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0)
2023(4811)
2022(3817)
2021(3894)
2020(3083)
2019(7061)
2018(7008)
2017(11436)
2016(7805)
2015(8620)
2014(8905)
2013(7754)
2012(7192)
2011(6617)
2010(6721)
2009(5489)
2008(5451)
2007(5179)
2006(4407)
2005(4121)
作者
(18998)
(15737)
(15621)
(15141)
(10074)
(7691)
(7269)
(6246)
(5987)
(5880)
(5405)
(5286)
(5124)
(5117)
(5087)
(5046)
(4996)
(4781)
(4624)
(4390)
(4159)
(4063)
(3819)
(3792)
(3787)
(3633)
(3478)
(3452)
(3256)
(3243)
学科
教育(19568)
(15493)
经济(15475)
管理(13257)
(12406)
中国(12016)
(9650)
企业(9650)
理论(8324)
方法(7816)
(7340)
教学(7283)
数学(6903)
数学方法(6763)
(5331)
技术(5056)
(4609)
(4157)
学法(3832)
教学法(3832)
发展(3796)
研究(3684)
(3674)
学校(3631)
思想(3570)
(3539)
高等(3505)
政治(3442)
(3408)
(3365)
机构
大学(95957)
学院(91594)
研究(36136)
教育(29383)
(26184)
管理(26109)
经济(25229)
(23707)
师范(23565)
理学(22296)
(22153)
科学(21901)
理学院(21870)
管理学(21212)
管理学院(20998)
师范大学(19488)
中国(19261)
(18311)
研究所(16825)
技术(16515)
职业(15524)
(15488)
中心(14839)
北京(14801)
(14244)
(13501)
(13272)
业大(12865)
(12099)
农业(11260)
基金
项目(59908)
研究(49999)
科学(48581)
基金(39662)
(34664)
国家(34194)
教育(33546)
科学基金(28155)
社会(27945)
社会科(26169)
社会科学(26163)
(25194)
(23993)
编号(22412)
成果(20739)
课题(20204)
基金项目(19953)
自然(17528)
自然科(17160)
自然科学(17153)
(17136)
自然科学基金(16856)
资助(16201)
重点(15630)
(15497)
(15483)
规划(14931)
教育部(13905)
(13663)
项目编号(13120)
期刊
教育(50888)
研究(36525)
中国(29704)
(27886)
经济(27886)
学报(15278)
职业(14141)
技术(13508)
科学(12717)
大学(12623)
(12170)
(10718)
学学(10108)
技术教育(9619)
职业技术(9619)
职业技术教育(9619)
管理(8950)
农业(8557)
(6525)
论坛(6525)
高等(5809)
(5728)
金融(5728)
财经(5632)
(5423)
成人(5420)
成人教育(5420)
高等教育(4997)
(4907)
(4902)
共检索到146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锡海  王忠昌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框架下,高等工程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被划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但由于工程与技术的同源性,使得二者在哲学基础、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具有同质性,从而为二者的互相借鉴、资源共享和沟通衔接提供了可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淑艳  关文杰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基本完成了规模化扩张,而怎样从规模化向内涵化方向转变,是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因为有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比较,高等职业教育若是不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与服务领域,体现不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其存在的合理性就会受到置疑,生存的环境就会受到挑战。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在注重职业教育功能实现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对高等性的关注与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修平  酆爱文  
文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观进行了比较,指出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观以创业、创新、大工程为导向,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观以就业、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的实践教学定位,避免人为的拔高标准。而对于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又可以用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观进行要求,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改善其就业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西广明  李文海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求其评价具有矫正误区、改进模式的功效。为此需要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规范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依靠评估理论、结合教育特点、借鉴国际经验。从系统角度,高等职业教育评价应该从评价目的、主体、客体、原则、标准、内容、方式、方法、效果等方面展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入选理由以"整合"之眼透视职业教育,从实践经验和理论推演两个范畴,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发展的基本框架,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视角。主要观点书中认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整合就是将职业教育的要素、构建等重新组合,使之形成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新的功能整体。对照逻辑起点的内在规定,扬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新文  周志艳  
受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影响,我国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如此。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是重新认识并界定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通过实现"人的回归"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革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剑  
我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同质化"趋势明显,影响旅游产业发展,而"差异化"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坚持与本科教育"差异化"发展,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途径和人才培养成果三个维度来实现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向健极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人本需求与社会需求失衡、逻辑起点错位、主客体反位、学生丧失自主选择权的偏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实行"全人教育"。要通过技术技能教育、养成教育和通识教育,培养自立的人、文明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时贵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定位在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与国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人民接受更高层次的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仁忠在《职教论坛》2012年第10期中撰文分析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依据的教育公平,指出了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并提出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追求教育公平的改革建议。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要把它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作者分析了约翰.罗尔斯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朝晖  王治中  
教育公平,是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维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推进教育的公平,是缩小不同群体之间人力资本存量差距的根本途径。作者从不同的社会形态探讨了教育公平推进的历程状态,从人本向度和人力资本存量向度阐述了教育公平的人文本体基本价值趋向。同时,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公平实然与应然的背离,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教育政策取向,以制度创新建构有力政策联系与和谐文明校园环境等措施,积极全面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仁忠  
教育公平是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的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若干教育不公平问题,已经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未能充分彰显,并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要推进追求教育公平价值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文章具体地提出要制定高职生生均拨款的基本标准,鼓励各地提高高职生生均拨款;调整和优化高校布局结构,大量增加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数量;确立公平优先原则,转变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扩大高职生专升本规模,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重构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的关系,加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苗月季  
目前,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来考虑,为社会培养工程造价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潜心于特色专业的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造价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宇  
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可分为经济需求与个人需求,其中个人需求对于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影响更为直接。由于存在着社会分层,求学者的个人需求体现在追求预期职业地位的最优化。预期职业地位的决定因素包括毕业生选择职业的机会、就业率和职业评价。从总体上看,目前高职院校的预期职业地位相对较低,因而对求学者缺乏吸引力。可以通过舆论宣传、推行“订单培养”及促进专本衔接等途径提升高职院校的预期职业地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毅颖  
本文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内涵阐释的基础上,将"高等性"和"职业性"作为两个重要维度,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等质量评价要素进行分析,探究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并对我国2004年(首轮)和2008年(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进行了案例剖析和比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