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0)
2023(3690)
2022(2844)
2021(2966)
2020(2553)
2019(6210)
2018(6303)
2017(12210)
2016(6750)
2015(7915)
2014(7931)
2013(7423)
2012(6362)
2011(5937)
2010(6286)
2009(5569)
2008(5337)
2007(4645)
2006(4130)
2005(3675)
作者
(18099)
(14896)
(14880)
(14369)
(9550)
(7074)
(6778)
(5826)
(5713)
(5386)
(5126)
(5000)
(4852)
(4748)
(4665)
(4497)
(4446)
(4380)
(4347)
(4231)
(3724)
(3683)
(3659)
(3460)
(3390)
(3382)
(3291)
(3236)
(3010)
(2927)
学科
(26246)
经济(26230)
管理(17011)
方法(16189)
(15124)
数学(14989)
数学方法(14496)
(13233)
企业(13233)
中国(8182)
理论(7252)
(5764)
教育(5452)
教学(5102)
(5011)
业经(4942)
技术(4239)
(4214)
(4027)
贸易(4022)
(3914)
(3644)
农业(3586)
(3515)
地方(3457)
学法(3189)
教学法(3189)
(3132)
(3079)
(2945)
机构
大学(93061)
学院(91330)
管理(35975)
(32283)
理学(31537)
经济(31480)
理学院(31184)
管理学(30213)
管理学院(30037)
研究(28382)
(20219)
中国(19436)
科学(17688)
(14850)
师范(14751)
(13934)
(13675)
(13540)
教育(13178)
业大(13175)
北京(13047)
中心(12801)
研究所(12527)
(12099)
师范大学(11979)
技术(11522)
财经(11353)
(10937)
(10428)
(10308)
基金
项目(62072)
科学(49668)
研究(46087)
基金(44165)
(38259)
国家(37957)
科学基金(33085)
社会(27742)
社会科(26296)
社会科学(26285)
教育(24992)
(24984)
基金项目(22330)
自然(22157)
(21756)
自然科(21717)
自然科学(21715)
自然科学基金(21300)
编号(19624)
资助(19527)
成果(16417)
课题(14639)
重点(14403)
(14012)
(12861)
(12759)
教育部(12402)
项目编号(12070)
创新(11964)
大学(11897)
期刊
(31924)
经济(31924)
研究(28082)
教育(22054)
中国(19734)
管理(13596)
学报(12682)
科学(12507)
技术(11607)
(10688)
大学(10678)
(10340)
学学(9301)
农业(7492)
统计(7050)
(6395)
职业(5855)
决策(5815)
(5695)
金融(5695)
业经(5619)
经济研究(5461)
财经(5287)
技术经济(4803)
图书(4746)
(4507)
(4335)
(4165)
科技(4155)
技术教育(4076)
共检索到130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伟  
在"国家急需"、"民众急需"的驱动下,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日受重视,但它在价值旨趣上存在着"学"重"术"轻、"普"重"职"轻等问题,在分类实践中同时存在着某些高等学校"有类不愿归"、"无类可归"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目前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尚未得到厘清。从知识、高等学校职能、人才培养类型等多个维度出发,紧扣"研究-教学"、"学术-应用"两大维度,基于"优、雅、实、用"四大价值基准,可以划分出学术类、通识类、应用技术类、技术技能类高校,形成一套新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这套分类体系诚非最佳,亦非定论,但它有助于探索解决目前高等学校分类的某些现实问题,也有益于中国高等教育全方位地承担起繁重而多样的发展使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家彬  沈红  
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是高等学校分类研究可能的突破口,而分类结果的提出正是在一定的方法指引下实现的。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研究表现出对分类结果的过度崇尚,在论者们不约而同地追求和构建"公认的"、"科学的"分类体系的同时,在各种分类体系层出不穷的背后,促成这些类型体系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磊  
学术权力是大学对学术活动的管理与统治权力 ,主要有欧洲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高等教育管理权力区别于其他社会权力的特性在于它的学术性。我国高等学校内部对学术权力的认识存在着局限性 ,需加以关注 ;现实的学术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不断完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姚恩全  李作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研究客观知识结构如何通过学习主体及其主体间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的学习理论,其同化→顺应→平衡的三阶段知识构建模式为人才培养规划了蓝图,目前逐渐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等学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间存在传授知识与同化知识互相嵌入的关系、提高素质与顺应素质互相嵌入的关系、培养能力与平衡能力互相嵌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嵌入的原则,以期对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红琳  邓立志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党校培训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构建党校课程化培训模式,将大学生党校课程纳入高等学校总体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中,设置固定的学时和学分,并且针对不同阶段的培训对象设定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配备相对固定的授课教师,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多元化考核评价标准,并以此评价结果作为高等学校各级党组织发展党员及其日常考核的重要依据,使高等学校党校成为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从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友娣  
