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41)
- 2023(18749)
- 2022(16077)
- 2021(14833)
- 2020(12733)
- 2019(28765)
- 2018(28452)
- 2017(53788)
- 2016(29668)
- 2015(33705)
- 2014(33810)
- 2013(33569)
- 2012(30823)
- 2011(27869)
- 2010(28483)
- 2009(26668)
- 2008(26383)
- 2007(24031)
- 2006(21936)
- 2005(19886)
- 学科
- 济(135235)
- 经济(135075)
- 业(107362)
- 管理(98532)
- 企(89052)
- 企业(89052)
- 方法(53237)
- 农(49313)
- 数学(42881)
- 数学方法(42425)
- 业经(37045)
- 财(35673)
- 中国(33894)
- 农业(32859)
- 地方(28357)
- 制(27393)
- 学(25248)
- 理论(24681)
- 务(24518)
- 财务(24435)
- 财务管理(24394)
- 企业财务(23115)
- 技术(22312)
- 和(21491)
- 策(20692)
- 贸(20138)
- 贸易(20123)
- 划(19929)
- 体(19559)
- 易(19472)
- 机构
- 学院(431679)
- 大学(426729)
- 济(178518)
- 经济(174536)
- 管理(171519)
- 理学(145686)
- 理学院(144137)
- 研究(143389)
- 管理学(141921)
- 管理学院(141101)
- 中国(110798)
- 京(91804)
- 科学(85963)
- 财(82667)
- 农(78990)
- 所(72311)
- 江(68856)
- 中心(66283)
- 业大(65044)
- 研究所(64913)
- 财经(64358)
- 农业(60572)
- 经(58295)
- 北京(58073)
- 范(56276)
- 师范(55827)
- 州(54639)
- 经济学(52577)
- 院(50748)
- 经济学院(47064)
- 基金
- 项目(277781)
- 科学(218958)
- 研究(208414)
- 基金(199163)
- 家(171663)
- 国家(170019)
- 科学基金(147148)
- 社会(131373)
- 社会科(124193)
- 社会科学(124154)
- 省(111473)
- 基金项目(105533)
- 教育(96934)
- 自然(93687)
- 自然科(91472)
- 自然科学(91450)
- 划(91291)
- 自然科学基金(89846)
- 编号(87111)
- 资助(81395)
- 成果(70895)
- 重点(61974)
- 部(61309)
- 发(60560)
- 课题(60403)
- 创(58862)
- 创新(54419)
- 国家社会(53238)
- 教育部(52776)
- 项目编号(52086)
- 期刊
- 济(215477)
- 经济(215477)
- 研究(133554)
- 中国(92376)
- 农(76734)
- 管理(68107)
- 财(66424)
- 学报(64014)
- 科学(60310)
- 教育(55127)
- 农业(51560)
- 大学(50167)
- 学学(46692)
- 技术(42279)
- 融(41727)
- 金融(41727)
- 业经(37185)
- 财经(32501)
- 经济研究(31701)
- 业(28150)
- 经(28033)
- 问题(27486)
- 技术经济(23919)
- 图书(21852)
- 现代(20589)
- 版(20496)
- 世界(20228)
- 理论(19969)
- 科技(19335)
- 商业(19121)
共检索到668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昱 周静 王振华
目前高等院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职业性不强、应用能力不足的现象。针对提升经济管理类农业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从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规范等方面展开阐述,利用"实践—教学—再实践"方式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结合经济管理在农村区域发展、科技组织与服务等方面的特色,研究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因此,高等院校在研究生培养上要放眼未来,按照需求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制度的调整和完善,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的调整和构建,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用实践能力。第二阶段是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的建立,将教学与实践相对接,形成"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培养模式。第三阶段培养符合当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又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企业实习的多维度,以及基础素质、应用实践能力的多视角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找到既符合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又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生培养方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振华 张双月 潘新宁 齐佩然 江金启 张锦梅
作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专业学位研究生面临的就业挑战也日益严峻。文章基于某地方性农业院校近三年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研究生的全样本数据,利用OLS回归模型揭示影响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就业质量提升的建议。结果表明:(1)地方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质量相对平稳;(2)专业技能证书的拥有量、专业类文章的发表、担任学生干部的层次、实习经历和对工作单位的满意度对地方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从政府、高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1)政府层面:应对就业辅导及指导采取反馈机制,并对就业的研究生进行观察,测算其就业满意度;(2)高校层面:应将实习指标纳入学期考核、对校招企业采取严格的审核制度;(3)研究生层面:应多考取专业技能证书、多发表专业类文章、担任层次较高的学生干部,但要注意时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苏东华 张有林
基于目前研究生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定量考核方法,认为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应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创造素质、身心素质等项目,通过对各项目进行评分,得出综合素质分值,实现综合素质的定量考核。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凤 齐红岩 须晖 齐明芳 孙周平 李天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已经迈入历史新阶段。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也给高等农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农科研究生提出新要求,在园艺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本专业生源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不清晰,从事农业的信念不坚定;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归纳水平不高;农业实践素养偏低,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够。尤其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迫于自身提高学历水平,工作和学习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专业知识相对薄弱,专业学习面临困难多、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专业技能操作较差,掌握科研技能难度大、需要锻炼的时间更长,因此,结合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加快本专业和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全面提高研究生自身的专业兴趣爱好,增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单独开设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课程,充分发挥跨专业知识应用的优势,更加注重培养适应社会的新时代复合型专业人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接玉玲 刘孟臣 王振林
调查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论文选题和导师指导等培养环节以及影响专业学位发展和培养质量的因素加以分析,认为农业推广课程设置基本适合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指导教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在政策支持力度、招生录取、培养方式、教师队伍等方面仍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佳红 曹晓兰 程研
