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6)
- 2023(6023)
- 2022(5241)
- 2021(5137)
- 2020(4207)
- 2019(9800)
- 2018(9318)
- 2017(17348)
- 2016(9899)
- 2015(10860)
- 2014(10599)
- 2013(10418)
- 2012(10083)
- 2011(9354)
- 2010(10029)
- 2009(9106)
- 2008(9330)
- 2007(8633)
- 2006(8088)
- 2005(7507)
- 学科
- 济(33232)
- 经济(33180)
- 业(29571)
- 管理(26693)
- 企(22008)
- 企业(22008)
- 农(15140)
- 中国(12789)
- 方法(10881)
- 农业(10745)
- 策(10272)
- 教育(10157)
- 财(10103)
- 制(9379)
- 数学(8850)
- 数学方法(8629)
- 业经(8315)
- 地方(8086)
- 贸(7956)
- 贸易(7951)
- 学(7907)
- 易(7771)
- 理论(7537)
- 及其(6690)
- 银(6494)
- 银行(6476)
- 行(6232)
- 收入(6218)
- 划(5963)
- 融(5945)
- 机构
- 大学(143577)
- 学院(140877)
- 研究(56155)
- 济(55734)
- 经济(54177)
- 管理(50887)
- 理学(42893)
- 理学院(42287)
- 管理学(41470)
- 管理学院(41147)
- 中国(39255)
- 科学(31953)
- 京(31586)
- 所(28206)
- 财(28023)
- 研究所(25422)
- 农(24192)
- 江(24054)
- 中心(23895)
- 范(23283)
- 师范(23118)
- 财经(21038)
- 院(20713)
- 北京(20581)
- 教育(19429)
- 业大(19109)
- 经(18985)
- 州(18788)
- 农业(18660)
- 师范大学(18648)
- 基金
- 项目(87110)
- 科学(69107)
- 研究(68307)
- 基金(61664)
- 家(53417)
- 国家(52867)
- 科学基金(44288)
- 社会(41335)
- 社会科(39014)
- 社会科学(39004)
- 省(34083)
- 教育(33922)
- 基金项目(31051)
- 划(29792)
- 编号(28924)
- 自然(27621)
- 自然科(26947)
- 自然科学(26934)
- 自然科学基金(26487)
- 成果(26463)
- 资助(25532)
- 课题(22346)
- 重点(20493)
- 部(20068)
- 发(20055)
- 性(18274)
- 创(17923)
- 年(17901)
- 教育部(17283)
- 规划(16789)
共检索到229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飞 王钰 张勇
高等学校贫困生群体是大学生群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贫困生因其"贫困"而"问题化",也因其"贫困"而倍受各方关注。从角色理论的研究视角,聚焦"身份"话题,发现贫困生存在多元期待与角色紧张、角色生成与角色自卑、角色刻板与角色冲突的困境,需要从优化贫困生认定、合理定位贫困生期待,以及破解贫困生刻板印象等方面促使贫困生更好地认同自我、发展自我和成就自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丽莎 吴绍飞 郑昊
近年来,随着国家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的拉大,高等学校贫困生认定成为学生工作的一项重点,但是目前高等学校对贫困生认定仍停留在浅显的层次,需要相关研究者对其认定途径展开深层研究。高等学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认定资料真实性受到质疑、民政部开具的贫困证明作用不显著、班级民主评定作为认定方式存在缺陷、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可通过实施生源地民政部门及高等学校双重认定与资助机制;对贫困生认定进行动态化管理;加强对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地方民政部门的监督等诸多更深层次的认定途径,促进高等学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不断完善,帮助真正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平稳地度过其大学生活,同时也使我国高等教育按照既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平则 杨志峰
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教育公平、大学生成长、校园稳定和社会进步。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难以达到"精准资助"的现实要求,贫困生识别精准度低、资助育人效果不明显和缺乏动态监管等问题逐渐凸显。对此,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以大数据为依托,加强数据保密,通过打通贫困生资助工作信息平台,协同开展大数据精准资助与精准育人,加强贫困生资助线上线下双向监管,提升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精准度,实现前瞻性资助和动态化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桂兰 周艳华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制度设计,指出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着认定标准难以界定、认定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认定结果的公示和核查受主、客观条件制约等现实困境,从而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对策思考,即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认定标准、构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提高认定参与者的责任意识和法纪意识、兼顾认定过程的公开透明与贫困生的隐私保护、结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开展认定结果的核查督导。
关键词:
贫困生认定 困境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文飞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奖、贷、助、补、减、免”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资助体系面临诸多困境,贫困生的认定缺乏合理机制,助学贷款缺乏长效机制,贫困生资助方式单一,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学习贫困、就业贫困等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资助体系,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助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切实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资助体系 困境 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澜 林良夫
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群体现象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能否建立合理的助学体系,做好贫因生的资助工作,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保障社会公平的瓶颈。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应依靠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其中加大政府的投入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根本。此外,要确立国家助学贷款在资助工作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高校自身的制度建设及多种形式的助学模式构建合理的助学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钋 金红昊 刘海骅
