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9)
2023(13240)
2022(10866)
2021(9991)
2020(8445)
2019(19232)
2018(18874)
2017(36053)
2016(19919)
2015(22533)
2014(22719)
2013(22380)
2012(20644)
2011(18497)
2010(18934)
2009(17898)
2008(18256)
2007(17088)
2006(15032)
2005(13583)
作者
(56623)
(47796)
(47757)
(45259)
(30272)
(22853)
(21640)
(18653)
(17946)
(17226)
(16114)
(15875)
(15248)
(14988)
(14762)
(14674)
(14625)
(13951)
(13840)
(13826)
(12044)
(11805)
(11701)
(11018)
(10944)
(10863)
(10823)
(10716)
(9761)
(9606)
学科
(87830)
(86598)
经济(86500)
(70443)
企业(70443)
管理(66803)
(47225)
方法(36908)
农业(31263)
业经(30615)
数学(28738)
数学方法(28530)
(26962)
中国(24054)
(19379)
财务(19350)
财务管理(19320)
(18517)
技术(18272)
企业财务(18233)
地方(16939)
理论(16275)
(15746)
贸易(15739)
(15731)
(15567)
(15299)
(14407)
(13878)
(12597)
机构
学院(292696)
大学(281763)
(121457)
经济(118974)
管理(114690)
理学(97992)
理学院(97068)
管理学(95725)
管理学院(95191)
研究(92132)
中国(72565)
(61979)
(58770)
(55782)
科学(54366)
(47707)
农业(47548)
(46314)
业大(46103)
中心(44148)
财经(43727)
研究所(41351)
(39466)
(37413)
北京(36569)
(36334)
师范(36036)
经济学(35816)
经济管理(33378)
经济学院(32626)
基金
项目(185194)
科学(146470)
研究(143157)
基金(130964)
(111485)
国家(110280)
科学基金(95661)
社会(90430)
社会科(85198)
社会科学(85171)
(77307)
基金项目(69894)
教育(66586)
(61979)
编号(61868)
自然(58920)
自然科(57497)
自然科学(57480)
自然科学基金(56486)
资助(51472)
成果(49044)
课题(42492)
(42200)
(41556)
重点(41448)
(41283)
(40780)
创新(37997)
(37047)
(36973)
期刊
(146170)
经济(146170)
研究(84372)
(63950)
中国(61918)
(46178)
农业(42984)
管理(42239)
学报(40430)
科学(39113)
教育(36375)
大学(32325)
业经(30966)
学学(30109)
技术(29853)
(28282)
金融(28282)
(22748)
财经(21575)
经济研究(20651)
问题(19960)
(18654)
技术经济(17114)
(15174)
农村(14989)
(14989)
世界(14806)
农业经济(14546)
商业(14531)
现代(14039)
共检索到443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薛金林  戴青华  姚雪霞  
对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进行研究是破解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建设困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及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厘清现代农业发展与高等农业院校工科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探析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建设现状,提出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的具体路径: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教学适量提升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强化师生服务"三农"意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喜霞  
农业院校提升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和分析中国知网2008~2020年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文献基础上,以沈阳农业大学通识课程为例,从新工科建设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制度、技术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在制度维度方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开展分层次教学,更新教材陈旧内容,完善课程考核制度。在技术维度方面,采用案例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课堂实验教学模式、渗透建模思想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态度维度方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适应新工科建设需要,加强师生间互动交流,培养大学生发散性思维,开展设错、纠错教学范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喜霞  
农业院校提升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和分析中国知网2008~2020年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文献基础上,以沈阳农业大学通识课程为例,从新工科建设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制度、技术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在制度维度方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开展分层次教学,更新教材陈旧内容,完善课程考核制度。在技术维度方面,采用案例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课堂实验教学模式、渗透建模思想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态度维度方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适应新工科建设需要,加强师生间互动交流,培养大学生发散性思维,开展设错、纠错教学范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佘小宁  
高等农业院校文科学报因为各个院校办学定位、历史发展原因造成刊名高度雷同、栏目设置大同小异和选题内容基本趋同。文科学报转向创办专业学术期刊,成为一种理性选择。近年来教育部鼓励、引导高等院校学报走特色化专业学术期刊发展模式,新闻出版总署启动报刊体制改革,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提升文科学报编辑出版水平。这是提升高等院校专业学术期刊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高等农业院校文科学报转向专业学术期刊势在必行,因为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为创办专业学术期刊提供了保障,内涵式发展夯实了专业学术期刊基础,互联网技术为创办专业学术期刊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文科学报转向专业学术期刊发展模式:一是细化文科学报的办刊定位,形成期刊差异化发展优势;二是成立文科学报联盟合作办刊,打造专业化学术期刊平台;三是积极推广宣传专业化办刊理念,不断扩大文科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四是提供优质的编辑服务,赢得行业内学者广泛认可。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文科学报结合自身高等农业院校各自办学特色,在栏目设置和发稿内容方向上由原先的社会科学大综合转向"三农"问题小综合,极大地推动了文科学报的内涵式发展,多数文科学报走出转办专业性学术期刊的第一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冠峰  李根生  
针对高等农业院校中工科类专业扩招后,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师资力量紧缺,硬件设施的增加滞 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法不适应发展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层次学科发展之间存在的不协调现 象,教学管理手段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等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与时俱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因材施教、 分类培养,为拓宽就业渠道创造条件.力Ⅱ速师资力量的培养,加大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 件,为素质教育创造条件,注意教学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做好学生服务工作等改进和加强教学管理的一 些措施与方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限  夏润玺  姜义仁  杨瑞生  秦利  
