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6)
- 2023(6706)
- 2022(4949)
- 2021(4699)
- 2020(3526)
- 2019(8064)
- 2018(8441)
- 2017(13879)
- 2016(9114)
- 2015(10604)
- 2014(11360)
- 2013(9829)
- 2012(8723)
- 2011(7910)
- 2010(8287)
- 2009(7092)
- 2008(7115)
- 2007(6816)
- 2006(6289)
- 2005(6079)
- 学科
- 济(23839)
- 经济(23810)
- 教育(20515)
- 管理(18678)
- 中国(16765)
- 业(16304)
- 企(12527)
- 企业(12527)
- 理论(9908)
- 农(9710)
- 教学(8978)
- 发(7904)
- 业经(7882)
- 学(7571)
- 发展(7184)
- 展(7060)
- 财(6620)
- 农业(6437)
- 地方(6157)
- 制(5794)
- 方法(5732)
- 技术(5010)
- 研究(4885)
- 学法(4857)
- 教学法(4857)
- 体(4445)
- 银(4423)
- 学校(4417)
- 银行(4415)
- 产业(4314)
- 机构
- 大学(116347)
- 学院(113739)
- 研究(41739)
- 济(33694)
- 管理(32707)
- 经济(32433)
- 教育(30899)
- 范(28321)
- 师范(28166)
- 京(27456)
- 理学(26622)
- 理学院(26140)
- 中国(25853)
- 管理学(25375)
- 管理学院(25108)
- 科学(24686)
- 师范大学(22924)
- 江(21460)
- 所(20983)
- 技术(18755)
- 职业(18655)
- 研究所(18641)
- 北京(18424)
- 中心(18211)
- 财(17901)
- 州(17065)
- 农(15562)
- 院(15154)
- 业大(13665)
- 财经(13360)
- 基金
- 项目(65613)
- 研究(59010)
- 科学(52019)
- 基金(40903)
- 教育(36305)
- 家(33995)
- 国家(33487)
- 社会(32887)
- 社会科(30608)
- 社会科学(30601)
- 编号(29053)
- 省(28478)
- 科学基金(27734)
- 成果(27388)
- 划(25227)
- 课题(24058)
- 年(20894)
- 基金项目(20236)
- 规划(17163)
- 项目编号(17048)
- 重点(16625)
- 性(16301)
- 发(16071)
- 资助(15751)
- 部(15399)
- 度(14938)
- 研究成果(14851)
- 自然(14762)
- 一(14438)
- 自然科(14383)
共检索到195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高等学校开展个性化教育是对教育真谛的深刻领悟,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诉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个性化教育立足"生本"教育,基于和谐教育,突出自我教育,体现渗透式教育。高等学校应通过培育学科专业特色,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施针对性教学,设置"潜能导师",营造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环境氛围等途径,实施个性化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个性化教育涉及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学生和教师参与,只有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才能明确什么是个性化教育目标以及如何去达到这一目标。模式是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十分重要。个性化教育可以有多种模式,本文以文华学院"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为例,阐述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建立、内涵及探索的深化。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 模式 潜能 立志 空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君武
本文着眼于人类自我超越的需要、学习科学的兴起以及教育技术和环境的变化,通过对班级授课制优势和不足的分析,提出了构建个性化学习系统,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命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个性化学习的实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证方法,筛选出个性化学习系统的10个要素,分别构成了个性化学习的动力子系统(包括动机与兴趣、规划与目标、反馈与评价三个要素)、实施子系统(包括学习课程、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四个要素)和支持子系统(包括教师资源、制度与机制、环境与技术三个要素),并提出了由三个子系统整合而成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球形结构模型。同时,提出了构建个性化学习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华博 林涵 饶晓盼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资助模式是高校开展个性化资助育人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成才给予帮助的一种新尝试。这种模式受学生发展理论和个性化教育思维的影响。通过跟踪了解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特点,发现这种模式有助于加强对学生思想和行动的正确引导,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深度培养。高校教育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大学全过程育人的对策,有助于丰富完善个性化资助教育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推进资助工作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玉洁
个性化教育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人格特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通过优势潜能的开发与个性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当前,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面临社会认可度低、因材与施教不对称和职业性与个性化冲突等困境。唤醒学生的个性化、争取全社会的支持、促进学校的特色化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的基本诉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四个"个性化"建设、个性化导师设置和科学化的个性化评价体系等个性化教育的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德喜 蒋云良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日益多样化,必然要求高校培养具有良好个性的毕业生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湖州师范学院积极实施"最适教育",逐步形成了地方本科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途径和机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最适教育 个性化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帕特·阿特金斯 肖俊洪
本文介绍英国开放大学一项历时五年(2005-2010)的学习支持课题,该课题旨在建立一种为远程学习提供个性化综合支持模式。英国开放大学个性化综合学习支持教与学卓越中心在开放大学原来的学习支持实践基础上,以多学科团队形式,尝试对学习支持的设计和评价进行新的探索。个性化综合学习支持教与学卓越中心组织实际工作者采用各种方法、运用各种技术开展提高学习支持水平的研究和教学学术项目,其最终目标是把这些新经验推广到实际工作中,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不同课程模块的学习并获得学位/证书。本课题的很多研究成果正被融入开放大学的主流工作中。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文峰
阐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逐次递进的三种形式及其特征,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内容与功能,最后指出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宋晓莉 刘凤娟
本文对图书馆辅助读者编制个性化图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编制个性化图书的具体操作细节和重点服务对象进行了描述,说明图书馆辅助读者编制个性化图书工作大有可为。
关键词:
个性化图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春荣
云平台上拥有海量的教学资源,如何为学习者提供符合其自身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分析教学资源的供给流程、主体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从学习者个性化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结果出发,以定义在云计算平台上的个性化教学资源供给模式。云平台需要更加合理高效的教学资源组织形式,引入"学习元"的泛在学习资源组织概念,从资源实体和资源描述文件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了教学资源个性化推荐模型。
关键词:
云平台 个性化教学资源 供给模式 学习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敏新 廖玉
近年来,高等学校的腐败案件有增多之势,2007年至2011年6月,广西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涉及县处级以上干部1303人。1可见,当前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工作形势严峻,构建和完善高等学校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风险防范体系势在必行,因此高等学校通过加强内部审计来控制风险已是必然之路。对此,本文通过分析高等学校风险产生机制的层次结构,提出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的必要性,进而从机构人员、内部控制、审计服务、职能延伸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遇春 王军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创新性和积极性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根本动力。在教学管理中创新制度,以"教学任务约定"方式推进教学改革,有效地实现了教学改革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统一,既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促进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同时形成了一批新课程。
关键词:
教学约定制度 教学改革 教学积极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邦焱 王守军
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计算问题是落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基础,是影响政府、高等学校、受教育者决策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为社会各方面所广泛关注的问题。西方对教育成本研究开始于20世纪 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成本计算出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康敏
分类管理,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办学规律的体现,有利于激发高校自主办学主动性。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要根据未来新型人才分类的需要来进行分类办学和特色定位。建立中央指导性与地方规定性相结合的高等学校国家三大类、分区域多路径发展的分类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已经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在此背景下,促进高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