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0)
2023(3521)
2022(2764)
2021(2704)
2020(1869)
2019(4261)
2018(4020)
2017(6906)
2016(4044)
2015(4514)
2014(4465)
2013(4111)
2012(3733)
2011(3409)
2010(3496)
2009(3122)
2008(2995)
2007(2681)
2006(2450)
2005(2184)
作者
(10745)
(8937)
(8866)
(8705)
(5708)
(4383)
(4004)
(3480)
(3454)
(3167)
(3053)
(3003)
(2826)
(2808)
(2763)
(2722)
(2683)
(2670)
(2589)
(2550)
(2247)
(2196)
(2129)
(2104)
(2059)
(2057)
(2016)
(1989)
(1837)
(1809)
学科
(12647)
经济(12639)
管理(8840)
(7592)
中国(6496)
(6042)
企业(6042)
教育(5328)
方法(5244)
(4331)
数学(4271)
理论(4070)
数学方法(4049)
(3538)
业经(3501)
农业(3158)
地方(3064)
教学(2553)
(2433)
(2404)
(2375)
技术(2283)
环境(2238)
(2218)
(2191)
高等(2057)
学校(2045)
发展(2005)
(1995)
(1954)
机构
大学(54461)
学院(53510)
研究(19415)
管理(17573)
(16760)
经济(16214)
理学(15018)
理学院(14775)
管理学(14255)
管理学院(14139)
中国(12799)
(12242)
科学(12238)
教育(11266)
(10554)
师范(10504)
(9420)
研究所(8532)
中心(8518)
(8444)
师范大学(8441)
北京(8161)
(8109)
(7606)
技术(7383)
业大(7378)
(7348)
(7116)
职业(6390)
财经(6354)
基金
项目(36227)
研究(29475)
科学(28848)
基金(24324)
(21132)
国家(20842)
社会(17532)
科学基金(17512)
社会科(16499)
社会科学(16492)
教育(15836)
(14738)
(13374)
编号(13101)
成果(12151)
基金项目(11834)
课题(10440)
自然(10237)
自然科(9989)
自然科学(9988)
资助(9771)
自然科学基金(9764)
(9019)
重点(8724)
(8686)
项目编号(8266)
(8113)
规划(7967)
(7847)
(7379)
期刊
(20342)
经济(20342)
研究(20210)
教育(18714)
中国(14303)
学报(8285)
(7646)
科学(7378)
大学(7099)
管理(6478)
技术(6359)
学学(6009)
(5662)
农业(5391)
职业(4551)
统计(3934)
业经(3742)
(3428)
金融(3428)
(3374)
高等(3317)
技术教育(3125)
职业技术(3125)
职业技术教育(3125)
(3092)
决策(3074)
(2915)
高等教育(2872)
经济研究(2842)
图书(2761)
共检索到84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东峰  
高校是培育传承民族精神的基地,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可通过校训的确定、校园文化建设、名师示范、学习学术活动的组织等方法培育传承民族精神。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詹先友  杨继军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藏区高等学校作为民族院校的性质与功能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有利于学校及藏区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学校要从提高认识、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文化交流、民族学生结对帮扶、民族文化物质载体建设、强化社会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努力提高民族团结教育效果,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学校及藏区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栋  
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使命。课承与师承是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基本路径。学校教育通过确立职业精神传承的课程目标、发掘丰富的职业精神资源、实施主题统整的课程组织方式和依托多样化的课程形式,确保职业精神通过课程实施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承。学校教育对职业精神的选择继承和发展创新最终通过教师培养学生而实现。除学校教育外,劳动生活过程和企业生产培训过程是职业精神传承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素霞  王晓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从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结合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抓好有关课程体制建设、结合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德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久林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民族精神教育青年学生,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本文对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丹  
美国的历史教育比较发达,以传承其民族精神作为基本功能。为了保持、捍卫和存续体现美国传统和价值观的民族精神,美国高校把历史课列为通识课的核心课程。美国的民族精神传承贯穿于历史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历史教材编订和教学内容设置、公民教育、历史中"美国梦"、移民历史教育等各方面,都把民族精神的阐释和传播作为重要目标。通过一代一代地传承,美国精神已深深熔铸于美国人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中,使美国人往往显示出某种特别的优越感。从这个角度讲,美国的历史教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淑红  梁士朋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在不断地整合、重组、吸收和优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凝练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先进的革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中国革命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其内涵丰富,形式鲜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强大的教育功能。将红色文化运用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丰富教育内容,在大学校园形成道路自信、强化文化自信、弘扬与传承中国精神,从而构建理论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校园文化和网络"微文化"建设四个维度的教育方法,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红  
通过对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剖析发现,高等学校管理部门对财务预算管理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缺乏刚性和欠缺绩效考核体系等主要问题,高等学校加强预算管理创新必须树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创新预算编制方法,优化预算编制方案;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科学设计考评指标体系,完善预算考评制度建设,以提高预算编制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保证和促进高等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宾  
浅析高等学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难点及途径杨宾北京理工大学重点大学人才济济、具有学科水平高、实验手段比较完备、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思想新颖的优势,每年都可以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同时,学校又存在着加工和生产能力差,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弱,更缺少资金和对市场需求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段元媛  
随着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高校资金的来源愈加多元化,原有的预算管理模式已很难满足新时代高校预算管理的要求。文章针对我国高校存在的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预算执行缺乏控制、预算绩效评价缺失等问题,提出了预算绩效管理在高校运用的建议,以期改善高校预算管理现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学敏  冯发金  
随着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母体"和"载体"的改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初步梳理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途径,再通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对传承途径进行修正,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检验,最终依据传承的重要程度依次构建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12条途径:即申请遗产;立法;培养传人;挖掘、改造等等。该传承途径的建立将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游振声  徐辉  
在美国高校多样化的创业教育途径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教育的基本方式。创业教育项目扮演着创业教育的推手角色,各种创业教育活动向学生提供接受创业教育的现实实践场所,基于问题、基于行动、基于权变、基于体验的创业教育方法则支撑起创业教育的隐形根基。我国高等学校应分类实施创业教育,并注重教育活动和教育方法的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和多样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钱国庆  
新时代社会的全面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已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依赖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对高校"三全育人"实践途径进行研究论述,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由岳修峰等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研究》一书,将高校立德树人之工作要旨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燕  
从2000年起,英国政府将专门的公民课程引入小学,公民科成为英国国家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002年9月起公民课程又在中学正式实施,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在实践过程中,英国公民教育形成了有自身特点的途径与方法,其中重视渗透和参与是其最为鲜明的特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炳林  方建  
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既是对大学功能认识的丰富和深化,又是教育观念的更新。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明确大学肩负的历史使命,遵循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原则,探讨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坚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原则文化传承创新的渐进性原则。文化既受到经济社会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