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7)
- 2023(7452)
- 2022(6064)
- 2021(6068)
- 2020(4862)
- 2019(11014)
- 2018(11075)
- 2017(18885)
- 2016(12066)
- 2015(13483)
- 2014(13887)
- 2013(12712)
- 2012(11787)
- 2011(11086)
- 2010(11862)
- 2009(10792)
- 2008(10661)
- 2007(10066)
- 2006(9429)
- 2005(8748)
- 学科
- 农(44658)
- 济(39579)
- 经济(39531)
- 业(31046)
- 农业(29746)
- 管理(22016)
- 教育(21272)
- 中国(17649)
- 业经(14317)
- 学(13222)
- 发(12029)
- 理论(11739)
- 企(11455)
- 企业(11455)
- 方法(10540)
- 发展(10310)
- 展(10186)
- 农业经济(10090)
- 制(9827)
- 地方(9690)
- 环境(9282)
- 村(9075)
- 农村(9067)
- 教学(8281)
- 数学(8217)
- 数学方法(8026)
- 策(7741)
- 土地(7493)
- 体(7323)
- 财(7278)
- 机构
- 学院(160914)
- 大学(156975)
- 研究(59970)
- 济(57722)
- 经济(56154)
- 管理(52954)
- 农(45983)
- 理学(44699)
- 理学院(44152)
- 管理学(43236)
- 管理学院(42944)
- 中国(41600)
- 京(36226)
- 科学(36124)
- 农业(34043)
- 范(32818)
- 师范(32698)
- 教育(31879)
- 所(30347)
- 业大(30040)
- 江(29120)
- 中心(27772)
- 研究所(27344)
- 师范大学(25969)
- 财(25564)
- 北京(23902)
- 州(22445)
- 技术(22240)
- 职业(22074)
- 院(21120)
- 基金
- 项目(99090)
- 研究(84710)
- 科学(78823)
- 基金(65384)
- 家(56094)
- 国家(55288)
- 社会(49759)
- 社会科(46192)
- 社会科学(46183)
- 教育(46156)
- 科学基金(45715)
- 省(43175)
- 编号(40371)
- 划(36455)
- 成果(34597)
- 基金项目(34089)
- 课题(30876)
- 农(27163)
- 年(26339)
- 自然(26019)
- 资助(25285)
- 自然科(25189)
- 自然科学(25185)
- 自然科学基金(24708)
- 发(24477)
- 重点(24115)
- 部(23385)
- 规划(22902)
- 性(22830)
- 发展(20439)
- 期刊
- 济(78297)
- 经济(78297)
- 研究(57247)
- 教育(56729)
- 农(51225)
- 中国(48356)
- 农业(34328)
- 学报(24500)
- 科学(22602)
- 大学(21142)
- 业经(19864)
- 技术(18362)
- 学学(18229)
- 财(17510)
- 融(16237)
- 金融(16237)
- 职业(16173)
- 业(15436)
- 管理(13744)
- 农业经济(13554)
- 农村(13542)
- 村(13542)
- 问题(11596)
- 技术教育(10449)
- 职业技术(10449)
- 职业技术教育(10449)
- 版(9990)
- 经济问题(9330)
- 财经(8995)
- 农村经济(8991)
共检索到266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骏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也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生态文明在教育内容、体系、机制等方面普遍存在不完善、不系统、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对此,高等农林院校应结合办学实际,从培养目标、内容、教育方式等进行改革创新,构建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
关键词:
农林院校 生态文明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佳妮
“双碳”目标的提出,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增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民族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其独特且重要的意义。“双碳”目标下民族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关系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面向“双碳”目标,民族高校需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体系化和系统性建设,注重提质增效,体现价值观塑造的特色,并突出决策和执行能力的培养。以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发展观教育、生态法治观教育、生态文化观教育、生态安全观教育、生态全球观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从教育供给、教育产出、教育保障和教育研究四条路径寻求改革和创新,打造民族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和优势,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关键词:
双碳 民族高校 生态文明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刚奇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从而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在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突出地位,高等农林教育作为科学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与生态文明的联系至深至切,在其建设进程中应该发挥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龙凯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及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忠诚实践者和模范示范者。在分析生态文明的内涵并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措施,为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 高职院校 生态文明教育 实践探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建伟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突出,生态文明教育越来越重要,但目前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却存在诸多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突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旨不明确;缺乏与中小学生态教育的有效衔接;缺乏课程间的明确分工,内容交叉、重叠。现实需求和实际供给之间的差距要求必须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因此,要突出生态文明教育在教材中的地位,规范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布局,界定各门课程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分工和功能,增加教材中生态文明实践指导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生态文明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炜 廖婴露
生态文明不仅是理念创新,更是现实任务。文章在探索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新思路,即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明确基本任务、弘扬和转化传统文化、适时跟进制度安排,并从公民参与、管理体制创新、产业生态化转型、智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四个方面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战略思路 现实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冬梅 张喜春 李奕松 江占民
教学有效性不仅包含狭义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更要反映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即有效教学既要关注教师"有效地教",更要关注学生"有效地学"。总结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提出高等农林院校应把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来,并首次提出量化有效性——有效度的概念,以此来加强研究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从而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最终达到增加学生学习收获、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北京农学院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和督导工作中,探索质量监控和督导工作重心的体会和经验总结。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学生学习收获 课堂教学 有效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海荣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同时也担负着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人才的重任。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使之有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对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梅
高等农林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改革对高等农林教育的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为高等农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者认为,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评价改革,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科学有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多元评价,从院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引导高等农林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统建 刘奕琳 高江勇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突出政策导向、服务导向和问题导向。依托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强化农林教学实践特色,依托农林企业联合办学。农林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数以万计农林行业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总结25年来我国农林院校国家教学成果奖的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常态化视域下我国农林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勤 叶聚丰 张健明
我国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迅速进步,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在高等工程技术专业中加强工程管理知识教育变得尤为重要。笔者界定了有关工程管理知识教育的基本概念,基于管理者有限理性假设,从和谐管理理念、全面工程管理理念和关于工程管理的终身教育理念出发,在理论上全面论证了加强工程管理知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知识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贞权 丁忠甫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科课程渗透的主渠道作用,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途径与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志丹
"绿猫"理论希望中国成为一个"绿色国家"。绿色发展,是中国必然的抉择。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绿色科技研究与创新,还能辐射和带动公众绿色观念的形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也丰富着"绿猫"理论的内涵,切实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
“绿猫”理论 高校 生态文明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时见 邵佰东
生态文明教育既体现教育涵化属性,又彰显公共管理属性,具有公共性、耦合性、全面性、长期性等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的场域下,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性工程,不仅要在理论内涵上体现中华民族生态复兴的教育愿景、人民中心生态民生的教育立场、民众生态心智形塑的教育目标、本土生态资源整合的教育特色,而且行动方略上要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任务,构建生态文明教育整体性发展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夯实生态文明教育主体责任自觉,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协同治理机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