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3)
- 2023(8459)
- 2022(7525)
- 2021(7027)
- 2020(6145)
- 2019(14431)
- 2018(14410)
- 2017(26818)
- 2016(15169)
- 2015(17264)
- 2014(17758)
- 2013(17341)
- 2012(16360)
- 2011(14803)
- 2010(15381)
- 2009(14200)
- 2008(14477)
- 2007(13624)
- 2006(11853)
- 2005(10812)
- 学科
- 济(57489)
- 经济(57430)
- 业(47290)
- 管理(47116)
- 企(39468)
- 企业(39468)
- 方法(26550)
- 数学(22991)
- 数学方法(22692)
- 中国(18946)
- 技术(17750)
- 农(17716)
- 财(15973)
- 业经(12955)
- 理论(12913)
- 制(12361)
- 技术管理(12176)
- 学(11985)
- 地方(11860)
- 农业(11505)
- 教育(11289)
- 贸(11091)
- 贸易(11084)
- 易(10739)
- 银(10260)
- 银行(10232)
- 行(9701)
- 务(9700)
- 财务(9674)
- 财务管理(9644)
- 机构
- 大学(218489)
- 学院(217931)
- 济(86326)
- 经济(84246)
- 管理(82604)
- 研究(73153)
- 理学(70236)
- 理学院(69432)
- 管理学(68235)
- 管理学院(67791)
- 中国(54245)
- 京(46601)
- 科学(44547)
- 财(40741)
- 所(37827)
- 农(37253)
- 江(36042)
- 中心(34270)
- 研究所(33932)
- 业大(32043)
- 财经(31641)
- 范(31585)
- 师范(31328)
- 北京(30105)
- 农业(29123)
- 州(28536)
- 经(28366)
- 技术(26165)
- 经济学(25809)
- 院(25733)
- 基金
- 项目(137052)
- 科学(107450)
- 研究(104918)
- 基金(94823)
- 家(81482)
- 国家(80701)
- 科学基金(68715)
- 社会(63267)
- 社会科(59747)
- 社会科学(59728)
- 省(57536)
- 教育(52195)
- 基金项目(50531)
- 划(47984)
- 编号(44407)
- 自然(43323)
- 自然科(42343)
- 自然科学(42330)
- 自然科学基金(41585)
- 资助(38257)
- 成果(37831)
- 创(34071)
- 课题(32917)
- 重点(31689)
- 创新(30827)
- 部(30709)
- 发(30286)
- 项目编号(26610)
- 教育部(26452)
- 性(26371)
共检索到336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玲
随着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加上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凸显。随着国家提出"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示精神,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近年来国家促进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育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重点课题。但目前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课程体系、教育模式、评价体系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作用等方面,加快提升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春花 黄方
工商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在探讨工商管理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针对现行的教育方法,提出构建创新管理学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培养目标 管理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殷翔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赟
从生态学角度看,高等学校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人才培养就是在高等学校这一生态系统中学生这一生命主体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从教学条件、专业、课程、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思想文化等方面出发,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以及能够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 生态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图式作为人的心智结构,既是个人基于过往经验学习新知、适应环境乃至安置自我与世界交往的依凭,又是个体认知与行为刻板化风格、陈旧观念和偏见与成见产生的原因。图式与个体人格存在关联,但主要源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在特定文化与制度环境中,人们的图式具有共性,即集体心智结构,它会以外在力量对个体心智结构产生固化效应。学校教育教学既是利用图式获取新知的过程,同时也是心智结构的建构过程。在一个由考试与选拔制度主导的教育文化与制度环境中,集体心智结构的功利取向往往会强化个体图式的固化与封闭,从而失去它必要的弹性。这极不利于开发创新品质所需要的才智与智慧,抑制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突破当前社会创新活力不足、拔尖创新人才匮乏的困境,在于实现由集体性、无差别的教育向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转型。否则,将难以应对数字智能时代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环境带来的挑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颜黎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全球化的教育资源整合更加深入,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阐述了教育国际化形势下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创新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昌贵 翁丽霞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全球化,更不是高等教育"全盘西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转变观念、建立机制、进入过程和改善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全球化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恒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日益显现。同时,传统的高等教育功能观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人才的培养的重要职能日益显现,科学研究正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基地,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成为创新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功能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综观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二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要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的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娜 李娟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前提,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外高等院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二勇
创新人才缺乏是我国协同创新的瓶颈性问题,为此我们要通过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并最终推进协同创新。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区域创新、国防创新、服务创新的主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应该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的创新体系。为此,要重视基础研究,大幅度地增加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投入;改革高校学科的结构、形态、组织方式,培养科研创新人才;改革体制,促进科研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等学校 创新人才 政策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晁洁 龚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为全面落实落细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进行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也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军中。虽然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显著成绩,但高校同样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缺乏,产学研合作不深入等问题。文章从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大赛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典兵
文章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理念转变上看,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创新为重和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从目标定位上看,应当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从制度设计上看,需要构建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化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制度和学生科研制度;从影响因素上看,必须充分发挥外部和内部两种因素的积极作用;从内部机制上看,需要建立健全适合创新人才形成的选拔、激励和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楠 任保平
问题是学习的开端、思考的基础和教育的心脏。以"大问题"教育观念为导向,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的深耕细作,需要对学生持续的关注和规范。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变革,宏观经济在变革,社会在变革,大学教育也在变革。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契合时代发展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正海 杨保华 叶青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与创新教育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依托地区优势,开展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要实现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目的,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充分结合区域产业分布的特征、考虑地区差异性和产业优势,发挥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