果(33621)
- 自然(33077)
- 自然科(32292)
- 自然科学(32287)
- 自然科学基金(31749)
- 资助(30452)
- 课题(29165)
- 部(26634)
- 制(26458)
- 重点(26118)
- 年(23935)
- 教育部(23799)
- 发(23664)
- 性(23586)
- 规划(22955)
共检索到270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宫留记
布迪厄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探讨现代分层社会中行动者、文化资本和权力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最终促使他去研究教育制度。布迪厄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当代社会中特权分配的主要机构,学校为生产、传播和积累各种形式的文化资本提供了基本条件,并向学生灌输了占主导地位的分层体系,通过这种灌输,社会再生产得以实施。
关键词:
布迪厄 学校 学业称号 考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宫留记
布迪厄认为教育机构为行动者生产、传播和积累各种形式的文化资本提供了基本条件,因此,教育机构成为当代社会特权分配的关键机构和知识分子争夺符号资本的场所;教育机构向学生灌输了占主导地位的分层体系,通过这种灌输,社会再生产得以实施。
关键词:
布迪厄 教育机构 社会再生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丽
布迪厄的理论一面被尊奉为揭示教育不公平的圣经,一面又被批判为否定个体能动性的悲观决定论。这篇文章指出,布迪厄的理论包含着突破文化再生产、超越结构主义的指向,只是这部分内容往往被教育研究者忽略而已。相对而言,布迪厄早期的作品带有更多的结构主义色彩,后期对其理论的反思则通过对实践无意识性的强调超越了"结构性-能动性"、"客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二元对立。但是,由于布迪厄分析教育现象的作品集中在早期,所以其后期作品往往为教育研究者所忽略。从整体脉络上来分析布迪厄的理论,本文强调,布迪厄的理论不再只是批判社会再生产的愤然论调,更是解释文化再生产何以发生、揭示惯习的转变何以可能发生的实践指南。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刚
布迪厄的文化权力理论试图揭示文化在维持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他利用"惯习"和"场域"的概念来分析大学作为文化符号的生产者在社会分层与实现社会公平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本文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从竞争性的入学考试到学生离开大学进入就业市场,文化资本的差异导致的不公平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布迪厄 文化权力 教育公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日益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通过对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以场域为核心、以学校为中介的社会再生产模式。这一理论揭示了权力与资本在学校场域中通过国家意识和个体惯习的符号化实现再生产的过程。其观点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既具有稳定性也具有虚无主义的特征。布氏的理论与方法对于研究中国20世纪以来社会流动与教育的关系及其背景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
布尔迪厄 高等教育 权力再生产 社会流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骆徽 刘雪飞
本文借鉴布迪厄文化权力理论中的惯习(habits)和场域(fields)概念分析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教育公平以及教育再生产功能。通过对高等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两大"误识"的分析,提出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局限于入学机会的均等,而要关注教育能够复制社会等级秩序的这一功能,从文化资本以及社会分层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育成就动机,从而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的、充分实现个人潜能的高等教育系统。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惯习 场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鲍俊逸 程晋宽
国家精英的形成是任何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所在。《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作为布尔迪厄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从观念、制度和阶层的角度对法国"国家精英"进行了经典的社会结构分析,通过一系列概念工具分解了法国大学校再生产"国家精英"的过程,为透视其他国家的精英形成提供了研究范例。布尔迪厄关于国家精英的教育思想具有世界意义,反思布尔迪厄之思将有助于我们从"国家贵族"的社会学批判转向"国家精英"的教育学重构,赋予"国家精英"超越文本的教育思想张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林伟在《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第6期中撰文:运用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长效机制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提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春影 石中英
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科学包括教育研究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教育研究领域,布迪厄社会学思想的影响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介绍阶段(1979-2001年)、广泛探讨阶段(2002-2009年)以及深入探讨阶段(2010-2017年)。这些阶段的形成与中国改革开放大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从具体的理论内容来说,布迪厄的"场域""惯习""文化资本"以及"实践"等四个概念及相关理论表述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影响最大,被广泛运用于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教师教育到课程研究、从教育改革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学术领域。整体来看,布迪厄社会学思想已经成为近40年来影响中国教育研究的重要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尤其是对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影响巨大。但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教育研究领域在接受布迪厄社会学思想影响时还主要停留在介绍和选择性利用的阶段,整体理解和把握不够,立足于中国立场进行的质疑批判更不够。就布迪厄社会学思想对于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而言,虽然有中国教育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但还没有被充分地重视,也没有动摇中国教育研究的惯习、体制和评价行为。
关键词:
布迪厄 场域 惯习 文化资本 实践逻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婷婷 郭媛媛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演变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国政府和大学纷纷采用了市场化策略来应对高等教育全球竞争,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调整压力主要来自于社会中各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绩效和要求的提高。虽然大学采用市场策略来提高绩效无可厚非,但同时应恪守高等教育学术性、公平性和民主性的底线。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市场化 教育批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马廷奇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大众化进程使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渐凸现 ,并愈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等教育公平是个相对的概念 ,不同的国家和历史时期都赋予与其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自身的制度短缺和僵化现象愈加明显 ,人们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质归结为制度问题。因此 ,高等教育公平要成为实践中可接受的现实 ,有赖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公平 教育体制 制度创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康瑜
本文基于全球化的视角,探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社会批判功能所面临的冲击。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使全球化内蕴市场意识形态,对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都产生话语霸权。处于这一境域,高等教育的知识基础、知识分子素质和社会独立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导致其社会批判功能受到削弱,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危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惠芬 张佳婷 邓启东
基于调研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实践,通过结合布迪厄实践理论和批判实在论,构建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小企业数字化变革的概念框架。在真实域,小企业通过积累和占有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以改变在数字化变革场域位置;在实际域,中小企业利用四大资本重新击穿其传统习性,实现数字化习性变迁;在经验域,实现中小企业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价值。研究发现为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变革升级从而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和见解参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瑞 郭兴举
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本理论认为,相对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言,通过家庭所传递的文化资本具有资本继承性的最佳的隐蔽方式,是一种最隐蔽、最具社会决定意义的教育投资。文化资本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教育行为中所获得的学术收益,极大地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所积累的文化资本;另一方面,文化资本又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教育制度通过承认文化资本的世袭性传递而进一步扩大了不同社会阶层在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从而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对既存社会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再生产过程。
关键词:
文化资本 教育公平 文化再生产 学科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