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5)
2023(7376)
2022(5837)
2021(5705)
2020(4696)
2019(10771)
2018(10977)
2017(19013)
2016(11687)
2015(13485)
2014(14055)
2013(12694)
2012(11731)
2011(10700)
2010(11278)
2009(10069)
2008(9870)
2007(9232)
2006(8357)
2005(7798)
作者
(30731)
(25145)
(25082)
(24281)
(15956)
(12008)
(11649)
(9856)
(9813)
(9446)
(8659)
(8511)
(8243)
(8156)
(7948)
(7810)
(7708)
(7524)
(7515)
(7188)
(6865)
(6386)
(6115)
(6087)
(5991)
(5838)
(5576)
(5523)
(5307)
(5202)
学科
(29837)
经济(29783)
管理(25713)
教育(22485)
(21074)
(18140)
企业(18140)
中国(17729)
理论(13306)
(10879)
教学(10625)
(10611)
方法(10207)
(9897)
业经(8789)
(8546)
(7683)
地方(7526)
数学(7156)
(6951)
数学方法(6944)
银行(6937)
(6710)
农业(6560)
(6474)
(6442)
技术(6397)
(6026)
金融(6019)
学法(5874)
机构
大学(151057)
学院(147882)
研究(54364)
管理(46332)
(44493)
经济(42825)
理学(38048)
理学院(37444)
管理学(36486)
管理学院(36157)
中国(35705)
(35189)
教育(34101)
(32822)
师范(32566)
科学(32213)
(27436)
(27176)
师范大学(26319)
中心(24765)
(24597)
研究所(24388)
技术(23449)
北京(23369)
(22834)
(21522)
职业(21474)
(19688)
业大(19407)
财经(18069)
基金
项目(89808)
研究(75977)
科学(70196)
基金(57373)
(48884)
国家(48200)
教育(44303)
社会(42815)
社会科(40012)
社会科学(40002)
科学基金(39716)
(38537)
编号(35767)
(34077)
成果(33820)
课题(29323)
基金项目(28467)
(25253)
资助(23590)
自然(22806)
自然科(22279)
自然科学(22271)
重点(21890)
自然科学基金(21827)
项目编号(21553)
规划(21131)
(20709)
(20654)
(20127)
(18915)
期刊
教育(61958)
(57507)
经济(57507)
研究(57396)
中国(46954)
学报(22819)
(21749)
(20115)
科学(19133)
大学(18730)
技术(18583)
管理(18526)
职业(16585)
学学(15309)
农业(14301)
(13318)
金融(13318)
图书(11411)
技术教育(10899)
职业技术(10899)
职业技术教育(10899)
业经(10420)
(10106)
论坛(10106)
财经(9152)
书馆(8800)
图书馆(8800)
(8752)
经济研究(8348)
(8030)
共检索到251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火萍  黄河  王列盈  
高等学校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是在特定的教育目标指引之下,在前人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把大学四年学习时间作为一个整体教育过程,教育者按照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受教育者的接受状况设置相应的情景模拟,引导大学生在各种情景中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实践和感悟,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一种教学形式。根据当前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在阐述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基础上,构建"明确目标—转换角色—过程管控—体验设计—评价反思"的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大学生群体和教学载体,有针对性地运用沟通体验法、情境体验法和环境体验法。同时,应注意强化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理念,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和  
教育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知识传播创新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1.全面系统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贯穿到基础教育、高等教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伍淑花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民族院校的这一课程,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民族院校应加强对当代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寄宛  王红  
作者从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承担的历史使命出发,认为应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教育应坚持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尤铮  
英国人崇尚传统,珍爱自己的文化遗产,将学校教育视为文化复制、保护、传承、创新或更新的重要途径,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和身体方面的发展是英国国家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英国在中小学主要通过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与设计等正规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通过宗教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进行道德熏陶和绅士风范的培养,同时注重以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充实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道平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包括职业修养和职业技能,职业修养指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心理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状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的精神根基和理论基础。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充实立德树人教育理论研究、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忠勇报国的爱国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业精于勤的学习精神和仁者爱人的大爱精神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社会实践有效载体和打造网络媒体主阵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代锦  
体验式培训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学习方式,因培训方式独特和效果持久被广泛应用。目前体验式培训热正在我国形成,但该行业在我国所能提供的服务还相当初级,缺少相应的规范和经验。随着培训方式的变革,国内兴起的体验式培训已成为改变传统培训方式并结合企业员工学习特点的重要培训方式。探讨体验式培训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对于现代企业的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博  
王博在《煤炭高等教育》2014年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体验式教育的积极作用和我国传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体验式教育与传统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体验式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体验式教育是指一种亲身体验、理论与实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凡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所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升高尚情操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在高等学校文化育人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在高等学校文化育人过程中,还存在传统文化接受偏离、功利化办学倾向明显、教师育人效能缺位和育人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高等学校需要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重视教师的文化自觉养成、校园文化的涵养熏陶等,采取有效措施,把"无形"的文化"有形"落地,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自信自强、开拓创新和有责任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怀超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社会整体道德状况也面临一定的冲击。对中国传统道德进行批判性继承,弘扬中华优良道德传统,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建设服务,成为当前高职德育的重要课题。传统道德蕴涵于传统文化之中,我们需要从高职德育的视角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为高职学生形成健全完整的人格形态提供重要资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淑红  梁士朋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在不断地整合、重组、吸收和优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凝练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先进的革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中国革命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其内涵丰富,形式鲜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强大的教育功能。将红色文化运用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丰富教育内容,在大学校园形成道路自信、强化文化自信、弘扬与传承中国精神,从而构建理论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校园文化和网络"微文化"建设四个维度的教育方法,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维国  
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因应学习的时代要求而变化,但直接经验与反思是其不变特征;从心理学角度看,体验式学习的优势在于它更多地涉及情节记忆、情绪记忆、默会知识、实用智力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决定性;根据学习目标、内容、过程的差异,可把体验式学习分为认知体验式学习、情感体验式学习、行为体验式学习三类;在学校教育情境中运用体验式学习,教师应重点把握经验构筑和学习反思两个核心环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红  顾纪鑫  
本文借鉴“体验经济”的启示 ,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概念 ,阐述了此教学理念在语言学习中的特点及其运用 ,并就其与传统语言教学的联系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