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4)
2023(6867)
2022(5843)
2021(5700)
2020(4829)
2019(11324)
2018(11502)
2017(21001)
2016(12273)
2015(14389)
2014(14742)
2013(13649)
2012(12355)
2011(11193)
2010(11499)
2009(10363)
2008(10013)
2007(9099)
2006(7961)
2005(7102)
作者
(35016)
(28841)
(28832)
(27363)
(18433)
(13736)
(13188)
(11455)
(11219)
(10538)
(9909)
(9755)
(9406)
(9325)
(9075)
(8890)
(8633)
(8580)
(8565)
(8240)
(7457)
(7326)
(7198)
(6769)
(6706)
(6596)
(6559)
(6374)
(6072)
(5891)
学科
(41493)
经济(41449)
管理(30075)
(24854)
(20925)
企业(20925)
方法(20613)
数学(18563)
数学方法(17983)
中国(13655)
理论(12998)
教学(10537)
(10513)
(10044)
教育(9455)
(8598)
(8378)
业经(8288)
(8022)
地方(7517)
学法(6817)
教学法(6817)
技术(6787)
(6410)
贸易(6405)
(6392)
农业(6377)
银行(6371)
(6308)
(6199)
机构
学院(164317)
大学(163245)
管理(58764)
研究(57380)
(56540)
经济(54959)
理学(50004)
理学院(49387)
管理学(47843)
管理学院(47527)
中国(39852)
科学(36827)
(36356)
(29668)
(28884)
研究所(27149)
(26921)
(26008)
业大(25981)
(25733)
师范(25697)
中心(25266)
技术(24306)
北京(23122)
农业(22739)
教育(21950)
(21502)
(21150)
师范大学(20365)
财经(20102)
基金
项目(110335)
科学(85484)
研究(82823)
基金(74736)
(66146)
国家(65559)
科学基金(55115)
社会(46755)
(46733)
社会科(44108)
社会科学(44097)
教育(43904)
(39586)
基金项目(38303)
自然(36586)
编号(35864)
自然科(35787)
自然科学(35775)
自然科学基金(35070)
资助(32334)
成果(30395)
课题(28160)
重点(26287)
(23994)
(23935)
(22988)
(22692)
项目编号(21384)
创新(21376)
大学(20813)
期刊
(63909)
经济(63909)
研究(50064)
中国(41196)
教育(40400)
学报(27479)
(26190)
科学(23910)
管理(22798)
大学(21156)
技术(21055)
(20413)
学学(18977)
农业(17787)
职业(12865)
(11506)
金融(11506)
业经(11057)
统计(9994)
(9897)
经济研究(9822)
财经(9623)
(8962)
技术教育(8654)
职业技术(8654)
职业技术教育(8654)
(8366)
图书(8329)
(8269)
论坛(8269)
共检索到251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孔繁森  
本文旨在构建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学校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类课程体系模型,为工业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使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了高等学校工业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框架模型,并以吉林大学工业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为例详细解读了该模型的使用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研究指出: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应盲目拷贝欧美发达国家的课程体系,而应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构建适合中国工业化进程与社会形态发展的工业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淑馨  李明  
对财经类高等院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重构和制定是在众多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中突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应注重经济管理实务分析、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融合,突出交叉性学科的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知识、数学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综合经济分析,具有从事宏观和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和计算机程序开发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税文兵  杨军  杨扬  
基于工程系统发展阶段的差异重新界定了物流工程专业的内涵,明确了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专业的界限,从物流系统要素构成、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三个维度提出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三维"定位模式,设计了基于该定位模式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最后结合专业建设实践表明:"三维"定位模式及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物流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军峰  胡延吉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动力。产学研合作教育对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实践性要求更高。因此,要以"强能力重应用、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适时调整"的原则,不断完善"平台+模块"的结构型理论课程体系,构建以强化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就业适应能力为主的"实践+实训"模式的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评价和调控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袁开福  
可就业能力能否养成关系到大学教育的成败。以建立基于合理能力架构的物流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为目标,首先对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依据、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规格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物流管理本科人才能力架构的构建思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课程支撑体系的设计思路并举例说明。最后,就评价物流管理本科人才能力架构与课程体系关系的合理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巩建闽  萧蓓蕾  董文娜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编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西方高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学者的研究常常通过框架模型的形式,为高校具体的课程体系编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这些框架模型也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学习和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结合国情不断创新,是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编制研究的一条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王伟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王伟廉  
本文把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以宏观→中观→微观的逻辑进程和分析思路,采用调查研究法、整体性的研究方法和事实研究与价值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理论基点、动力、要素、实施、特征等,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对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课程与课程体系,以及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等几个基本概念进行梳理,揭示现代化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司增绰  黄景章  洪涛  
1997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结构调整,贸易经济专业从专业目录中消失,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地位一直在下降。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结构调整,贸易经济专业被重新列入基本专业目录中,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地位出现逐步回升的态势。文章通过比较四所大学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了我国目前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状况,然后提出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的设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庆斌  朱平  陈小艳  周斌  
本文在调研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的企业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明确了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应定位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岗位,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能力,在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设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颖心  江亿  赵荣义  狄洪发  
工程类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朱颖心江亿赵荣义狄洪发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的我国的基本建设事业对高层次的暖通空调设计与运行管理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因而开设供暖通风与空调(HVAC)专业的高等院校从建国初期的八所已发展到四十几所。80年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谦明  江永南  
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改革成为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最为主要的途径。开展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开展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调研表明,我国执业药师数量短缺,传统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专业应该对普通本科与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推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促进学生设计与研发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的有效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红叶  宋雅雯  莫鑫鑫  萧然  黄芬  李宏亨  
调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期提供优化策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采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广西医科大学20位专家和30位卫生事业管理在职干部的意见,评估了不同课程模块的重要性,并计算了各课程模块的课时数分布。结果表明,课程设置覆盖自然科学、生物医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等模块,但课时分布不均,专业课程占比最大(50.4%)。卫生事业管理人员对专业课程模块的课程重视程度较高,其中医院管理学得分最高。教育专家倾向于在课程设置中既要重视管理类课程,也要兼顾医学课程学习。生物医学和自然科学的部分课程虽在课时分布上占比少,但在重要性评分上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从而得出结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考虑实践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对被认为重要但课时分布较少的课程的课时分配,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行业的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曾姗  王景瑞  
课程体系既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类型与质量。以物流专业为例,比较河北省某转型试点高校与德国科隆应用科技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安排、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方面等存在较大差异。加快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进程,应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化、课程安排实用化、课程设计模块化、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评价社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