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8)
2023(4689)
2022(3909)
2021(3570)
2020(3040)
2019(6777)
2018(6725)
2017(12492)
2016(7216)
2015(8227)
2014(8289)
2013(7933)
2012(7309)
2011(6600)
2010(6944)
2009(6598)
2008(6669)
2007(6144)
2006(5518)
2005(5207)
作者
(19239)
(16181)
(15899)
(15391)
(10402)
(7572)
(7330)
(6182)
(6047)
(5876)
(5488)
(5352)
(5346)
(5188)
(5128)
(4889)
(4790)
(4725)
(4714)
(4594)
(4196)
(3908)
(3779)
(3760)
(3694)
(3650)
(3643)
(3604)
(3216)
(3201)
学科
管理(27866)
(23435)
经济(23371)
(22648)
(20620)
企业(20620)
(11299)
(10892)
中国(9395)
方法(8182)
(7832)
体制(6837)
业经(6753)
数学(6708)
数学方法(6640)
(6638)
财务(6620)
财务管理(6603)
企业财务(6296)
(6151)
(5735)
银行(5730)
(5445)
(5357)
金融(5355)
技术(5352)
理论(5172)
教育(5010)
(4951)
(4747)
机构
大学(103045)
学院(99933)
(41137)
经济(40171)
管理(36881)
研究(34519)
理学(31141)
理学院(30791)
管理学(30408)
管理学院(30178)
中国(25870)
(23979)
(21994)
财经(17809)
科学(17711)
(16809)
(16524)
(15994)
中心(15423)
研究所(14344)
(14231)
师范(14136)
北京(13971)
经济学(13188)
财经大学(13166)
教育(12890)
(12656)
(12632)
(12606)
业大(11894)
基金
项目(62337)
科学(50726)
研究(49915)
基金(45588)
(38307)
国家(37938)
科学基金(33162)
社会(32631)
社会科(30898)
社会科学(30892)
教育(25294)
(24307)
基金项目(23582)
(20827)
编号(19933)
自然(19536)
自然科(19069)
自然科学(19065)
(18997)
自然科学基金(18742)
成果(18507)
资助(17986)
课题(15567)
(15419)
重点(14592)
教育部(13984)
(13747)
国家社会(13538)
(13519)
(13077)
期刊
(49136)
经济(49136)
研究(37288)
中国(27999)
(20963)
教育(20623)
管理(15669)
学报(12528)
科学(12341)
(12185)
大学(11186)
(11082)
金融(11082)
学学(9831)
财经(9640)
技术(9552)
(8223)
农业(7655)
经济研究(7299)
业经(7098)
问题(6189)
财会(5515)
职业(5401)
会计(5221)
(4919)
理论(4628)
(4623)
(4569)
改革(4547)
(4547)
共检索到164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祥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确立之后,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好:一个是高校内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一个是高校内部如何建立约束机制.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处理好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调适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调适,应改变过分依靠行政权力进行决策的现象,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决策管理中的作用,健全决策、审议咨询、执行指挥、监督保证的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霄兵  
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决定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独特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法律确权、简政放权、章程赋权、依法维权等多种举措,落实和扩大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落实和扩大自主权的同时,要注重协调政府管理权和高等学校自主权的关系,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自主权运行的监督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伟  
中国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与西方大学自治存在类型差异。以建国之前主要参照西方大学自治、建国之后曲折探索集中管理制度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自主创新而逐渐建构起来的高等学校自主办学制度,适应了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行政松绑期待、效率至上旨趣以及支撑大国复兴心态。它以1979年高等学校主动争权为历史起点,在逻辑上历经政治确权、行政授权并最终得到法治赋权。由此而获得的办学自主权属于国家本位的权力范式,具有程序控权的权力性质,形成了行政推进、政校协同的权力运行机制,具备多维复合的权力特征,因此极具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以我国高等教育立法为基础,分析了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确立过程、高等学校法人的性质以及高等学校自主权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立法的赋权模式和其他具体问题做出评价,提出建议。笔者认为,高等学校法人既包括其在民法上的民事主体资格,也包括其在教育法(行政法)上的教育主体(行政主体)资格;高等学校自主权在性质上是一种公共权利,其内容应由教育法加以规定。应当继续改进教育立法的模式,以更好地落实高等学校自主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谈到继续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时指出,要切实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为了解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的情况,华中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组织部分师生(主要是几位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对部分重点高等学校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在此选登他们的几篇探讨文章,以期引起我国高教界对这一重要问题更多的关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蒋后强  
高校自主权是法律范围内的自主权,从本质上说是高校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其性质为公权利,其载体是高校法人;其有效性决定于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学校的定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昕  
建国后,我国高等学校自主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政策认可到法律规定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是由非正式制度转变为正式制度的过程;是政府和高等学校二者在政策层次、组织层次和操作层次上进行情人博弈的过程;是政府让渡的资源部分地被市场机制所替代,并逐渐形成"三角协调"(政府、高等学校、市场)的过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淑江  
高校预算约束软化意味着高校财务自主权与学校最终承担的财务责任不对称,学校及其决策者不能最终承担学校运作的财务后果。如果让学校拥有从市场融资的独立决策权,会导致学校过度贷款、过度支出。公立高校从市场融资的权力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管制,原则上高校不能拥有自主从银行贷款的决策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承波  潘懋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阙维明  
一、科技运行机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结构科技运行机制指的是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及其所处的环境诸因素(包括体制、政策、条件、管理、人才),构成的联系方式和相互作用的连锁促动过程。在科技进步过程的三大关键:人才、机制、投入当中,机制是核心。由于科技运行机制不仅决定于科技活动本身的内在结构,而且决定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参与作用,因而它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社会特征。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制度、观念形态、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不同,便产生和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运行机制。科技运行机制是整个社会各领域、各部分、各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宝勇  
通过对高等学校产学研用合作培养运行机制的系统研究,使得高等教育能够摆脱象牙塔式教育的束缚。只有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高等学校的知识理论更新速度才会更快,学科专业设置与发展才会更趋合理化。高等学校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并且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应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新要求。通过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运行机制的构建,使社会企事业单位由单纯的用人单位转变为联合培养单位,双方需要共同组织管理、共同实施培养育人的过程,进一步保证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工作的顺畅执行。解决了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普遍存在的企事业单位积极性不高、规模难以扩大和合作难以持久的困局。实现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互相依存,满足当前新形势下市场竞争中共谋发展的长期方针与举措。高等学校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华  
苏联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被学者普遍认为是高度集权型的典型代表。而苏联解体以后,其继承国俄罗斯在政府和大学的关系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扩大大学自主权的实践成为当今俄罗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之一。本文介绍并评析了俄罗斯近20年来扩大大学自主权的动因、改革实践和改革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澜  
本课题组是《2 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总课题组中的第 0 8号课题组 ,成员单位有清华大学、兰州大学、江苏省教委和华东师范大学 ,叶澜为课题负责人。本报告为课题研究总报告 ,由叶澜执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