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7)
2023(9905)
2022(8896)
2021(8541)
2020(7169)
2019(16925)
2018(16905)
2017(32587)
2016(18151)
2015(20560)
2014(20766)
2013(20495)
2012(18646)
2011(16861)
2010(16740)
2009(15151)
2008(14593)
2007(12514)
2006(11005)
2005(9412)
作者
(52624)
(43626)
(43178)
(41116)
(27714)
(21140)
(19724)
(17433)
(16678)
(15510)
(15208)
(14572)
(13758)
(13678)
(13325)
(13320)
(13154)
(12832)
(12371)
(12284)
(10904)
(10643)
(10391)
(9836)
(9792)
(9742)
(9618)
(9555)
(8806)
(8782)
学科
(70248)
经济(70179)
管理(51992)
(46512)
(39300)
企业(39300)
方法(33837)
数学(29359)
数学方法(28989)
中国(18573)
(18060)
(17798)
(15692)
业经(14780)
地方(14690)
理论(13115)
(13001)
环境(12226)
农业(12052)
教育(11475)
技术(11249)
(10567)
贸易(10561)
(10477)
(10220)
(10220)
财务(10157)
财务管理(10138)
(9975)
资源(9827)
机构
大学(256172)
学院(251679)
管理(104579)
(91961)
理学(91143)
理学院(90091)
经济(89683)
管理学(88501)
管理学院(88042)
研究(83879)
中国(59044)
(56266)
科学(55465)
(42367)
(41382)
业大(40550)
(39981)
研究所(39137)
中心(37641)
(36420)
师范(36144)
(35883)
北京(35741)
财经(32999)
农业(32617)
(30906)
(30014)
(29642)
师范大学(29518)
技术(27090)
基金
项目(179985)
科学(140734)
研究(131339)
基金(128543)
(112252)
国家(111309)
科学基金(95240)
社会(79751)
社会科(75451)
社会科学(75425)
(71169)
基金项目(69353)
自然(63631)
自然科(61994)
自然科学(61980)
教育(61015)
自然科学基金(60807)
(60532)
编号(54666)
资助(52893)
成果(44080)
重点(40112)
(39531)
(38023)
课题(37789)
(36785)
科研(34359)
创新(34229)
教育部(33330)
项目编号(33252)
期刊
(97124)
经济(97124)
研究(72492)
中国(50085)
学报(41422)
科学(38679)
(36483)
管理(35470)
教育(35368)
大学(30515)
(28274)
学学(27779)
农业(26272)
技术(22688)
图书(17092)
业经(16459)
(15086)
金融(15086)
资源(14953)
财经(14588)
经济研究(14047)
(13494)
科技(13197)
理论(12726)
问题(12679)
技术经济(12298)
(12245)
实践(12010)
(12010)
情报(11937)
共检索到357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亚丽  翟晓艺  蒙吉军  黄珺嫦  蔚霖  
开展高等学校保留老校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高等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和优化整合的基础。提出老校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的思路,即老校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应在对校区土地开发强度现状评价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学校主体搬迁后学校实体建筑和无形资产利用等变化的评价,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和实地调研法的评价方法,构建了包括学校土地开发强度、实体建筑利用程度和综合影响力3个指标层16个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控制搬迁后老校区土地资源利用率下降,建议明确完善老校区功能定位,进行资源优化重组,提高校区综合影响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仁荣  李满春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一个基于时空尺度的动态概念。基于前人的研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给出了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其评价的思路,并从其概念出发逐层派生出其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育天  
加快机制转变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局长蔡育天如何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的"全方位推进土地管理改革,完善土地市场运行机制,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要求,努力实现"体制转轨"和"增长转型"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江西省全南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逐步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星  蔡彦  郭璐  
基于广东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之特点,利用熵权技术和线性加成技术建立了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并对广东省1992~2002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从总体上看是趋好的,在经历了1992~1995年的弱可持续之后,目前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其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均处于良好发展势头,但资源和环境指标在2000年后呈明显下滑趋势,这应该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贵成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其永续利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土地资源永续开发利用的概念和内涵 ,土地资源永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组建的必要性、基本原则、总体框架和衡量参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双  胡动刚  
本文从土地利用条件、土地利用结构与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保障四个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SLM)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积分与模糊测度法分析得出北部湾四个城市中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值分别为0.637、0.614、0.524和0.607,并且南宁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持了较高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元元  王光彦  邱学青  李敏  
建立一个适合高校办学目标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其关键。目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平衡,评价的导向结果与预定目标的初衷存在差距。基于教师绩效的特性和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本文从教学、科研、服务、师德四个方面出发,设计了一套综合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供高校人事部门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俞文政  曲福田  陶秉元  
本文在分析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遵循相关性原则,在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现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提出了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坚定不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进行土地生态经济规划等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为协调该区土地资源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为制订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管理策略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勇  
该文在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资源利用市场化改革必然性基础上,从基本思路、遵循原则和配置机制、开发机制与引导机制等方面系统设计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资源利用市场化改革路径,并就相应的制度创新设计进行了效果评价。分析认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市场化改革是可行的,改革必将使我国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土地释放出巨大的资源价值、市场价值、甚至产权私有化预期,为我国持续减少城乡差距、整体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大勇  
本文认为,高等学校财务资源是高等教育赖以开展的物质基础,高等教育财务资源的状况与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确立适应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了解高校资金使用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改进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婉静  
本研究以中国全域为研究区,从经济发展因素、社会发展因素、生态保障因素3方面构建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2001—2015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04年,土地利用不集约情况下集约度日益下降;2005—2015年,土地利用集约度不断提升,在2015年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达到峰值。(2)在15年的研究时间中,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从Ⅳ级优化为Ⅱ级。2001—2010年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Ⅳ级,即土地利用不集约;2011—2012年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为Ⅲ级,即土地利用基本集约;2013—2015年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为Ⅱ级,即土地利用集约。(3)综合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在评价中起主要作用,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财政支出、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影响中国土地节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婉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君  谢俊奇  王力  张贵军  郭庆十  
论文建立了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土地利用遥感影像(IKONOS)特征进行分析,介绍评价指标遥感信息解译方法。在以遥感为主结合调查获取所有指标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综合评价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比较,发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是一种可行的评价方法。因此,论文构建基于遥感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作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体系,并应用其对石家庄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实践证明,这种体系构建评价方法更具时效性,实用性更强,工作更快捷、方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路振华  
在理清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评价尺度、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这4个方面对现有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总结,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工作做出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