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0)
2023(4183)
2022(3477)
2021(3589)
2020(2778)
2019(6393)
2018(6374)
2017(10310)
2016(6571)
2015(7505)
2014(7570)
2013(6392)
2012(6040)
2011(5529)
2010(5945)
2009(5045)
2008(4805)
2007(4734)
2006(4438)
2005(3953)
作者
(14534)
(12005)
(11929)
(11469)
(7772)
(5883)
(5690)
(4950)
(4577)
(4410)
(4192)
(3995)
(3910)
(3790)
(3787)
(3756)
(3742)
(3580)
(3509)
(3442)
(3232)
(3008)
(2907)
(2886)
(2795)
(2762)
(2741)
(2652)
(2498)
(2437)
学科
教育(19796)
(15023)
经济(14877)
中国(13245)
管理(9678)
理论(9532)
(9392)
(8523)
企业(8523)
(6157)
教学(6037)
(6026)
方法(5710)
(5126)
业经(4838)
(4643)
发展(4281)
(4159)
社会(4063)
(4003)
政治(3974)
研究(3851)
思想(3838)
(3822)
技术(3542)
学校(3476)
农业(3410)
高等(3387)
改革(3382)
思想政治(3331)
机构
大学(84012)
学院(77018)
研究(32355)
教育(29472)
(23839)
师范(23788)
(23459)
经济(22638)
管理(22239)
师范大学(20005)
(19921)
理学(18825)
理学院(18414)
管理学(17961)
管理学院(17741)
科学(17569)
中国(16235)
(15420)
研究所(13932)
北京(13878)
(13446)
中心(13112)
职业(12487)
(12160)
技术(12039)
教育学(11432)
(11314)
(9973)
财经(9412)
研究院(9080)
基金
项目(47342)
研究(44773)
科学(39485)
基金(30974)
教育(29947)
社会(27919)
(26338)
国家(25498)
社会科(24770)
社会科学(24759)
成果(21256)
编号(21080)
科学基金(20737)
(19074)
(18746)
课题(18266)
(15854)
基金项目(15166)
规划(13780)
(13087)
项目编号(12672)
(12649)
教育部(12334)
重点(12285)
(12007)
资助(11626)
(11203)
研究成果(11186)
(11115)
(11043)
期刊
教育(50614)
研究(37484)
(29101)
经济(29101)
中国(28984)
职业(12036)
技术(10589)
学报(10229)
大学(9661)
科学(9637)
(9413)
(8317)
管理(8124)
技术教育(8044)
职业技术(8044)
职业技术教育(8044)
学学(7003)
(6367)
论坛(6367)
高等(6053)
农业(5841)
(5629)
高等教育(5337)
财经(5155)
成人(5014)
成人教育(5014)
图书(4702)
发展(4696)
(4696)
(4550)
共检索到135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咏诗  
高等学校的校长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吴咏诗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应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且是教育领域里的专门家,应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并能在理论、实践或者两者的结合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成就。作为高等学校的校长,还必须了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能切中要害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素质,即诚挚的感情、科学的态度和革新的方法。本文是吴咏诗教授今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在职进修博士学位课程的大学校长班学员所作演讲的演讲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段妍  
作为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成仿吾在办学方向、教育原则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在长达50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仿吾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使命,立足中国大地,坚持教育同具体国情相结合,突出实践导向;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特征鲜明的教育思想。成仿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干家,为党的事业发展强固精神支柱,奠定了人才之基。在实践层面,成仿吾创造了敌后办学的奇迹,为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汇聚了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成仿吾从学校教育的各环节、各层面出发,建立支撑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等教育育人体系,形成教育要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的教育理论,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成仿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开拓和我国新型高等教育事业的创立做出了杰出贡献,生动诠释了一位红色教育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畏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开拓者蒋南翔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周年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专门联合召开纪念会,会前又读到《蒋南翔文集》上下两卷,本人在深受启发的同时,更倍增对他的崇敬与怀念。总结历史经验,为开拓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立  
文章指出:大学校长应当成为教育家的问题虽几经呼吁但未引起足够重视,现在仍有进一步研讨之必要;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创建较为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新形势下,大学校长要正确把握时局,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更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家。文章还对如何改革教育和干部制度,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从多方面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大学校长成长为教育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斌贤  钱晓菲  
约翰逊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历史贡献从未得到应有的评价,这成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的一个未解之谜。传统的男性中心教育史学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约翰逊本人长期专注于推广有机教育学校实验、为学校募集更多经费而无暇参与进步主义教育协会的工作,她始终坚持激进的儿童中心论而难以适应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意识形态的转变,同样是其被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快速湮没的关键因素。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洪银兴  
卫兴华教授是我党培养的老一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早年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前夕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大学学习,后来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整整68年。卫兴华教授一生中出版论著40余本,发表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纪宝成  李立国  
借鉴、模仿、学习西方高等教育并扎根于教育传统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其发展注定走不同于西方大学发展之路。近代大学校长和教育家认识到教育传统不可能引导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但是作为民族教育之魂的教育传统,却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学发展,完全切断传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川  
20世纪初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加之部分著名大学校长的身体力行 ,中国近代大学教育逐渐滋长了一种自由主义教育的倾向。这种倾向 ,在教育目的上崇尚个性主义 ,在教育过程上坚持学术自由 ,在教育管理上力求教授治校。它反对封建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专制 ,具有进步意义。但是 ,由于它生不逢时 ,加之其本身的软弱性 ,因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 ,它也就不可避免其最终的失败命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建明  
在中国,大学校长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说特殊,是因为他们身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即不同人群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角色期待。大学校长是什么?官员?教师?政治家?科技专家?教育专家?管理专家?社会活动家?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正坤  
高等学校共青团在中国共青团中居于基础性战略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主体之一。高等学校共青团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遵循德育目标原则、价值主体性原则和知行合一原则,不断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认知,大力加强共青团工作开展活动的实践引导,有效利用网络载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实践引领,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教育大学生的实践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思想共识和精神纽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显章  
蒋南翔是一位善于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杰出教育家。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他主张教学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中心任务;注重教育对国家建设的社会作用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本体功能之间的统一;在领导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蒋南翔的教育思想和哲学思维对促进清华大学的建设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飞  王运来  
在概念的核心意涵上,大学校长主体性是一个植根于变迁社会里随着大学发展而生成的概念,其内涵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问题。以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路径分析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建设,围绕统一于教育家型大学校长成长的四条路径——根本路径、核心路径、基本路径和重要路径进行设计,"四条路径"不但是教育家型大学校长成长的主要路径,而且是当前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努力的方向之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童世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迈向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必须确立和提升教育自信,这是我们坚持发扬中国特色、继往开来改革创新的重要前提。回答如何确立和提升教育自信的问题,说到底是要具备教育自信的知识前提,坚定教育自信的立场依据,保持教育发展的高度自省,夯实教育自信的能力基础,提升教育自信的传播智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东昌  
十四大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并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论述,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理论上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标志。对于一个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党,在对建设的客观规律的掌握上,有了空前的成熟,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对教育来讲,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们的教育能够真正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