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提供支持性的制度环境,学生资助体系是其中关键一环。在"后扶贫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对学生贫困状态的准确判断,但是学界缺乏对相对贫困学生群体的科学识别。基于相对贫困理论与可负担性原则,对研究型大学贫困生常用认定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并采用"全国高校学生教育支出调查"数据比较上述识别方法的效果。研究发现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支出双指标差值法和比值法在高校贫困生认定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模拟分析表明,通过调整相对贫困线标准,有望提升双指标比值法的识别精度,从而更为科学地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相对贫困学生群体。
关键词:
相对贫困 贫困生识别 “双一流”建设高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佳燕 刘文庆
为了解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真实情况,筛选了21篇用SCL-90量表测查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用元分析方法对报告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结果显示:(1)与非贫困生相比,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在人际敏感维度上差异显著,以往研究说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发是值得商榷的;(2)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研究年代和样本量大小的影响。最后,对改善高职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敏感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高职 贫困生 SCL-90 元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玉威
贫困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殊群体,一些贫困生存在严重的自卑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分析贫困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出发,需从国家、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解决策略。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贫困生 心理问题 预防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颖 苗元江
贫困生是社会上一个典型的群体,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八个方面研究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根源,然后从加大资助体系、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锻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构建积极的校园组织系统等方面指导他们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会杰
要保证高考改革目标的实现,高等学校在高考招生中履行好主体责任极为关键。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却面临着责任观念淡漠、积极性主动性严重不足的责任困境。高考改革选考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些突出难题与之密切相关,高校的责任困境亦使这些难题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高校责任困境的形成源于权力而非权利、更非责任的观念及制度设计,高校未实质承担人才培养及其选拔责任所产生不利后果的风险和成本被大大降低;其次,中央和省级政府是驱动高考制度改革的关键主体,高校始终屈居配合高考改革的从属地位,行政力量对高考考试招生的过度规制、相关激励不相容以及人才培养及生源选拔对高校的发展影响较小等均限制着高校履行招生责任的积极性主动性。文章建议以高校责任困境的突破为线索深化高考制度改革,把高考招生视为高校应平等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主体责任,尽早夯实法治的基础性保障,探索高等教育激励相容之道,创新和发展以高校为招生主体的体现生源市场竞争性的改革方法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阳 高一星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的要求,在国家进行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依据在高校从事贫困研究生资助工作的实际,分析目前工作中存在的贫困研究生产生原因多元与资助政策单一存在矛盾、认定的政策目标与执行效果存在偏差、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困境,从资助政策提供、资助体系设计和资助工作机制完善三个层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改革 贫困研究生 困境 资助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劳逸媛
高校学生资助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意义重大。高职教育是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对12名高职院校贫困生进行访谈与观察发现,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可以分为前期的教育积累、院校及专业选择、学业发展和社会融入、毕业选择与社会流动四个阶段。高校学生资助主要以资助信息、资助资金和资助经验的形式对高职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产生影响。高职贫困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充满挑战,学生资助要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通过畅通从中学到大学的资助服务路径、完善高职贫困生资助服务体系、关注高职贫困生中的女性群体等政策举措支持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
关键词:
贫困生 高等职业教育 学生资助 影响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元奎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发现,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现行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资助模式存在各资助项目间缺乏衔接和整合、价值导向缺位等问题。针对以上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构建"组合式"高等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贫困生资助 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兰剑 慈勤英
后脱贫攻坚时代,中国农村反贫困形势进入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的新阶段,面临着新形势:"两无人口"数量巨大,兜底脱贫压力激增,相对贫困问题更加突出,已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大,农村贫困人口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反贫困"造血"功能不足,救助标准过低,兜底脱贫作用有限,救助政策简单叠加,能力提升政策缺失,低收入群体争当"贫困户"。面对后脱贫攻坚时代农村反贫困的新形势,农村社会救助政策亟需强化兜底脱贫保障和政策衔接,更加关注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规避救助依赖,建立贫困风险预警机制,注重贫困者长远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