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98)
- 2023(2463)
- 2022(1905)
- 2021(2057)
- 2020(1522)
- 2019(3648)
- 2018(3785)
- 2017(4890)
- 2016(4060)
- 2015(4687)
- 2014(5010)
- 2013(4040)
- 2012(3744)
- 2011(3498)
- 2010(3822)
- 2009(2998)
- 2008(2953)
- 2007(2910)
- 2006(2630)
- 2005(2435)
- 学科
- 教育(18470)
- 中国(8687)
- 理论(5953)
- 教学(5907)
- 管理(3884)
- 学(3646)
- 济(3288)
- 经济(3287)
- 革(3253)
- 发(3207)
- 改革(3200)
- 高等(3147)
- 发展(3124)
- 研究(3102)
- 思想(3088)
- 展(3002)
- 政治(2952)
- 思想政治(2834)
- 政治教育(2834)
- 治教(2834)
- 学校(2833)
- 学法(2821)
- 教学法(2821)
- 德育(2814)
- 教育改革(2784)
- 学理(2486)
- 学理论(2486)
- 生(2384)
- 技术(2295)
- 计算(2223)
- 机构
- 大学(47570)
- 学院(42084)
- 教育(25596)
- 研究(18684)
- 范(17408)
- 师范(17366)
- 师范大学(14542)
- 京(12274)
- 职业(10924)
- 科学(9967)
- 教育学(9868)
- 技术(9835)
- 管理(9181)
- 所(9031)
- 北京(8887)
- 江(8443)
- 研究所(8044)
- 济(7550)
- 职业技术(7492)
- 理学(7371)
- 教育学院(7249)
- 中国(7172)
- 理学院(7168)
- 经济(7014)
- 院(6988)
- 中心(6950)
- 管理学(6856)
- 管理学院(6752)
- 技术学院(6358)
- 州(6284)
共检索到79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左海峰 江丕权
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师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工程师的形成来看高等工程教育,认为工程师的成长过程是学习与实践互相搭配的一个过程,并总结现实中的丁程师培养的四种途径;进而论述了培养合格工程师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工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余寿文 王孙禺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现代工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界对高等教育的期盼也愈加殷切,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手段在“大工程”的环境中从事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些工程实践活动不仅体现在满足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Jean DOREY 刘敏
法国大学校的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在世界上一直享有盛誉。严格的选拔制度、创新的培养体制、与经济领域的密切合作是其长期以来优秀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教育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法国工程师教育面临一些调整和改革,然而其几大传统特色在世界高等工程师教育中仍突现出不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
法国 高等工程教育 大学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尚科
本文探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认证的关系,指出工程师认证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导向",高等工程教育与继续教育是工程师认证的"动力源"。两者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了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实现,造就了高素质的工程师群体。文章还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挑战,探求应对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光斗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法国工程师学校是大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师的培养基本由工程师学校承担。法国工程师文凭受法律保护。工程师学校的课程灵活广泛,能够根据企业需要,经常调整,注重应用。法国工程师学校的成功依赖于一种企业文化,法国企业关心学校的发展,支持学生实习。但工程师学校缺乏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也是其未来改革方向之一。
关键词:
大学校 工程师教育 精英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约翰·德·格瑞伍
作者提出 ,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从未来学习 ,确立建立在对立统一原则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战略 ,培养明日具有未来素质要求的工程师。文章还通过比利时鲁汶理工学院的例子 ,探讨了如何通过从未来学习来塑造学习型的工程大学 ,形成创新性的发展能力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创新战略 对立统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广芬 刘涵滨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工程教育应相互融通以协同培养工程师。通过对10所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师在知识、技能、素质以及人才定位上皆有着内在关联,此为二者融通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推进融通进程,构建高质量工程教育体系,二者应加速统筹规划、协同创新。具言之,应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机制,拓展工程教育研究的问题框架;构建工程师分类培养体系,优化工程教育系统整体效能;创新数字化融通发展机制,打造持续适应的生态共生网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慧研
工程文化教育强调以人与工程的关系、人对工程的态度等为出发点,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培养的工程师在道德伦理、知识能力、素质境界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黑龙江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立足自身人才培养历史传统优势和学科专业特点,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工程需要,着眼培养既具有一流工程实践能力,又具有优良综合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查建中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1期撰文指出,作为专业教育,工程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使学生形成能够胜任今后工作的能力,成为合格的公民和称职的产业人员。而我们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苏菲·克拉普斯 安妮琳·范德科克霍夫 马丁·平克斯滕 海蒂·克尼普拉特 格蕾特·朗治 焦灵波
了解专业的未来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工科学生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工程师,以及需要什么样的专业能力。为了帮助工科学生更加了解未来的可能性及需求,产业界开发出了一套未来工程师的专业角色模型(Professional Roles Model for Future Engineers)并进行了验证。在不同部门的工程师和人力资源代表的密切配合下,该模型确定了三种专业角色以及相关的能力属性。本研究旨在调查学生们如何看待该模型,以及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识别出自己的专业角色。研究发现:即使在毕业时,学生们仍旧发现很难描述他们的职业抱负;本科生和硕士生都认为职业角色模型相当直观,并且可以轻松地将各种角色与过往的经历联系起来;然而,硕士生的角色偏好和选择与该角色一致的空缺职位之间相互矛盾;学生们渴望得到提高职业认知方面的支持,希望用岗位介绍或职位空缺来丰富对不同角色的描述,并以多种方式将该模型整合到教学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南
造价工程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经济和管理。二十一世纪,造价工程师肩上的责任是:不但能从事造价分析、投标策略、合同谈判与索赔处理等事务,而且也能逐步地进入工程保险、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工程设计咨询等领域。
关键词:
建设项目 造价工程师 挑战与机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在阐述了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分析了国内外工程师分类的现状之后,首先提出了工程师分类的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将工程师分为服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四种类型;然后提出了工程师培养标准的构成和各类工程师的培养标准;最后讨论了各类工程师培养和成长的各种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