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3)
- 2023(6357)
- 2022(5182)
- 2021(4816)
- 2020(3911)
- 2019(8807)
- 2018(8701)
- 2017(15136)
- 2016(7915)
- 2015(8674)
- 2014(8493)
- 2013(7830)
- 2012(7206)
- 2011(6379)
- 2010(6718)
- 2009(5916)
- 2008(5858)
- 2007(5728)
- 2006(5085)
- 2005(4211)
- 学科
- 业(27527)
- 管理(27182)
- 济(24995)
- 经济(24964)
- 企(24127)
- 企业(24127)
- 技术(14965)
- 中国(13111)
- 技术管理(11354)
- 农(9955)
- 业经(8157)
- 地方(7380)
- 教育(7369)
- 方法(6796)
- 理论(6500)
- 农业(6405)
- 财(6259)
- 制(6117)
- 融(5763)
- 金融(5763)
- 银(5553)
- 银行(5551)
- 行(5396)
- 策(5133)
- 发(5100)
- 划(4956)
- 数学(4941)
- 数学方法(4900)
- 和(4645)
- 产业(4352)
- 机构
- 大学(101403)
- 学院(100421)
- 管理(40470)
- 济(39284)
- 经济(38306)
- 研究(34515)
- 理学(34280)
- 理学院(33889)
- 管理学(33428)
- 管理学院(33185)
- 中国(24937)
- 京(21985)
- 科学(18864)
- 财(18540)
- 江(17212)
- 中心(16788)
- 范(16461)
- 师范(16355)
- 所(15314)
- 教育(14621)
- 北京(14196)
- 财经(13795)
- 研究所(13656)
- 州(13599)
- 师范大学(13107)
- 院(13004)
- 农(12887)
- 技术(12746)
- 经(12516)
- 业大(12389)
- 基金
- 项目(67912)
- 研究(56757)
- 科学(55705)
- 基金(47004)
- 家(40633)
- 国家(39729)
- 社会(36143)
- 科学基金(34829)
- 社会科(34065)
- 社会科学(34058)
- 省(29312)
- 教育(28032)
- 基金项目(25032)
- 划(24103)
- 编号(23082)
- 创(21200)
- 成果(20094)
- 自然(20034)
- 自然科(19606)
- 自然科学(19602)
- 自然科学基金(19299)
- 创新(18555)
- 课题(18228)
- 资助(16526)
- 发(15929)
- 重点(15657)
- 部(15158)
- 年(14943)
- 规划(14892)
- 制(14765)
共检索到167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克勇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关键是要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科技创新以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为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于今年10月联合召开的“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刊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刊登此次论坛的重要论文,请读者关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健
中南大学是在本世纪初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潮中,由原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而成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现有师生员工将近7万人。五年来,学校高举创新的旗帜,以科教兴国为己任,走科技兴校和人才强校之路,成功地实现了1+1+1>3的聚合效应,在中南地区迅速崛起。进入当今中国高校的第一方阵。去年上半年,中南大学因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提出“建设创新型大学,服务创新型国家”,受到高层领导和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钢
当今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 我们决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科技创新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最终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走清洁发展、协调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那么,高校在整个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如何定位,到底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我们不得不深思和努力实践的话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燕 范笑仙
围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就论坛有关论文的主要观点,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提炼和综合介绍。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建设 高等教育 创新型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梁传杰 王专兵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学科建设创新是进行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科建设创新这一新的概念,笔者从学科建设创新的内涵、意义及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高校 学科建设创新 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忠泽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是我国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中央提出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加强政策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创新型国家 产学研合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桂民
近年来,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注重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以区域或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植树造林537万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冠
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在发展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乏团队"自组织"特性;二是忽视和弱化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思想;三是学术资源匮乏。为此,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等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如下措施促进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发展:一是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增强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学术自主性;二是重视发展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增强对自由探索和基础性研究的资助;三是国家增加研发投入,扩大资助的范围和额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化
本文认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在于进行知识产权变革,重点在于优化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推动法律法规完善,体制、机制合理协调,政策、措施衔接配套,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社会自我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与文化环境,为自主创新提供潜在的动力,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进而提升国家竞争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要以制度促能力,以能力带发展;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
关键词:
知识产权战略 创新型国家 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思危
创新的基本定义是指从外界引入或者在内部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有益的变化,是人们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些新的举措。创新型国家是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国家,创新型国家并不一定是科技大国,但必然是科技强国。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创新型国家,不能单纯以拥有多少科技人员、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取得多少科技成果等等为依据,更重要的是要看创新在国家的发展中是否起到主导作用。用"全球创新计分牌"(GIS)等方法对国家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均已表明,我国离创新型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正如"欧洲创新计分牌"(EIS)2006中所指出:"无论是阿根廷和巴西,还是印度和中国,无论在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上,都难以与任何一个创新较好的欧盟国家相比。看来这些国家的创新体系需要有实质性的改善,才能赶上创新绩效好的国家。"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四个指标: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据笔者测算,到2020年以前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的年均增速应为12%,才能保证到2020年时占GDP的2.5%;当前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约为25%左右;对外技术依存度为60%左右;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目前占第6位,但按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0.7,发达国家的0.14左右;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篇均仅为国际水平(8次)的一半左右。由此可见,从国际的标准和我国自己提出的目标看来,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大类。技术创新是指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服务引入市场,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过程;管理创新是指将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新的组织形式引入企业或国家的管理中,并取得相应效果的过程;而制度创新则是指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新机制引入人类的社会及经济活动中,并推动社会及经济发展的过程。创新能力是国家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在当今世界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社会即将来临,为了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要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真正实现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主要应当采取以下5项措施:①发展教育事业;②推进风险投资,实现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结合;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④培养创新的文化;⑤建立创新的支持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一是要在制度上进行变革和创新,从科学推动模式转变为主要靠需求拉动的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改进老产品或开发新产品;二是企业应当逐渐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走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集约式发展道路;三是成为确定研发项目的主体,成为投入的主体,成为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的主体,还需要给予各方面政策的支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范红
一个创新型国家必定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金融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必须更大程度发挥直接融资支持自主创新的作用;必须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更多的民间风险资本投资创新型经济。只有从融资结构、监管方式、金融创新等方面入手,改革我国的金融系统,才能使金融服务的重点真正转向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刚
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投资者信心不足等严峻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积极抓住结构性减税机遇,落实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2009年,市、县(区)财政专项安排企业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筱婷
据欧盟网站6月6日报道,今天欧盟委员会召开了关于强化欧洲创新力的研讨会。会议强调,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Euorpean Institute of In novation and Technology,EIT)三大"知识与创新团体"(the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Communities,the KICs)是加强欧洲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核心。在未来,要继续巩固、扩大现有的这三大创新集群,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双宁
业前,支持金融创新,我们需要“面对一个事实,坚持两个原则,解决三个问题”。面对“一个事实”就是要认真面对国际上金融创新势不可挡的事实;坚持“两个原则”就是监管部门一方面要支持创新,另一方面要防范风险;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认识问题,二是要解决为银行业创新提供条件保障的问题,三是要在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创新与监管的工作到位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