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4)
2023(5180)
2022(4742)
2021(4516)
2020(4114)
2019(9871)
2018(9859)
2017(19437)
2016(11269)
2015(13128)
2014(13761)
2013(13711)
2012(13103)
2011(11953)
2010(12438)
2009(11647)
2008(12072)
2007(11281)
2006(9915)
2005(9199)
作者
(34225)
(28749)
(28706)
(27703)
(18219)
(13850)
(13301)
(11280)
(10740)
(10429)
(9689)
(9598)
(9224)
(9092)
(9068)
(9054)
(9026)
(8484)
(8365)
(8261)
(7303)
(7186)
(7084)
(6534)
(6524)
(6514)
(6514)
(6453)
(5973)
(5863)
学科
(47393)
经济(47340)
管理(30177)
(29425)
方法(23317)
(22840)
企业(22840)
数学(20772)
数学方法(20515)
(14494)
中国(14378)
(13193)
(10446)
(9887)
(9668)
贸易(9665)
地方(9656)
(9361)
农业(9265)
业经(8852)
理论(8068)
(7997)
财务(7973)
财务管理(7944)
(7839)
银行(7817)
企业财务(7425)
(7358)
(7337)
教育(7275)
机构
大学(170596)
学院(167637)
(67738)
经济(66077)
管理(61051)
研究(58782)
理学(51494)
理学院(50841)
管理学(49887)
管理学院(49542)
中国(44187)
(37185)
科学(36319)
(32734)
(31645)
(31598)
研究所(28345)
中心(27533)
(27463)
业大(25831)
财经(25407)
农业(24921)
(24759)
师范(24567)
北京(24282)
(22710)
(21722)
经济学(20761)
(20083)
师范大学(19742)
基金
项目(101702)
科学(78575)
研究(75827)
基金(71104)
(61300)
国家(60744)
科学基金(50479)
社会(45343)
社会科(42742)
社会科学(42725)
(40783)
基金项目(37526)
教育(37064)
(34918)
编号(32458)
自然(32205)
自然科(31382)
自然科学(31370)
自然科学基金(30779)
资助(30127)
成果(28606)
重点(23565)
课题(23435)
(23417)
(22503)
(20304)
教育部(19845)
科研(19750)
(19687)
大学(19379)
期刊
(77564)
经济(77564)
研究(54129)
中国(34644)
(28973)
(26677)
学报(26669)
教育(25911)
科学(23479)
管理(20062)
大学(19959)
农业(18991)
学学(18033)
(16475)
金融(16475)
技术(15678)
财经(12872)
业经(12862)
经济研究(11653)
问题(11291)
(11034)
(10052)
(9062)
理论(8990)
技术经济(8975)
图书(8595)
统计(8476)
(8389)
实践(8076)
(8076)
共检索到259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解飞厚  
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是高等教育在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趋同和攀升。适度的趋同和攀升对于培育高等教育市场和提高高校办学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问题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政府应当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改革政府与高校的隶属关系, 引导高校科学定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高等学校定位 ,包括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 ,一所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三个层面。当前应重点研究的是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其实质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在对高等学校进行定位时 ,应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关学校的状况以及自身具备的优势等各方面的因素 ,展其所长 ,要有大视野、大智慧和大手笔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冯向东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在社会竞争中由学校自主办学形成的。要用一种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所谓学校的“定位”。高等学校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是审时度势下的理性决策。政府的职能是完善社会竞争机制和宏观调节手段 ,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占鑫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生存教育和全方位教育,是对创新教育的延伸,其内容包括创业观念、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素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教育理念陈旧模糊、课程体系不健全和缺少专业创业师资队伍等问题,需要明确创业教育指导思想,营造创业文化氛围;构建创业教育科学课程体系,拓宽创业实践教学渠道;培养创业教育专业师资,增强大学生创业参与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闫建敏  
民族高等院校应深入分析自身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自身获得发展的前提,为自身定位提供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支撑。民族高等院校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与独特优势,应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申纪云  
高校办学特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经过历史积淀形成,是有意识培养的结果,是在动态发展过程中通过比较得以确认的,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高校办学特色在求同存异中生成,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高校要依法自主办学、坚持合理定位、实行分类指导、坚持科学评估,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庚  徐琤  
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模式有很多,不同的模式在理论上又对应着不同的理论学派。本文从远程教育定位出发,将其分为"趋同"和"并行"学派。"趋同"学派认为远程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只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但培养目标和规格应该是一致的、趋同的;"并行"学派认为两者在理念和实践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同,各具特色,其培养目标和规格也应有所不同,应该并行发展。目前中国远程教育形式繁杂,标准和办学模式多样,不利于其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远程高等教育的定位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定位的趋势做了探讨,为我国明确远程教育发展定位、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厚丰  
界定了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讨了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分类与定位,以及分类、定位与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深入研究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提供了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追溯高等学校的校史起始时间,既是一个与众多高等学校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又是高等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近现代高等学校聚散离合特别频繁,存亡继绝复杂多变,构成了一部扑朔迷离、跌宕起伏的中国近现代高等学校变迁史。当今中国各高校都很重视编写校史和举办校庆活动,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出版或正在编写各自的校史,不少高校尽力追溯校史源头,也希望本校历史越悠久越好。这就牵涉到如何确定某一高校的校庆年度、如何判断某一高校的校史追溯能否成立的问题,也牵涉到如何看待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莫少群  
"211工程"建设的启动实施为高等学校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并直接推动了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转型。经过15年的建设,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有了较大的提升,也相应地对"211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和更新的要求:一要注重推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二要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支撑,三要为高等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提供条件等。就当前而言,迫切需要提高"211工程"建设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为高等学校的机制体制创新提供空间,推动高等学校发展目标的顺利转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建萍  Gerhard Gerdsmeier  
模拟公司通过创造模拟的企业情境聚焦于职业性的认知脚本,为激发学生形成职业角色意识提供支撑条件,为概念的形成与理解提供更为直观的经验基础。然而,模拟公司作为对劳动世界的虚拟与简化,承载着教育教学目的,因而在目的、情境、知识类型等方面都与劳动世界有着质的区别。鉴于此,模拟学习中要重视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处理,从学生自主建模和总结等角度讨论深化模拟学习质量的必要与可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史秋衡  宁顺兰  
本文从明确高校产权的意义及作用、高校产权界定与高校产权利益主体的明晰和高校运用产权理论要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高等学校产权分析 ,对公办、民办高校的产权及产权利益主体作了明确的界定 ,阐明了高等学校产权的基本特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秀芹  范先佐  
高等学校的组织属性契约本质决定了其外部与内部复杂的行为关系,以及彼此间一系列的博弈行为。高校的博弈行为一般伴随着利益冲突而进行,这种利益冲突必然引发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无效使用,从而对教育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玲  
随着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加上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凸显。随着国家提出"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示精神,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近年来国家促进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育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重点课题。但目前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课程体系、教育模式、评价体系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作用等方面,加快提升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