从财务资料上反映高等学校办学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 ,明晰产权关系 ,是新阶段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题。这一主题对我国高等学校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要开展成本核算工作 ,建立能适应高等学校体制改革要求的成本核算模式。本文拟就高等学校成本核算的方法进行一些探索性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本国  
产学研一体化被作为一种符合知识经济要求,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模式被广大高等学校采用。笔者认为,产学研一体化是一种先进的办学模式,与产学研合作等概念有所区别。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是高校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前提。事实证明,明显的行业背景是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顺利实施的有利条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朱泓  刘志军  丁堃  仲秋雁  李旦  王颖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对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及其持续提高至关重要,评估制度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内容。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许多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综观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评估模式已从最初的评审模式过渡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柯红岩  崔家瑞  金仁东  李擎  
针对信息类实验设备的特点,在原有大型仪器设备信息采集表的基础上,设计了信息类实验设备数据采集表,明确成本补偿原则。针对信息类实验设备的再创造功能,提出了信息类实验设备开放共享新机制,并形成了信息类实验设备协同育人新机制。结合中小企业对信息类实验设备的需求,提出了信息类实验设备"产-学-研-企"开放共享新模式。通过在自动化学院试点运行,运行效果良好,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于伟建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整合教学资源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刘磊  
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由实践动机因素、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四种基本要素构成。个体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涉及生理成熟、知识与技能掌握、经验获得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呈现参与性、自我反思和体悟性、持久性等特征。长期以来,理论教学作为主导型教学模式一直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和评价体系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问题必然会游离于主导教学模式之外。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急需高等院校创造性地选择和重建一批新的教学模式,其中包括问题主导型教学模式、体验——反思型教学模式、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林平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组织机构的简称,按其收益性可以分为以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等为典型代表的收益性非营利组织,以及以各种福利机构为代表的非收益性非营利组织。近年来,非营利组织除了在数量上急剧增长外,其运行出现了市场化趋势。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对非营利组织概念,包括内涵、外延进行过界定,这便致使相当多实际上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服务部门,如教育、卫生、文化、艺术、图书馆、社会福利业、社会保障业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目标错位。本文仅就高等学校的非营利组织属性及市场化运作模式作一初步探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任丽清  刘剑虹  
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高等教育竞争市场的存在和高等学校作为专业设置微观主体的身份决定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经济动机的存在是必然且合理的。本文根据影响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效用的因素,构建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理论模型,并辅之以实证资料分析了高等学校在这一动机影响下的行为选择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谈松华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正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逐步展开,世纪之交将会基本实现新旧体制的转换,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着力建设和完善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等教育新体制。这是一个变革和创新交互作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相互渗透的过程。探讨面向21世纪的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未来模式,正是试图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我国高等学校未来的组织系统及其运行的若干趋势进行预测性研究,以求通过改革创造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国实际的高等教育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陆亭  邱菀华  冯厚植  
简析高等学校的三种基本管理模式马陆亭邱菀华冯厚植作者马陆亭,国家教委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邱菀华、冯厚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学校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其功能性质密切相关。美国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在《对高等教育系统的管理》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