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1)
2023(6748)
2022(5603)
2021(5554)
2020(4380)
2019(10110)
2018(10253)
2017(17492)
2016(11044)
2015(12628)
2014(12929)
2013(11971)
2012(10943)
2011(10085)
2010(10499)
2009(9182)
2008(9228)
2007(8747)
2006(7872)
2005(7057)
作者
(28956)
(24567)
(24008)
(23153)
(15184)
(11933)
(11007)
(9606)
(9474)
(9088)
(8393)
(8178)
(8003)
(7877)
(7716)
(7573)
(7299)
(7110)
(7010)
(6868)
(6476)
(6325)
(6137)
(5990)
(5910)
(5617)
(5537)
(5365)
(5161)
(5116)
学科
(44457)
(32054)
经济(32018)
(30277)
农业(29628)
管理(18429)
中国(13385)
业经(13217)
教育(11262)
教学(10985)
理论(10647)
农业经济(10024)
(9993)
企业(9993)
(8972)
农村(8962)
(8685)
(8589)
地方(8272)
学法(7556)
教学法(7556)
发展(7371)
(7348)
方法(7311)
(7297)
土地(7211)
(6955)
劳动(6954)
(6800)
(6623)
机构
学院(142976)
大学(131726)
研究(48441)
(47917)
经济(46452)
管理(46178)
(46077)
理学(38260)
理学院(37829)
管理学(36985)
管理学院(36726)
中国(36577)
农业(34317)
科学(30165)
(29644)
业大(29301)
(26892)
(25259)
中心(23535)
(23508)
师范(23320)
技术(23241)
职业(23007)
研究所(22374)
(21203)
农业大学(20953)
(20676)
(19960)
教育(19319)
北京(18954)
基金
项目(86835)
研究(74942)
科学(65366)
基金(53218)
(45598)
国家(44935)
(40668)
社会(40034)
教育(39133)
编号(37939)
社会科(36965)
社会科学(36954)
科学基金(36547)
(31720)
成果(31280)
基金项目(28258)
课题(27951)
(26995)
(24347)
(21025)
资助(20994)
自然(20922)
重点(20559)
(20358)
自然科(20281)
自然科学(20279)
自然科学基金(19878)
规划(19362)
(18755)
(18275)
期刊
(67332)
经济(67332)
(52375)
中国(45017)
研究(44199)
教育(41790)
农业(35139)
学报(23343)
科学(19784)
大学(19704)
业经(19606)
技术(18879)
学学(17406)
(16272)
(15588)
职业(15384)
(14699)
金融(14699)
农业经济(13481)
农村(13472)
(13472)
管理(12217)
技术教育(10209)
职业技术(10209)
职业技术教育(10209)
问题(10113)
(9985)
图书(9295)
农村经济(8886)
经济问题(8621)
共检索到236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崔永健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四大功能之首,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立足西北、放眼全国,近年来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实行双轮驱动,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启动了2008版培养方案,实施了教学质量工程,开展了学风建设"五大工程",使本科培养人才质量稳步提升,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供不应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盛叶   廖飞宇   唐振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林院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大国三农”情怀、旨在解决复杂乡村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农林院校要针对工程类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更新原有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农林院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型培养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兴龙  
近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表明:"2012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4%,比2011届上升0.8个百分点,与2012届本科毕业生91.5%的就业率基本接近。"而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收入涨幅、职位晋升率、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率等多项指标则普遍高于本科生。从中不难看出,面对社会选择,相比较在高职教育,本科教育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本科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祥云  
高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基本建立起来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培养模式、课程设置、需求不对口等问题,需要通过明确时代要求、更新教学理念以及开展合作办学、实践教学等方案,才能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长青  徐超炯  汪俏梅  
如何进行园艺专业等农业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浙江大学园艺专业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1+4"双辐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培养措施等实践,旨在探索园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努力培养具有基础知识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和创新能力强,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园艺人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覃筱燕  周宜君  
中央民族大学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藏医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对藏医学本科生进行培养是成功的,培养了既了解现代医学又掌握了传统藏医学的高级人才。同时为民族院校培养少数民族医学高级人才、弘扬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娆  李华  唐衡  
为了贯彻落实"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关于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并结合北京农学院"3+1"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培养目标的调整、培养方案的提升以及课程结构和体系的优化、双导师制的推行、远程教育平台的搭建、"涉农企业深度培养"模式的构建、"六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固、考评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对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艳  邵喜武  
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培养农业机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也在不断进行着优化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该专业人才培养仍有许多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分析了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高校的实践探索,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洪波  刘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艺术院校招生规模以及招生比例都在不断扩大,艺术院校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已经被庞大的数量所挤压,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愈发注重实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同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也需注重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育,而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将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宣裕方  
高等农林院校在落实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过程中,以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领域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以此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推动"三农"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因此,研究新形势下的农林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体制,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俭  詹一览  黄巧香  
提高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激发卓越农林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卓越农林计划师资队伍培养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是顺应时代发展为中国特色农林经济培养高层次涉农林专业人才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葵  
"3C聚合"培养模式在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导游专业人才上具有一定的适切性。该模式中,基本素质培养是基础,专业技能培养是重点,综合能力培养是突破口。该模式的良性运行需要三大保障,即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以及政策制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东  刘嫄春  孙楠  徐光君  
培养水利类本科专业创新人才是水利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水利类本科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农业大学水利类本科人才培养实践,通过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创新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等途径,搭建了实现水利类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和生  任谦  何晨阳  
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企业的学习与学校的学习交叉交替进行,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本文在简述"四化"特征的工学结合模式、"1223"结构的工学结合模式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建立学校与企业对接的办学平台、教育教学平台、资源平台"三平台"的实施模式途径,并根据实践经验引发的启示与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亚峰  
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学生从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出高素质家政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和中高级专业人才。结合家政服务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家政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应立足市场需求、精准定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夯实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质量,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拓展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途径等方面实现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