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6)
2023(6033)
2022(5406)
2021(5036)
2020(4550)
2019(10923)
2018(10683)
2017(20050)
2016(11843)
2015(13739)
2014(14353)
2013(13943)
2012(13273)
2011(12049)
2010(12317)
2009(11169)
2008(11429)
2007(10513)
2006(8873)
2005(7931)
作者
(34050)
(28594)
(28585)
(27427)
(18088)
(13684)
(13410)
(11335)
(10768)
(10262)
(9559)
(9543)
(9401)
(9044)
(9021)
(9018)
(8925)
(8472)
(8450)
(8243)
(7263)
(7179)
(7045)
(6726)
(6584)
(6487)
(6484)
(6352)
(5857)
(5828)
学科
(44798)
经济(44755)
管理(30501)
(30105)
方法(23958)
(23458)
企业(23458)
数学(21402)
数学方法(21197)
中国(16296)
(13650)
(11972)
(9728)
理论(9385)
农业(9107)
(8751)
贸易(8750)
教育(8598)
地方(8567)
(8490)
业经(8460)
技术(7853)
(7813)
(7631)
财务(7604)
财务管理(7579)
企业财务(7127)
(7104)
(6390)
银行(6364)
机构
大学(169083)
学院(168319)
(64618)
经济(63020)
管理(61120)
研究(57138)
理学(52706)
理学院(52042)
管理学(51026)
管理学院(50688)
中国(40024)
(36100)
科学(35523)
(30772)
(30166)
(30027)
研究所(27289)
(26874)
中心(26549)
业大(26404)
(26276)
师范(26041)
农业(24499)
财经(23920)
北京(23171)
技术(22406)
教育(22377)
(21544)
师范大学(20858)
(20715)
基金
项目(108523)
科学(85095)
研究(82426)
基金(75327)
(65201)
国家(64582)
科学基金(54075)
社会(48710)
社会科(45973)
社会科学(45957)
(44429)
教育(43309)
基金项目(39957)
(38617)
编号(36143)
自然(34586)
自然科(33733)
自然科学(33720)
自然科学基金(33114)
资助(31032)
成果(30015)
课题(26918)
(25577)
重点(25561)
(24144)
(22515)
教育部(21982)
(21534)
项目编号(21064)
创新(20974)
期刊
(67646)
经济(67646)
研究(49670)
中国(37547)
教育(34704)
(27034)
学报(26906)
(24765)
科学(23440)
技术(20648)
大学(20298)
管理(19377)
学学(18426)
农业(18105)
职业(13059)
(12549)
金融(12549)
财经(11890)
业经(11091)
经济研究(10633)
(10206)
(10169)
技术教育(9483)
职业技术(9483)
职业技术教育(9483)
问题(9470)
(8795)
论坛(8795)
技术经济(8784)
(8555)
共检索到249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永辉  陈胜然  王彤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等教育管理、辅导员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剖析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整体框架、标准内容,重点介绍工作内容中的九项职业功能,在此基础上,解析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该标准强调辅导员职业能力分类、分层分级的发展空间,关注辅导员专业发展、循序渐进和稳定发展,重视相关理论和知识要求,凸显现代大学的法制精神。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钰  谈丽华  张勇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适应期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新进辅导员适应期存在对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清造成管理层忽视、缺乏科学化管理过于依赖"老带新"经验传承、缺乏科学预见导致工作失误倒逼业务学习等问题,对此,应采取提高主管部门的重视,促进从结果考核转向过程管理;打造辅导员团队,使辅导员由被动到主动职业追求;打造标准化科学管理模式,减少可预防工作失误等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胡文斌  胡丽  黄黎  
高校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的构建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起点。通过对我国"985工程"高校辅导员招聘启事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中,高校比较重视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学历背景、学生工作经历、学习能力等指标,但存在招聘门槛较高、准入资格难细化、动机不好考察、能力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辅导员招聘质量,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化建设,根据调查研究情况,提出以身心素质、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三大要素为核心的辅导员职业准入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敏  闫蕾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一系列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促使高职院校把握住辅导员队伍的政策导向,也对在高职生培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辅导员提出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培训模式是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能力标准》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的启示,着重阐述了由构建目标、开展形式、实施项目、内容模块等要素共同构成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健  
从辅导员队伍发展历程看,国家政策对辅导员的定位有明确说明,对其职责也有着详细规定,但是随着社会、教育形式的变化,辅导员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燕玲  潘懋元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1997年5月鉴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队伍中一重要力量,活跃在学生中间,他们的作用是不容轻视的。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研究,将会对高校德育建设起促进作 用。但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还较欠缺。我曾任辅导员两年,产生了兴趣,结合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选用调查、访谈的研究方法,选取高校辅导员制度作专门研究。文中首先对辅导员制度的历史作简要回顾,接着从对队伍结构、角色分析、工作评价几方面的分析中,概括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诸问题作剖析的基础上,参考前苏联、美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德育工作,提出辅导员工作今后的发展思路。从文章的分析中不难得出此结论:高校辅导员制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凡  
民办高等学校人才流动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工作战线的辅导员流动性较强,这容易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学校管理的稳定、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强效工程。合理正常的师资流动可以提升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稳定其教学环境,非常态的师资流动则容易导致民办高等学校办学质量下降,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为此,在全局性、实践性和公平性的原则下,应该合理地挖掘民办高等学校的内部资源,创新人才激励与整合机制,全面培养、正面引导辅导员队伍,使辅导员等教辅系列人员能够获得职业发展空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传信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力军,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设一支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辅导员队伍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途径。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抓住有效建设这条主线,通过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和健全激励机制等环节,激发辅导员队伍的动力和活力,是保证这支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白强  
2014年3月教育部思政司公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把"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明确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特征。这对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文章深入、系统地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特征的内涵,以期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夏坤  李永山  范鹏飞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是开发能力标准的基本政策条件。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职业能力标准的构建,应借鉴国内外职业能力标准研究成果,基于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岗位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运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按照模块化、层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制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梅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非常关键。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引导高校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完善的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对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分析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原因出发,以辅导员能力标准为依据,从高校辅导员培训目标、培训形式、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四个方面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鲁静  
根据多元评价理论注重发展、多元的评价观,构建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时,应坚持基础性评价标准与核心职业素质相对应、基础性评价标准和发展性评价标准相结合、多维化评价内容与个性化职业潜力相配合、多层次评价标准与多元化主体要求相协调等原则,以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核心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俊文  邵莉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门强调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明确指出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要求、岗位职责、管理模式、培养发展等仍处于探索阶段,使得目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凸显,尤其是缺乏职业技能的标准,亟待解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双贵  
本文通过对职业能力的分析及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定位,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德民  
作为高职院校从事学生工作的专业人员,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可以从加强学校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启发内在动力等方面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重点做好合理量化辅导员工作、完善辅导员岗位管理办法、帮助辅导员明确职业定位等工作,同时实现辅导员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和亲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