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5)
- 2023(11272)
- 2022(9210)
- 2021(8801)
- 2020(6978)
- 2019(15821)
- 2018(15282)
- 2017(26616)
- 2016(15827)
- 2015(18158)
- 2014(18493)
- 2013(16957)
- 2012(15648)
- 2011(14234)
- 2010(15073)
- 2009(13789)
- 2008(12845)
- 2007(12014)
- 2006(10899)
- 2005(10216)
- 学科
- 济(46996)
- 经济(46955)
- 管理(35939)
- 业(33420)
- 中国(30055)
- 企(28293)
- 企业(28293)
- 融(25654)
- 金融(25650)
- 教育(24889)
- 银(23507)
- 银行(23485)
- 行(22819)
- 方法(17701)
- 理论(17268)
- 农(15475)
- 财(14646)
- 业经(14213)
- 制(13962)
- 数学(13690)
- 数学方法(13375)
- 地方(13183)
- 教学(12545)
- 学(12503)
- 中国金融(11013)
- 农业(10874)
- 务(9792)
- 财务(9760)
- 财务管理(9732)
- 发(9349)
- 机构
- 大学(213516)
- 学院(207745)
- 研究(72272)
- 济(69704)
- 经济(67519)
- 管理(64966)
- 中国(54427)
- 理学(54162)
- 理学院(53272)
- 管理学(51865)
- 管理学院(51416)
- 京(47250)
- 科学(42901)
- 范(42774)
- 师范(42494)
- 教育(40339)
- 财(37292)
- 江(35867)
- 所(35763)
- 师范大学(34485)
- 中心(33989)
- 研究所(32063)
- 北京(31177)
- 农(30311)
- 州(29473)
- 财经(28727)
- 技术(27594)
- 业大(26884)
- 经(25763)
- 院(25531)
- 基金
- 项目(125501)
- 研究(105460)
- 科学(98875)
- 基金(82845)
- 家(69614)
- 国家(68685)
- 社会(62502)
- 社会科(58880)
- 社会科学(58861)
- 教育(58253)
- 科学基金(57668)
- 省(53408)
- 编号(47786)
- 划(46013)
- 成果(44500)
- 基金项目(42227)
- 课题(37998)
- 资助(32888)
- 年(32750)
- 自然(32117)
- 自然科(31322)
- 自然科学(31318)
- 自然科学基金(30746)
- 重点(30374)
- 发(29610)
- 项目编号(29203)
- 规划(28702)
- 部(28550)
- 性(28250)
- 创(27131)
- 期刊
- 济(83925)
- 经济(83925)
- 研究(79964)
- 教育(73531)
- 中国(59499)
- 融(32300)
- 金融(32300)
- 学报(31919)
- 财(30843)
- 农(28751)
- 科学(26854)
- 大学(26828)
- 管理(23658)
- 技术(22897)
- 学学(21998)
- 农业(18703)
- 职业(18366)
- 财经(15537)
- 图书(15050)
- 业经(13836)
- 经(13521)
- 坛(12530)
- 论坛(12530)
- 经济研究(11994)
- 技术教育(11683)
- 职业技术(11683)
- 职业技术教育(11683)
- 书馆(11425)
- 图书馆(11425)
- 发(10911)
共检索到348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娄延常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大潮和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必然。本文从教育观念与认识、课程结构体系与课程内容、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组织等方面 ,较深入地探讨了融合的路径 ,既有理性的思考又具实践经验的概括。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融合 文化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黎齐英
文化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由于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交叉性、教育方法的相似性和教育者角色要求的同一性而具有融合的基础。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合理设置教育课程、提高教育者素质、开展第二课堂实践和实现校内外互融互通等途径,可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融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张冬梅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以此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成为迫在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刘凤泰 阎志坚
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标志,逐渐拉开序幕并深入发展的。从1995年9月在武汉召开第一次试点工作研讨会至今,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已有十年了。十年来,在高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文化素质教育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以来,高等教育领域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裴印山 武士勋
文化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转变观念,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拓宽教育途径,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方法与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叔子 余东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审视了高等学校所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首先根据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有关论述,分析与肯定了文化素质教育;其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讨论了德与才、做人与做事、成人与成才的关系,讨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再次,指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锋芒与重点,分析了文化素质同有关素质的关系,简要比较了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异同,并以调查统计数据说明文化素质教育的现今情况;最后,提出了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教育 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大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宇平 徐惠红 丁建霞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点。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而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是时代的呼唤。高校要积极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不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15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依然紧迫而必要,特别在解决怎样做新时代的中国人的问题上,要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作用。与上世纪末单纯从教育改革角度提出问题相比,新时期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大国的历史任务的"战略主题",极大地提高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当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加强时代性和针对性,在具体措施上既要沿用原来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方式,又要结合新时期师生的特点大胆创新。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时代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志仁
本文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概念、内涵,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为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图书馆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来论述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卿涛
在教育部的领导与推动下,在全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努力下,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新时期,党和国家为教育事业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新的方向。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如何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淑莲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它和专业教育一起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但目前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文化素质教育的倾向,在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都存在偏差,两者以各自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没有很好的融合,导致高校没有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在价值观、文化素养等方面存在缺陷。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使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实现有机渗透融合,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最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素梅
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正如彼德.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言,知识领域正处于变幻不定的状态,现有的院校、系所和学科很快就会不合时宜。那么,大学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在大学到底要学到什么,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这个问题成为当前高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本文根据作者1999 年9 月27 日在教育部召开的高等学校“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共分三个部分:第一,进一步提高对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第三,进一步做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建议和要求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