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4)
2023(10158)
2022(9243)
2021(8911)
2020(7383)
2019(17352)
2018(17479)
2017(33875)
2016(18707)
2015(21328)
2014(21405)
2013(21130)
2012(19362)
2011(17360)
2010(17448)
2009(15818)
2008(15515)
2007(13608)
2006(12220)
2005(10652)
作者
(53328)
(43682)
(43523)
(41569)
(28144)
(21088)
(19850)
(17249)
(16829)
(15795)
(15166)
(14593)
(13802)
(13731)
(13411)
(13249)
(13074)
(12935)
(12503)
(12438)
(10861)
(10794)
(10481)
(10077)
(9792)
(9781)
(9756)
(9679)
(8791)
(8609)
学科
(71015)
经济(70840)
管理(53774)
(50157)
(43101)
企业(43101)
方法(34247)
数学(28166)
数学方法(27751)
中国(21222)
(20077)
(18867)
业经(16948)
(16476)
理论(15399)
地方(14606)
(13662)
(13630)
教育(13190)
农业(12946)
(11856)
(11797)
财务(11788)
贸易(11788)
财务管理(11761)
技术(11430)
(11419)
企业财务(11152)
环境(10812)
(10274)
机构
大学(264125)
学院(259746)
管理(105957)
(97753)
经济(95322)
理学(91878)
理学院(90819)
管理学(89167)
管理学院(88671)
研究(86382)
中国(62656)
(57399)
科学(54185)
(45885)
(43255)
中心(39171)
研究所(39160)
(39122)
业大(38211)
(38061)
(37901)
师范(37645)
北京(37076)
财经(36640)
(33133)
(31288)
(31199)
师范大学(30655)
农业(30206)
经济学(27679)
基金
项目(177534)
科学(139830)
研究(133221)
基金(127701)
(109949)
国家(108933)
科学基金(93820)
社会(82649)
社会科(77258)
社会科学(77228)
(69291)
基金项目(68426)
教育(62713)
自然(61167)
自然科(59721)
自然科学(59710)
(58900)
自然科学基金(58621)
编号(55689)
资助(52609)
成果(46749)
(39615)
重点(39457)
课题(38666)
(37161)
(36444)
项目编号(34616)
教育部(34285)
创新(33778)
科研(33749)
期刊
(109519)
经济(109519)
研究(82380)
中国(50164)
学报(40085)
教育(39732)
管理(38284)
科学(37468)
(36127)
(34396)
大学(31040)
学学(28304)
农业(25225)
技术(22973)
(20837)
金融(20837)
业经(17938)
财经(17551)
经济研究(16132)
图书(16036)
(14820)
问题(14354)
理论(14020)
实践(12963)
(12963)
科技(12709)
技术经济(12231)
(11783)
(11733)
现代(11612)
共检索到383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家福  董美英  陈松林  窦艳  
我国高等学校初始分层动因源于20世纪50年代国家重点大学政策的诞生,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外,高等教育系统等级界线一直比较明显,各类学校在办学经费、师资配备、招生条件、社会声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意味着学生进入不同层级的大学将获得不同质量的入学机会。研究表明,父母社会阶层高、文化程度高、行政职务高、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在国家重点大学等高层级院校中,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而父母社会阶层低、文化程度低、行政职务低、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大多数聚集在二本、三本、大专等低层级院校中。这种高等学校分层状况与当前社会分层具有同构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现有的社会阶层结构,造成学生隔离现象,影响社会和谐,需要借助国...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伟宜  
在MMI和EMI理论及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各阶层子女总体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有所改善。就不同层次高校而言,部属重点高校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当前入学机会已开始下移,惠及部分中间阶层子女;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一直朝着均等化方向迈进,底层社会子女在此两类院校中获得的入学机会逐渐增多。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谢作栩  王伟宜  
在对我国部分省市区高校在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调查的基础上,从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和以父母受教育程度为代表的家庭文化资源两方面着手分析,探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目前公办高职院校是缩小各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距的突破口。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文龙  唐德善  
在风险决策中,生存风险对贫困阶层与富裕阶层的决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由于贫困阶层的生存风险率太高,导致了贫困阶层在决策过程中机会的不均等,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对贫困阶层进行帮助,极易在两者之间形成机会获得的马太效应,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只有采取合理措施,削弱生存风险对贫困阶层投资决策的过度约束,才能使贫困阶层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龙  唐德善  
生存风险与贫困阶层保守在大多数人看来,农民是天生保守的,大部分贫困阶层也是天生保守的,因为他们不善于抓住机遇,害怕冒风险,而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保守,才使得他们总是丧失机遇,深陷贫困。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似乎也是非理性的,因为当某些机遇带来的风险收益远大于风险损失时,贫困阶层似乎也不会勇于抓住这样的机遇,导致贫困阶层永远贫困,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伟宜  顾自安  
