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09)
2023(4377)
2022(3457)
2021(3400)
2020(2516)
2019(5796)
2018(5419)
2017(7483)
2016(5860)
2015(7007)
2014(7309)
2013(5883)
2012(5398)
2011(4982)
2010(5289)
2009(4220)
2008(4195)
2007(4044)
2006(3669)
2005(3566)
作者
(13155)
(10749)
(10617)
(10449)
(6728)
(5264)
(5153)
(4279)
(4126)
(4110)
(3709)
(3688)
(3476)
(3472)
(3450)
(3356)
(3310)
(3280)
(3250)
(3111)
(3020)
(2860)
(2799)
(2564)
(2550)
(2549)
(2429)
(2400)
(2389)
(2272)
学科
教育(20610)
教学(12767)
中国(11085)
管理(9849)
理论(9189)
(7230)
经济(7222)
学法(7107)
教学法(7107)
(6597)
(5426)
企业(5426)
学理(5196)
学理论(5196)
(4403)
研究(4167)
(4135)
(4022)
(3936)
思想(3920)
改革(3851)
政治(3828)
学校(3816)
发展(3785)
(3662)
思想政治(3634)
政治教育(3634)
治教(3634)
德育(3606)
计算(3556)
机构
大学(69724)
学院(65827)
教育(31143)
研究(25468)
(23356)
师范(23229)
师范大学(19211)
(17192)
职业(15562)
管理(14972)
科学(14302)
技术(14263)
(13865)
经济(13096)
(13075)
理学(12360)
(12286)
北京(12187)
理学院(12043)
教育学(12039)
中国(11672)
管理学(11477)
管理学院(11305)
研究所(10983)
中心(10783)
职业技术(10718)
(10087)
技术学院(9516)
(9361)
教育学院(8877)
基金
研究(38387)
项目(37694)
科学(30085)
教育(29850)
基金(20359)
成果(19653)
编号(19591)
社会(18837)
课题(18700)
(17662)
社会科(17466)
社会科学(17459)
(16632)
(16629)
(16267)
国家(15919)
规划(12962)
科学基金(12932)
(11556)
项目编号(11518)
研究成果(10983)
(10887)
重点(10726)
年度(10437)
(10263)
(9840)
(9807)
(9779)
教育部(9772)
阶段(9747)
期刊
教育(59250)
研究(34225)
中国(29631)
(16084)
经济(16084)
职业(15314)
技术(13515)
技术教育(10064)
职业技术(10064)
职业技术教育(10064)
(7972)
学报(7368)
大学(7344)
高等(7156)
成人(6383)
成人教育(6383)
管理(6084)
高等教育(6081)
(6078)
论坛(6078)
科学(5770)
(5237)
(5155)
职教(4826)
发展(4754)
(4754)
学学(4477)
图书(4284)
农业(3935)
比较(3868)
共检索到120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别敦荣  赵婷婷  吴凡  薛成龙  
教育部拟建立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表明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期待已从学校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意志层面。2011年9月底,39所"985工程"大学首度公开发布了各自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说明我国高教界已开始对社会期待和问责作出回应。尽管不能说各大学不重视,但它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信息平台、质量保障和管理监督的功能。作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重要举措,它还有待于从质量标准、报告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詹妮特.弗悌娜  
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美国高校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深入研究后提出了七条对策。这七条对策包括鼓励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反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学生给予较高的期望,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及其不同的学习方式等。十年来,这些措施在美国大学普遍应用且成效显著,对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不无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办法》规定,两部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全面领导"质量工程"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有关部门(单位)也要履行相应职责。"质量工程"项目承担学校或单位,应有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本单位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检查等工作。"质量工程"项目分公共系统建设项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振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为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2011年在教育部倡导下,39所国家"985工程"高校率先发布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引起了高教战线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按计划,今明两年"211工程"高校和地方普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洪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为应对社会批评,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启了重建本科教育的运动,以平衡本科教学与科研关系。但这场改革的结果却是一场迷局。有些证据显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得到极大关注,教学质量有很大改善;而也有证据显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与科研的失衡状况依旧,甚至更为突出。新制度主义可以给这一迷局提供一种答案,即美国研究型大学为了合法存在,设立了一些改革本科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正式制度,同时又采取大量使用兼职教师和研究生助教,虚化教学学术,实施新进步主义教学等非正式策略,虚置了正式制度。由此,美国研究型大学就用正式制度向社会展示了重视本科教学的形象,又通过非正式策略,依然重视科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凡丰  
十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超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开始建构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合作性、问题性和实践性是构成本科教育新范式的三个维度。由此,引发了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凡丰  
近 1 0年来 ,美国研究型大学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 ,开始建构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合作性、问题性和实践性构成本科教育新范式的三个维度 ,并由此引发了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咏诗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近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 ,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应对新形势 ,本科教学必须深化改革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更新与丰富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以培养适应我国 2 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玲  
分析了2006年9至10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公布的20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中"图书馆状况"的写法、内容以及办学层次和馆藏数量的相关性,概括、分析了这些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以及说明"管理手段先进,服务效果好"所采用的事实和数据,并就评估对图书馆的实际引导作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潘懋元  刘振天  王洪才  卢晓东  吕林海  叶信治  汤智  张继明  
本科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根本,也是培养科学创新型人才的起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因为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之基。一流本科教育离不开高质量教学,高质量教学相信学生具有理性探究能力,只有坚持平等性、建构性和个性化原则,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创新。合作学习是教学生态重建的抓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向度。高质量教学需要可靠的保障机制,学生课程评估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但课程评估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反馈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而不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实施"监控"。一流本科教育最根本的标志是能够培养出一流人才,对"拔尖学生"的培养自然而然就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学习投入、学习方法、学习情绪等"过程性指标"应成为关注的核心。一流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学和科研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同时,一流本科教育依赖于一流的专业教育,一流的专业教育必须实现对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超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云生  
教育评价具有三个向度,第Ⅰ向度是"关于教育的评价",追求价值判断的科学精准;第Ⅱ向度是"促进教育的评价",追求促成价值的目标实现;第Ⅲ向度是"作为教育的评价",追求价值创造的开放生产。运用教育评价向度分析方法对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政策措施进行分析发现,在教育评价的第Ⅰ向度、第Ⅱ向度、第Ⅲ向度都设计了相应的政策及配套措施,只是第Ⅲ向度的政策多属倡导性质,措施力度也相对较弱。高等学校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行动策略,因应"关于教育的评价",用好"促进教育的评价",落实"作为教育的评价"。审核评估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探索,实施新一轮审核评估,还需在审核评估意愿、能力、组织,尤其是第Ⅲ向度"创生价值"上下功夫,高等学校也要主动适应新变化,开展新探索,做到同频共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别敦荣  
2011年,39所"985工程"大学陆续发布了各自2010年度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以下简称《质量报告》)。各大学通过网络媒介直接面向社会公开自己的办学情况,在我国高教界还是第一次。正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各大学的做法差别很大。鉴于发布《质量报告》将成为"985工程"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婉莹  
高等学校要保证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政府、高校和社会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共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外部教学质量保障可通过政府建立合理的评估制度来进行引导、激励;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框架;高校了解社会对教学质量监控的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秋明  王正  龚蓓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质量问题随着数量的膨胀而成为关注焦点。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规模、质量的协调发展,树立发展的、多样化的、适宜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本文对现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其运行实践进行全面反思,提出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议与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