柔性培养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分析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柔性培养模式涵义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柔性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重点对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柔性与平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进行构建。为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创设适宜的环境,优化其知识结构、注重创新和工程应用实践,以推动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柔性 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硕士 农业信息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佳红 曹晓兰 程研
柔性培养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分析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柔性培养模式涵义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柔性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重点对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柔性与平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进行构建。为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创设适宜的环境,优化其知识结构、注重创新和工程应用实践,以推动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柔性 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硕士 农业信息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剑锋 孙伟 陈晗 于长志
作为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层次,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通过对三所农业高校农科硕士研究生及导师的调查发现,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不佳、校内学术交流氛围不浓等问题。提出注重大师精神教育、适当提高科研补助、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优化实验教学环节、建立合作交流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农科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伟 于长志 王美 徐博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以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CSI模型计算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结合斯皮尔曼系数和因子检验,选择提升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计量途径,对加强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科 硕士研究生 教育质量 满意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茜 张晖 张大勇 王雯
调查发现,我国现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仅得到社会"基本认可",离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反映出教育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丰富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是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业推广硕士 专业学位 应用型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向兴华 李晴虹 刘捷
通过质性研究发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包括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4个维度。其中,实践动机包括实践内生动机和实践外生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包括沟通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信息处理、自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情境实践能力包括匹配分析力、整体规划力、执行力、应变力、反思力。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核心是知识应用创新能力,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四维度能力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实践动机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一般实践能力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专业实践能力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情境实践能力是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建青 谢玲霞
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收费现状表现出热门专业收费高、市场化程度较高、收费政策标准不一。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成本分担理论"和"筛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收费的合理性及意义,提出了全面收费的政策建议;认为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科特点建立科学的分类指导收费体系,并以"扩大助学金范围、提高奖学金力度"为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一飞 王顶明
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初试尚未形成与学术学位人才选拔相区别的标准,存在业务课考试科目设置依据与划分标准不统一、考核内容缺乏合理性、初试与复试功能定位不清晰等问题。研究建议:增设综合能力考试,重点考核考生潜在的职业胜任能力与学科培养能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及综合能力考试有机结合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体系;依据分类框架,设置特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的业务课科目,发挥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筛"与复试"选"的功能。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考试 初试 分类 能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廖湘阳 周文辉
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应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社会需求的制度选择,经历了从开放式探索到重点化发展、从渐进式发展到激进式发展、从有序发展到快速增长的转变。随着学位类型的增多和培养规模的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暴露出与职业资格关联不强、人才培养模式特殊性不显、制度设计与实践落差较大等问题。未来我国要继续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完善其培养体系;坚持灵活多样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多样化探索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多维度推动研究生教育多元分化发展;改进制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吉磊 孙婧 张茂仁 刘洋 高华
在调查农业院校在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预期的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就业心态、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意向以及就业指导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就业预期,从国家和社会角度、学校角度和学生自身角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
农业院校 硕士研究生 就业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