在对部分省份高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科类角度入手,文章描述了特定阶层子女对特定科类的偏好指数分布,并构建偏好模型对此做了分析。结论表明,缩小各阶层子女在不同科类中的机会差异,必须以收敛各阶层的收入差距为前提。同时,高等教育相关政策亦应做出相应调整以便为各阶层子女提供更为平等的入学机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剑渝  刘英  杜青龙  刘英  
本文通过对全国10城市五阶层居民体育消费体验和行为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了不同阶层人群的体育消费体验和消费行为,考察了体育消费体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居民体育消费的对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文伯  候立杰  
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多民族成分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差异使得新疆社会分层呈现出特有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对新疆10所不同类型高校1 47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部分统计年鉴资料,分别探讨了家庭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对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最终发现新疆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就读高校类型均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立祝  
本文从阶层再生产理论入手,采用辈出率作为研究方法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所获得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保送机会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仅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或干部)阶层与专业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阶层等社会优势阶层的子女所获得的保送上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机会远远高于农林牧渔与工商服务者(或农民与工人)阶层的子女,而且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或干部)阶层的子女所获得的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保送入学机会也明显高于专业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阶层的子女,这说明文化再生产机制与特权占有机制在共同主宰着保送生制度的命运,应对之策是严格规范保送程序与提高保送标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玉亮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阶层分化现象,对阶层分化的现状及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各阶层的现状出发,对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进行了归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天宇  
我国社会各阶层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加剧的重要原因。收入差距包括两方面,一是市场机制按要素分配造成的收入差距,二是政府管制失灵造成的收入差距。前者可以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解决。而后者的根源在于政府资源配置职能的“越位”,而且这种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不能通过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来消除。要解决由政府管制失灵造成的收入差距和社会利益冲突,必须对现行政府资源配置职能进行改革:第一,消除政府在行使资源配置职能时的城市偏好,实现资源配置上的平等化;第二,改革现行有关制度,允许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倩  
为了消除教育不平等现象,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机会,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惠待遇的倾斜性政策和旨在提高处境不利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补偿性政策。虽然这些政策的合理性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政策在改善少数民族教育落后状况以及推进学生群体多样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佑静  
根据调查分析,重庆十一大社会阶层总体收入差距较大,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也比较明显;阶层间收入分化界线已经出现,收入水平呈五级"金字塔"结构。各阶层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社会上层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和性别,文化程度对社会中下层收入影响显著。应促进社会公平,改善阶层内部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并通过"调高、扩中、提低"来调整收入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洪彬  于桂娥  
在农村农民内部各阶层拥有土地情况是不同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导致了农民阶层分化为不同的农业阶层。流转障碍使得分散在不同农业阶层间的土地资源难以向强势农业阶层转移,同时城镇对农民非农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使得非强势农业阶层掌握的土地资源被固化,从而限制了农民各阶层的市民化进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栩  谭敏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有显著差异;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少数民族的社会阶层差异最小;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最小;家庭收入高低对于少数民族是否进入民办院校就读有一定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