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3)
2023(9454)
2022(7916)
2021(7631)
2020(6363)
2019(14285)
2018(14061)
2017(25365)
2016(15240)
2015(17466)
2014(17251)
2013(16224)
2012(14957)
2011(14095)
2010(14412)
2009(12882)
2008(12480)
2007(11800)
2006(10708)
2005(9496)
作者
(43624)
(37060)
(36272)
(34916)
(23047)
(17804)
(16481)
(14528)
(14314)
(13277)
(12659)
(12384)
(11884)
(11864)
(11567)
(11469)
(11200)
(10823)
(10750)
(10677)
(9602)
(9493)
(9193)
(8765)
(8637)
(8523)
(8270)
(8177)
(7712)
(7667)
学科
(53093)
经济(53043)
(45383)
(41867)
管理(31381)
农业(30233)
(21912)
企业(21912)
方法(19439)
中国(18425)
业经(16985)
数学(16648)
数学方法(16244)
教育(14394)
(14392)
理论(12710)
(11647)
地方(11397)
技术(11078)
农业经济(10318)
教学(10164)
(10150)
(10132)
(9852)
(9292)
(9021)
农村(9010)
发展(8499)
(8461)
(8168)
机构
学院(209001)
大学(205816)
(76560)
研究(76520)
经济(74681)
管理(72073)
理学(62169)
理学院(61423)
(60120)
管理学(59830)
管理学院(59516)
中国(53778)
科学(50023)
农业(46104)
(45810)
业大(42126)
(40216)
研究所(36782)
(34859)
中心(34394)
(32497)
师范(32109)
(30995)
北京(29104)
农业大学(28620)
技术(28614)
(27797)
(26850)
(26415)
教育(26098)
基金
项目(140578)
科学(109501)
研究(107510)
基金(95478)
(84846)
国家(83950)
科学基金(69547)
社会(62820)
(60409)
社会科(58860)
社会科学(58840)
教育(54000)
(50273)
基金项目(49961)
编号(47994)
自然(44530)
自然科(43443)
自然科学(43429)
自然科学基金(42634)
成果(40120)
资助(39073)
课题(35461)
重点(33217)
(33035)
(32220)
(31190)
(30031)
(28957)
创新(27698)
大学(27312)
期刊
(91599)
经济(91599)
研究(64110)
(63764)
中国(56139)
教育(49107)
农业(43283)
学报(40153)
科学(34675)
大学(32449)
学学(28934)
管理(22331)
业经(22241)
技术(21668)
(21003)
(20388)
(17582)
金融(17582)
职业(14532)
农业经济(13729)
农村(13522)
(13522)
问题(13373)
(13022)
业大(12779)
经济研究(11687)
财经(11476)
科技(11320)
图书(11009)
世界(10732)
共检索到324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正  吴晓利  
从 2 1世纪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入手 ,提出了面向新世纪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改革课程内容 ,优化知识结构 ;加强课程教学管理 ,探索教学新方法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注重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婷  吴永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较量,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在机遇与挑战面前赢得更快的发展,紧跟上世界先进科技的步伐,必须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大学生作为科技发展的后备军和接班人,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但我国高端人才队伍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提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海燕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大学生养成素质中的元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等。当前,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给予积极鼓励、宣传和引导,就业创业不但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心理素质。由于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长,人才市场竞争也逐年加剧,大学生可能会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高校肩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神圣职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湘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国民的共识和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创造性教育主要表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文杰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旨在使入学时还没有清晰职业意识的大学生自我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急需的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正远  段玉玺  吕杰  陈阿梅  
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硬件平台,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加大经费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等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佐彬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对我国未来经济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应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体系和方针,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向荣  钱乾  
在党和国家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大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对行政职业能力的迫切需求;二是帮助大学生成功成才,夯实未来职业发展与腾飞的基础;三是增进大学生的科学认知、政治认同及日常生活的幸福感。当前,大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清晰、相关课程相对缺失、实践平台构建困难等问题,需要采用明晰培养目标、开设相关课程、构建实践平台等方法,切实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行政职业能力,使其成为他们成功成才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占海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应用模因论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网络词汇、电影台词和片名、流行歌曲歌词和歌名、习语中有大量的强势模因,容易感染大学生,为大学生所接受。通过这些途径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姚娅萍  徐亚萍  
针对目前推行大学英语系列翻译教学有困难的情况 ,对农林院校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进行了若干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 ,切实有效的课内课外实践能明显提高农林院校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参 8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东  
努力培养立足"三农"、服务"三农"高素质的创新型农业人才是历史赋予高等农业院校的使命。北京农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北京,融入郊区,将服务首都农村和农业作为己任,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主题活动为平台,以选任"村官"助理为途径,在培养立足"三农"、服务"三农"高素质的创新型农业人才方向做出了贡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薇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越发紧迫和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更加被重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领域。文章就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提出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文英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应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爱祥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就业力不强。本文先提出就业力的概念,然后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力的不足之处,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培华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满足企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措施。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积极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学生创新实践体系,搭建学生创新平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