蚕学作为特有且冷僻的学科,造成很多人对蚕学专业存在不正确的认识。在全面分析张迎迎"没落的蚕学"一文认识的基础上,从蚕学专业为什么没人报考的原因,蚕学教学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和蚕学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学习和重点学什么,蚕学专业毕业生如何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和选择就业方面深度思考,因此,振兴蚕学教育和蚕桑行业的途经就是要充分利用蚕桑业的发展空间和特色优势,不断在蚕学科学技术和产业领域方面攻克难关,解决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才能达到双赢,从而保证蚕学专业教育及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晓辉   李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今对其文化功能认可并未达到普遍共识,对其内容和价值的挖掘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合理有效的建设对策。从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包含的文化传承功能、文化创新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实践功能的分析出发,探讨高等农业院校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着力点:自农耕神话发展的“人本精神”与自然和谐发展观、自农耕文化引申的守望相助的家庭伦理与耕读传家思想观,指出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可行路径,包括强化高等农业院校党委统筹领导、引导课程思政挖掘农耕文化资源、推动农耕文化建设区与农林特色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及农林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在传承中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进而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的总体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晓辉   李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今对其文化功能认可并未达到普遍共识,对其内容和价值的挖掘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合理有效的建设对策。从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包含的文化传承功能、文化创新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实践功能的分析出发,探讨高等农业院校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着力点:自农耕神话发展的“人本精神”与自然和谐发展观、自农耕文化引申的守望相助的家庭伦理与耕读传家思想观,指出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可行路径,包括强化高等农业院校党委统筹领导、引导课程思政挖掘农耕文化资源、推动农耕文化建设区与农林特色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及农林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在传承中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进而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的总体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姜岩  顾霞芬  
基于四所高等农业院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292名大学生的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生源的选拨、实践教学方式、教师授课质量、学生对专业的自我选择以及图书馆资料的配备是影响高等农业院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分析结论对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选择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戴青华  丁永前  陈卫  姚雪霞  薛金林  
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应借势新工科建设与新农科建设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分析了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动因,归纳了农业院校工程类跨学科人才培养存在"五化一失"六方面制约因素,指明了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基本遵循与关键举措,提出了农业院校工程类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已任,构建"工农融合"的跨学科育人体系;以"三农"问题与现代农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工农融合"的跨学科培养模式;以管理机制为抓手,培养"工农融合"的跨学科思维意识与能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芹  
以国内四所重点农业院校的资源建设情况作对比,对西部12所农业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西部农业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6项具体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陆海波  李国杰  肖珂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农业科技推广的"辐射源基地"、农业科技人才的"输出基地"、农业科技信息的"服务基地"。为加大高等农业院校服务辽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力度,对其实施的路径与模式进行选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筑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学校+企业+农户"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实施"一心双翼"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实施以项目为纽带的科技特派行动和创建"一院三区"的新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同时提出保障措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春莲  张德显  宏伟  白文林  刘明春  
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国际竞争的一个主导因素,科技竞争力的强弱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世界发展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中国农业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因此,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将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促进学科全面建设发展,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从而,推动转型期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中国综合国力。没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就无法实现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养活日益增多的人口;没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就不能为社会的顺利转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农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顺应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夏之翠  彭明喜  
通过分析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的发展现状和出版状况,同时对多所高等农业院校所使用教材做问卷调查,从中总结出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这些问题和高等农业教材的需求及发展趋势的判断,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精品化系统工程的实施策略。教材精品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出版社以及高校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蓓  文晓巍  
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师德的内涵表现为"农科为荣"的职业情感,"服务三农"的育人理念,"以农为本"的科教特色和"农企互动"的实践技能。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应着力抓好制度和环境两大要素,做到坚持核心理念,完善制度建设,提供环境支撑,拓展科教环节和创新主题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