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4)
2023(6764)
2022(5566)
2021(5352)
2020(4296)
2019(9718)
2018(9829)
2017(15416)
2016(9708)
2015(10850)
2014(11069)
2013(9714)
2012(8951)
2011(8040)
2010(8650)
2009(7613)
2008(7420)
2007(7245)
2006(6609)
2005(6051)
作者
(23608)
(19561)
(19495)
(18618)
(12471)
(9446)
(8906)
(7727)
(7409)
(7276)
(6745)
(6421)
(6383)
(6327)
(6216)
(6068)
(5908)
(5893)
(5776)
(5619)
(5319)
(4961)
(4919)
(4648)
(4608)
(4513)
(4387)
(4383)
(4012)
(3968)
学科
管理(27921)
(26706)
(23637)
企业(23637)
教育(22204)
(21082)
经济(21056)
技术(16112)
中国(15844)
理论(11362)
技术管理(11291)
教学(10462)
(8220)
业经(6961)
(6897)
(6855)
(6307)
研究(6127)
方法(6106)
学法(6077)
教学法(6077)
(5938)
地方(5636)
农业(5304)
学理(5302)
学理论(5302)
(5287)
银行(5279)
发展(5273)
(5148)
机构
大学(120764)
学院(117328)
研究(41849)
管理(41191)
(37131)
经济(35821)
理学(34105)
理学院(33665)
管理学(33018)
管理学院(32751)
教育(31627)
(27408)
(27176)
师范(27040)
中国(25613)
科学(23170)
(22650)
师范大学(21871)
技术(19715)
(19428)
中心(19080)
职业(18886)
(18720)
北京(18436)
(17553)
研究所(17341)
(15518)
(14030)
财经(13762)
业大(13642)
基金
项目(72657)
研究(65042)
科学(59482)
基金(46299)
教育(40092)
(38515)
国家(37926)
社会(37303)
社会科(34938)
社会科学(34934)
(33183)
科学基金(32879)
编号(29313)
(28877)
成果(26972)
课题(25585)
基金项目(23722)
(21848)
(21810)
规划(19410)
创新(19088)
自然(18482)
自然科(18141)
自然科学(18138)
重点(18026)
自然科学基金(17849)
项目编号(17713)
(17291)
(17266)
资助(17051)
期刊
教育(59575)
研究(48829)
(48045)
经济(48045)
中国(42563)
管理(18816)
技术(18099)
职业(15863)
(14673)
学报(13349)
(13225)
科学(13160)
大学(12139)
技术教育(10252)
职业技术(10252)
职业技术教育(10252)
(9903)
金融(9903)
(9831)
论坛(9831)
学学(8982)
农业(8853)
科技(8390)
高等(8129)
业经(7821)
图书(7691)
(7263)
高等教育(6862)
财经(6759)
成人(6726)
共检索到205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明  
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当前工科院校创新教育存在诸如人才“基本功”不够扎实,“知识面仍显狭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存有缺陷等等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努力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型学习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进个性化课程体系、探索按大类培养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在学期间的研究和训练、培养工程意识和综合能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和环境、探索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等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晓鸣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国已确立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国大学能否发挥其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的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之所系。在世界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名单中,尚未看到新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名字,这使人们常常发问: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是否具有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守新  高振华  韩世岩  
文章以高等院校大学生教育教学的现状为背景,分析了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教学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并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对课程体系设置、课程考核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延保  
质量是大学的生命,创新是大学的灵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而提高质量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人才。于是,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被提上重要日程。在此进程中,能否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分不同层次、不同门类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组织深入研究、进行重新设计,把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能否以彻底摒除扼杀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为目标,全面改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正在成为高教界内外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与此相呼应,本刊组织了这组文章,旨在对相关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探讨,希望对读者思考与探讨有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辉  龚方红  徐萍  葛秀坤  赵庆贤  蒋必彪  
从"职业"角度提出了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活动过程中的5个主要问题: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开展面向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运用所学知识锲而不舍解决问题过程的磨炼,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顿悟瞬间,形成自豪感与树立从事事业的自信心;分析、建立了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活动中的逻辑关系,探讨了教育培养活动的特性;并将"教育培养活动"应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智林  
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单项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于整个培育系统的建立和创新。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与根基。创新型人培养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使创新观念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环境。首先,创新人才成长与生存需要全社会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创新观念,形成重视创新活动、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成果、宽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霍月红  张莹  
随着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大学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核和智能发动机,尤其是创业型大学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带动和辐射作用更加凸显。在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一作用会越来越大。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词,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借鉴国外创业型大学的经验,探索我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对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佘国平  
2004年,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基本实现上海教育现代化的决策。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上海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有声  
工程教育历来是我国最受重视的高等教育组成之一,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是工程界和教育界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工程教育”究竟是培养科学家,还是培养工程师?这既涉及工程教育的定位,又涉及到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本文从工程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与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晓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营销人才培养,构建以营销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是深化高职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高职营销技术人才培养的核心主题。按照企业需求的营销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设计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模式,加强产学研结合,拓展校企合作的多种渠道,是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根本,是高职教育生存之本。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巧转  杨喜明   胡喆华  
我国MBA教育通过十年的发晨已初具规模。正如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MBA教育也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以求进一步发展。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下,MBA教育的创新需求则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对信息技术型管理人才和财会、金融类人才的需求趋势以及美国技术MBA的培养模式戚讨我国MBA教育在培养企业CTO、CFO方面的创新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翠翠  于濂清  张均瑶  
求知欲是个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开端,是影响个体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质。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已成为高等教育完成培养创新型人才使命的关键。大学生求知欲的激发需要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特别要注意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内部养成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晨  
在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也骤然加快,随之国际化教育资源不断整合,全球人才竞争状况愈演愈烈,同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阐明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涵义,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针对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提出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淑惠  曲学利  朴永馨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是近二十年发展壮大起来的。它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高等特殊教育需要也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特殊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